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创伤后的恐怖体验
1:闪回,侵入。即对恐怖体验的不断回想,造成连续不断的刺激,导致自我精神的崩溃。主要特点表现为过度的敏感、兴奋、不安或焦虑,说莫名其妙的话,晚上有噩梦,行为举止似乎变了一个人。
2:回避,退化。对现实生活的反应迟钝,情感和智力活动有麻痹状态。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呆、表情呆滞,缄默无言,活动能力低下,注意力集中困难、学习困难、成绩不理想、对生活缺乏兴趣。
3:惊觉,紧张。主要表现在睡眠困难,惊恐过度,稍有风吹草动,便反应过敏,以及莫名其妙的焦虑,身心无法安定下来。
创伤性噩梦是童年时期所经历过的创伤,如自然灾害、殴打、虐待等,创伤者在此后一段时期中出现的一种自然反庆,一般说来,精神创伤越深,噩梦也就越频繁。
3-6岁的儿童经常做噩梦,这表明儿童的神经系统已经成熟到能够区别做梦与清醒,能梦见恐惧并把睡梦与其他事情联系起来的程度。这涉及的主题往往是原始的恐惧:例如亲人的死亡、灾难、恐怖事件以及暴力破坏性冲动等。
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创伤性噩梦袭击之后,不少儿童、青少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生理、情感、认知或行为方面的变化,这些需要心理救援者对某些特定症状进行有效把握。这些变化具体表现为:在生理方面,一些青少年会出现精疲力尽、头痛、恶心、学习兴趣改变,肌肉痛等症状,情感方面会表现出愤怒、悲伤、疑心、内疚、绝望、孤独,具体表现为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容易愤怒、痛苦不止或者沉默寡言,时常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怀疑,会独自一人不停地责备自己等。
在认知方面,部分儿童会出现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意识模糊,记忆力下降,烦恼等症状。其中注意力不集中又常常表现为经常性的走神、发呆等,在行为方面,一般会出现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社交退缩,哭泣,梦见死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