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阶段。”在新时代背景下,尊老敬老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银发之友实践队于寒假期间前往莆田市黄石雨花斋敬老家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旨在通过实际行动传递温暖,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同时为老年人送去关怀和陪伴。
一、学习敬老理念,筹备暖心服务
2025年1月,实践队队员前往雨花斋,结合前期线上学习的敬老服务理念,同雨花斋内义工线下讨论,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老敬老的重要讲话精神,明确本次实践活动的意义和目标。同时,在沟通协调过程中,全面了解老人的需求和敬老家园的运行情况。此外,团队还组织成员认真学习敬老服务礼仪,在行动中落实尊老敬老理念。
二、诵读文学经典,体会“孝老爱亲”
在雨花斋内,实践队成员与雨花义工共同研习儒家文化和雨花家文化,齐声诵读《弟子规》与雨花斋家训,在诵读经典中增长正见,校正自己的言行举止。“没有杀戮,没有交易,只有感恩”,令实践队队员深刻体会到“孝老爱亲”的文化内涵——它以“首孝悌”为核心,以“家文化”为依托,将孝道从家庭延伸至社会,将孝亲之情从家庭扩展至社会。
三、践行敬老服务,传递温暖关怀
实践队队员积极主动投身雨花斋日常服务。从切菜、环保工作到盛碗打菜,再到就餐时间,队员们都与雨花义工在餐厅门口迎宾,以真挚的笑容和慈悲的心,迎接每一位就餐者。一句“欢迎回家”让无数到来的老人感到温暖,也让实践队队员为之动容。
此外,实践队队员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如歌唱、朗诵等,现场气氛温馨而热烈。
四、聆听老人故事,感悟岁月情怀
在雨花斋内,实践队队员与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共同聆听那些沉淀于岁月深处的故事,感受时光流转中的温暖与力量。雨花斋店长回忆起年轻时的奋斗岁月,从艰苦的劳作到如今投身公益、践行善举,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雨花义工则分享了自己过往的经历以及对生活心态的变化,展示了从个人成长到服务社会的心路历程。实践队队员们认真地倾听着,时而点头,时而轻声回应,从老人们的故事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队员不仅在理论层面加深了对老龄工作的认识,更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从学习敬老理念到诵读文学经典,从践行日常服务到聆听老人故事,实践队队员们在雨花斋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成长与感动。他们用真诚和热情为老人们送去温暖,用实际行动传递社会的关爱。
未来,实践队将继续秉持“尊老、敬老、爱老”的理念,为更多老年人送去温暖与关怀,为社会文明进步贡献青年力量。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尊老敬老的美德将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而每一位青年志愿者也将在服务中成长为有温度、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