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娱乐圈里的独特“异类”
在影视圈这个犹如璀璨星河却又充满名利漩涡的大舞台上,张译就像是一个独特得让人眼前一亮的“怪咖”。在片场,他总是如同一个遗世独立的“孤侠”,独自窝在角落里,双眉轻轻皱起,眼睛紧紧盯着剧本,那模样就好像周围那些嘻嘻哈哈的嬉笑打闹都被他用魔法变成了静音模式。
工作人员常常打趣说:“张译老师往那儿一蹲,周围三米之内自动开启‘拒人千里’的气场。”可谁能想到呢,这个在镜头前严肃得很的男人,回到家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瞬间变身超级“猫奴”。家里十几只毛茸茸的小可爱正眼巴巴地等着他投喂呢,这里面有从剧组捡来的小流浪猫,也有专门从宠物市场“拯救”回来的可爱品种猫。
这种反差极大的特质就像一条神秘的丝线,贯穿了张译的人生旅程。2006年,《士兵突击》一经播出,观众们一下子就被那个瘸着腿、眼睛里却透着光芒的史今班长吸引住了。可他们哪里知道,这个看似唾手可得的史今班长角色,差点就和张译擦肩而过。当年才28岁的他站在导演跟前,裤兜里紧紧揣着自己亲手写的三千字人物分析,说到激动之处,猛地“扑通”一下跪在地上,言辞恳切地说:“这个角色简直就是为我精心打造的呀,您要是让我演,我拼了老命也绝不含糊!”后来这个“下跪求戏”的趣闻在圈里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觉得他傻得可爱,可正是这种对演戏近乎偏执的执着劲儿,让他在俊男靓女扎堆的娱乐圈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
又有谁清楚呢,如今手捧金鸡奖、百花奖视帝桂冠的他,早年因为长相可是遭受了太多冷嘲热讽。有一次试镜,副导演当着他的面把简历像扔垃圾一样甩在地上,阴阳怪气地说:“长着这么张驴脸还想当演员?”这句话就像一根尖锐的刺,狠狠扎进了张译的心里,而且一扎就是十年。直到《红海行动》路演的时候,有记者旧话重提,他却潇洒地摸着下巴调侃道:“现在他们都夸我这脸是‘高级电影脸’呢,你看,时间可真是最厉害的‘整容刀’啊。”可谁又知道,这背后是他无数个对着镜子苦练表情管理的夜晚,是故意留着胡茬来营造沧桑感的执着。
在剧组里,张译有个很霸气的外号叫“张再来”。拍《悬崖之上》的受刑戏时,他强烈要求真的勒脖子,一口气连续拍完了六条,监视器前的张艺谋都喊“过了”,可他还死死盯着回放,连连摇头说:“导演,我刚刚眨眼了,得再来一次呀。”和他合作过的场记一听到这三个字就头疼,有次拍淋雨戏,他硬是顶着高压水枪拍完27条,拍完收工时嘴唇冻得发紫,还关心地问摄影师:“我摔倒的角度够真实不?”
这种较真在这感情方面也特别难得。2004年,初恋女友出车祸变成植物人,那时还没什么名气的张译,每天都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地赶到医院,给昏迷的姑娘念他们恋爱时写的信。十年后《山河故人》上映,有场戏要他对着病床落泪,没想到监视器后的贾樟柯突然发现,这个平时很少用眼药水的演员,这次眼泪下得那叫一个汹涌。后来才知道,那天病床上的临时演员,身形和他记忆中的女孩特别像。
和张译合作《辣妈正传》的时候,发生了一件特别逗的事。他遭遇了一场职业生涯里最“奇葩”的“三角恋”。拍夫妻吵架戏的时候,邓超突然抱着孩子出现在片场,可把他吓得,举着剧本就慌慌张张地跑了,嘴里还喊着:“超哥您坐,我给您倒水!”打那以后,只要拍亲密戏,孙俪的化妆间就会准时传来“逐客令”:“老邓头该回家喂孩子啦!”这对欢喜冤家的探班趣事,到现在都还是剧组大家都爱聊的经典故事呢。
在如今这个流量当道的时代,张译就像一块顽固的石头。吴京三顾茅庐请他上综艺,他拒绝得那叫一个干脆:“我这人可不会搞笑,站在那儿就像个木头桩子。”有一回做访谈,主持人问他怎么看待“明星带货”,他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然后笑着说:“要是哪天我对着镜头喊‘家人们赶紧下单’,那肯定是我被人绑架了,这时候就赶紧报警啊。”这种看起来有点迂腐的坚持,反倒让他成了娱乐圈人人都佩服的“定海神针”。就像拍《金刚川》时,管虎导演看着他在战壕里反复调整卧姿,忍不住感叹:“有他在,整个剧组的专业水准好像一下子提高了两档。”
其实啊,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荧幕上的硬汉其实有一颗柔软得不像话的心。拍《亲爱的》寻子戏份的时候,他偷偷给原型人物孙海洋汇了款,而且这么一资助就是八年。他收养流浪猫的时候,每一只都要带去做绝育,因为他说“不能让我的爱心变成社会的负担”;汶川地震的时候,他偷偷往灾区运了三十箱压缩饼干,别人问他,他就淡淡地说:“当时正好有朋友开车过去……”
现在47岁的张译还是保持着老派演员的作风。他不用智能手机,没有社交账号,银行卡都乖乖地上交妻子。有一次被狗仔拍到在超市买猫粮,他拎着三大袋皇家猫粮,仔仔细细比对成分表的模样,比那些时尚大片的街拍都要真实有趣得多。也许正如他自己说的:“演员就该藏在角色后面,当你记住我的脸的时候,我就输了。”这种近乎偏执的纯粹,在这个浮躁不安的圈子里,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显得那么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