这才是识时务,英国外交大臣坦言:拒绝对华接触才是软弱的表现

小明谈国际[已注销] 2023-09-01 06:43:01

根据《金融时报》于近日发布的报道,英国外交大臣克莱弗利在对其前往中国访问的批评回应中表示,英国希望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和贸易关系,避免与中国接触将被视为“软弱的标志”。与此同时,中国宣布英国外交发展大臣克莱弗利将于近日正式访问中国。外国媒体广泛注意到,这将是英国外交大臣自疫情爆发以来首次访问中国,克莱弗利也将从疫情开始之后是英国政府访华的最高级别的官员。

克莱弗利

根据英国政府网站发布声明,克莱弗利在访问中国前表示,英国“需要在各种问题上管理与中国的关系。”他强调,“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疫情预防,无论是经济不稳定还是核扩散,没有一个重大的全球问题可以在没有中国的情况下得到解决”,并且“中国的规模、历史和全球重要性意味着不能忽视它。

克莱弗利这个名字在英语中实际上意味着"聪明"。美国一直在连续派遣国务卿、财政部长、气候变化特使和贸易部长访问中国,明确表明了改善关系的意图。坚持避免与中国接触可能不一定被视为软弱,但似乎与他自己的名字相矛盾。

英国首相

然而看看他提到的问题,首先是气候变化:即使没有工业化,英国已经成功维持了与中国相当的人均碳排放量,也许最好先纠正自己的生活习惯。其次疫情预防和控制:这更有趣,英国不是世界上最早和最深受影响的国家之一吗?第三是经济不稳定:请英国代表自己说话,不要试图把我们卷入其中。虽然我们今年也面临许多经济困难,但我们并不像英国那样产业空心化,通货膨胀飙升。

最后是核扩散:这就已经开始“岁月史书”了吗?哪个北约国家向乌克兰提供了贫铀弹?这再次证明了英国外交政策等于美国外交政策。即使欧洲跪下,至少在外交政策上仍然具有名义上的独立性。然而在发起脱欧后,英国不仅陷入了国内长期的政治动荡,还必须依赖美国来制定外交政策。

英国外交大臣

二战结束时,英国仍然有独立意识,但随着英国和法国对埃及和苏伊士运河的入侵,英国霸权彻底崩溃,它自愿过渡从全球大国变成地区性大国。从那以后,除了在一些殖民地拥有一些影响力之外,伦敦已经成为美国的附庸,这一点在其参与伊拉克入侵中得以体现。

但英国有什么选择呢?盎格鲁人别无他处可去,所以他们只能坚持基于例外主义、种族优越感和被认为是神圣使命的自由主义的十字军式扩张。如果美国外交是一出摩尼教风格的悲剧,今天的美国外交等于英国外交,那么英国外交的悲剧也毫不逊色。伦敦最大的悲剧在于,它的野心远远超出了自身的能力,“老佛爷时代”早该到头了。

英国外交大臣

然而这次作为英国外交大臣访问中国绝对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这是因为在英国的保守党内部,尤其是在中国问题上存在反对声音,尤其是来自鹰派的反对,他们主张他应该拒绝中国的邀请,认为接受邀请是软弱的表现。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近五年来没有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踏足中国。

在英国的保守党内部,中国问题的鹰派主张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他们认为应该不断挑战中国,不给予任何优惠待遇,绝对不能与之合作。他们主张通过一切可能的手段孤立中国。然而他们的视野狭隘并且天真。他们没有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几乎没有国际事务可以脱离中国。

0 阅读:0

小明谈国际[已注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