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请就位3》背后:5个数字,看透内娱那点事儿。

石九客栈 2025-02-24 17:12:15

说实话,现在有些演员,感觉是个人就能上。

演技?

好像不是最重要的。

这让我想起我隔壁老王,平时在家抠脚大汉一个,上次居然在小区晚会上演了个皇帝,那叫一个“威风凛凛”,简直辣眼睛。

这事儿要搁在以前,谁敢想?

但这年头,只要你敢,舞台就敢给你。

这就是内娱现状的一个缩影,而《演员请就位3》就像一面镜子,把这些事儿照得明明白白。

选角:阿猫阿狗都能演?

《演员请就位3》的选角,真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杨子,靠着《再见爱人4》里“爹味”言论又火了一把,也来了。

刘梓晨,那个整容成“蛇精脸”的网红,也来了。

白凯南,贾玲说相声的老搭档,也来凑热闹。

还有锤娜丽莎,音综、喜剧综艺混了个遍,也来演戏了。

张亮,模特出身,靠着《爸爸去哪儿》走红,也想在演员这条路上试试。

你说他们完全没演过戏吧,也不对。

节目组也说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演过,还不止一部。

但问题是,演得怎么样呢?

咱心里都清楚。

这就像是,你想吃碗正宗的兰州拉面,结果端上来一碗加了老干妈的方便面,味道是有了,但总觉得不对劲。

其实,影视剧选角导演也不是没呼吁过不用流量演员,但现实是,不用流量,谁给你投资?

谁来看?

所以,最后还是得向市场低头。

这就导致了现在这种局面,真正有演技的人可能没机会,但只要你有话题、有流量,就能来演。

这公平吗?

我觉得不公平,但这就是现实。

拷问:演员集体“社死”?

节目里有个环节,惠英红和杨晓培连环发问:有没有人整过容?

有没有人拒绝过剧本,后来剧火了是否后悔?

有没有人做过直播带货?

有没有人作品是3分以下的?

有没有人认为自己没有代表作?

有人被换过角吗?

结果,一轮下来,演员们纷纷离席,最后一个人都没剩下。

这场景,简直是大型“社死”现场。

但尴尬背后,也反映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演员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因为市场如此。

现在,很多演员为了生存,不得不去迎合市场,去接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戏,甚至去做直播带货。

你说他们想不想好好演戏?

肯定想。

但现实是,你不这么做,可能连饭都吃不上。

就像我一个朋友,学表演的,毕业后一直找不到戏拍,最后只能去当网红。

他说,当演员是梦想,但活着才是现实。

这句话,听着让人心酸,但又不得不承认,这就是很多演员的真实写照。

黄谣:谁在背后捅刀?

《演员请就位3》里,黄灿灿自曝曾因被造“黄谣”而失去工作。

她在即兴表演环节,选择了导师席上的杨晓培搭戏,这让很多人怀疑,当年拒绝她的制片人正是杨晓培,而那部戏正是《择天记》。

杨晓培当即否认此事。

这件事,引发了大家对娱乐圈谣言的讨论。

黄灿灿灵魂拷问:“制片人并不是过错方,因为谣言而对我有负面印象的所有人都不是,我也不是,那究竟是谁的错呢?

制造谣言的那个人?

我都找不到这个人是谁……”

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

谣言就像一把无形的刀,伤人于无形。

在娱乐圈,很多演员都深受其害。

但问题是,谁来负责?

谁来承担?

制造谣言的人,可能逍遥法外,但受害者却要承受一辈子的痛苦。

这公平吗?

我觉得不公平,但这就是现实。

八年:演技原地踏步?

从2017年《演员的诞生》到2025年《演员请就位3》,这么多演技类综艺,都在打着比拼演技、推荐实力派的旗号,选择性揭开内娱乱象。

但八年过去了,乱象仍在,问题一个不少。

这些节目,真的能帮助演员提高演技吗?

我觉得很难。

很多时候,这些节目更像是一个秀场,演员们为了博眼球,为了制造话题,往往会做出一些夸张的表演。

章子怡在《演员的诞生》里“假生气,真扔刘烨皮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但这种表演,真的能提高演技吗?

我觉得不能。

真正的演技,是需要沉淀、需要积累的。

不是靠几个综艺节目就能速成的。

就像酿酒,需要时间发酵,才能出好酒。

演戏也是一样,需要时间磨练,才能成为好演员。

《演员请就位3》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内娱的乱象,也照出了我们对演艺圈的期待和失望。

这五个数字背后,是无数演员的梦想和挣扎,也是观众对好作品的渴望。

但愿有一天,这面镜子能照出真正的实力派,而不是只会炒作的“妖魔鬼怪”。

我想说,观众不是傻子,我们能分辨好坏。

与其花心思搞噱头,不如踏踏实实提高演技,拿出真正的好作品,这才是王道。

毕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0 阅读:4

石九客栈

简介:江悦琳说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