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以及截图,请知悉。
中国女排有三位名副其实的冠军教练,分别是袁伟民、陈忠和和郎平。
但袁伟民却是毋庸置疑的开拓者,没有他在黑暗中摸索中国女排的前进方向,中国女排不会屡创佳绩。
可袁伟民也是人,而非神。袁伟民曾坦言:队员之间的矛盾让我很头疼。

究竟是什么矛盾,竟让袁伟民都束手无策?
一、一次“误会式”的女排矛盾1979年6月22日,中国女排去到日本参加中日排球友谊赛。
当时的女排主力队员有已经成为队长的孙晋芳和初露锋芒的郎平。

可当年的郎平却堪称年轻气盛心高气傲,就连教练袁伟民都敢碰上一碰。
女排队伍里有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队长是半个教练。尤其是在赛场上。可郎平却和孙晋芳产生了矛盾。
中日排球友谊赛第三场刚开始,中国队就处于下风,郎平的重磅扣杀多次被日本队成功拦下。
孙晋芳提醒郎平注意攻球线路,但郎平却毫无反应,甚至还在后来冲着孙晋芳大喊。

孙晋芳下意识地觉得郎平是在“挑事”和报复,就在心里有了小情绪。在赛场上的表现更加不佳。
袁伟民看到球打得越来越没有节奏,就叫了暂停。并让邓若曾找孙晋芳谈话,了解情况。
可最终比赛结果却是中国队输给了日本队。赛后的孙晋芳一连几天都没有跟郎平说话。

后来孙晋芳主动找到郎平。这才搞清了原委:原来郎平没有听到孙晋芳的提醒。这是一场美丽的误会。
袁伟民虽然是教练,可也不能管到女排队员生活和训练的方方面面。对于赛场上发生的这一切,更是没有能力及时阻止以及让女排队员迅速调整好状态。
然而,类似这样例子的“女排矛盾”还有很多。尽管这样的女排矛盾并不能称之为“矛盾”,充其量只是个误会。却也足够让袁伟民非常头疼。
队员之间闹矛盾虽然很是头疼,但袁伟民的执教却非常成功。因为走出了一条属于女排的正确道路。

袁伟民是在1976年执教中国女排的,那时的他刚从中国男排退下来,而后就被点名挂帅。
袁伟民上任后很快就察觉到现代排球对于技艺的要求非常全面,单一技巧的打法已经不能称霸排坛。而日本排协又长期对中国排球界抱有真诚善意,袁伟民就决定先去日本取取经。

这一取经就把日本排球队中盛行的“魔鬼训练法”学到手带回来了。袁伟民后来操刀进行了改良。最主要的体现就是严格管理、狠抠细节。
袁伟民在严格管理方面可以做到不近人情的程度,即使是自己的弟子也不例外。
有“无声手枪”之称的张洁云在袁伟民刚执教女排时就被袁伟民“折磨得”非常痛苦。张洁云在后来接受采访时用了“恨”这个字表达对于恩师袁伟民的看法。

但不只是张洁云一个人恨,其他女排队员也恨。当时的女排队伍里流行着摔跤运动,没有一个女排队员不想背摔袁伟民的。
因为袁伟民在训练方面抓得很严。高强度训练也就算了,没有条件还要上。
没有专门的训练场地,女排也要练;平常要练得很勤,比赛前女排则要练得更加刻苦;所有队员都要练,主力队员的训练量更大。

在狠抠细节方面,袁伟民则是队伍当中永远保留清醒意识的可以及时喊停、调整女排状态的人。1981年,中国女排参加了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
中国队决赛的对手是日本队,前两局比赛中国队轻松取胜。女排姑娘们兴奋地手舞足蹈,抱成一团。仿佛冠军已然胜利在望。可日本队很快就调整好了状态,追了上来。
袁伟民见状马上叫了暂停,先盯着女排队员一言不发,而后又用“不大获全胜不算世界冠军”和“不要忘了我们是中国人”激励女排队员们。

袁伟民这样做的用意其实是让女排队员感受到自己永远同女排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是一个团队,是一个整体。在外征战时,他们这样一个团体还代表了国家和民族,荣辱至关重要。
1982年女排世锦赛,中国队并不被看好。但袁伟民却果断起用新人梁艳、郑美珠并成功打乱了古巴队的针脚,拿下了复赛首局。这是一代名帅的英勇抉择也是狠抠细节的最好体现。
中国女排在后来更进一步,实现了“三连冠”伟业。这意味着袁伟民的“魔鬼训练法”是正确有效的经验,可以让女排走得更远。拿到更多冠军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袁伟民不知道的是,女排队员在无数次刻苦训练当中深刻体会和领悟到的拼搏精神渐渐地成为了不变的底色,而后慢慢演变成伟大女排精神当中不可撼动和分割的一部分。
伟大女排精神的奠基开拓者1981年,女排首次拿到世界冠军,举国欢庆。袁伟民也因此而荣获“最佳教练奖”。

球场如战场,没有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训练、过硬的本领和钢铁般的意志,女排不可能会向全国人民献上胜利捷报。
国务院当时还发出了号召,希望全国人民都来学习中国女排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
没有袁伟民做奠基人和开拓者,女排精神不会形成并传承至今。

但袁伟民执教女排只有短短八年时间。袁伟民带领女排实现“三连冠”伟业后没过多久便转战足球,后来更是坐到了足协主席的位置上。
袁伟民担任足球主席期间,中国足球队在汉城奥运会上首次做到“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可惜的是,中国队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的表现却是一场未胜、一球未进。袁伟民虽然名义上做了多年足协主席,可1992年自辞职后就不再是实控掌门人了。

袁伟民真正执掌中国足球只有短短四年,但却没有发挥出如同执掌女排一般的明显效果。这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遗憾。
2000年,袁伟民升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成为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位运动员、教练员出身的体育最高级官员。虽然袁伟民在官场上一路高升平步青云,可他最大的贡献还是执教女排。
2016里约热内卢奥运会,郎平带领女排出征。在赛场上,女排姑娘咬着牙去拼一分又一分;拿下了一局又一局比赛。充分发挥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最终拿到冠军。

中国女排身上拥有的韧性和一贯传承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不畏强手敢打敢拼,即使困难再大,也凭借着对理想和梦想的渴望去坚持去战斗。这是女排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但带领老一代女排形成这种精神的核心人物正是袁伟民。没有袁伟民,就没有后来的陈忠和和郎平。
参考资料:
把掌声分给孙晋芳一半|光明网
严格管理狠抠细节:袁伟民 中国女排精神的奠基人|中国体育报
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人民网
历届足协掌门人:黄中在任24年 谢亚龙南勇入狱|中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