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傲慢失礼,赵云绵里藏针,小说为什么要抹去赵云一件大功?

雁卿之 2024-10-06 19:50:19

不管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对于赵云的出身,描述大体相同:他最初投靠的是公孙瓒,不过觉着公孙瓒成不了啥大事,就瞅准机会走了,而后在刘备最艰难的时候坚决追随刘备,打这以后就一直跟着,再也没离开过。

刘备和公孙瓒是同学,俩人关系挺好的。《三国演义》是“尊刘贬曹”的,所以不会写公孙瓒“瓒遂骄矜,记过忘善,多所贼害”这种情况,也不会写他对赵云不敬以及赵云离开他的真正原因。

仔细去看《三国志》和《云别传》就会知道,公孙瓒好像跟袁绍一样有点小肚鸡肠,说话也不中听,头一回见赵云就把人给得罪了。而赵云回应的时候,有礼有节又不卑不亢。就是这样一番对话,就注定了公孙瓒没法留住赵云。赵云再见到刘备的时候说的那句话,大体上是符合史实的:“云到处奔走,要选个主人来侍奉,还没有人像您这样的。现在能够跟随您,真的很合心意。就算是肝脑涂地也没有遗憾了!”

赵云对刘备忠心耿耿这是事实。可要是说赵云占山为王之后才归附从袁绍那儿离开的刘备,这就不符合历史真相了,还抹掉了赵云在蜀汉建立初期的一大功劳。

《三国演义》里讲,公孙瓒败亡之后,赵云就一直在江湖上漂泊着。袁绍多次召赵云去他那儿,赵云觉得袁绍不是个会用人的主儿,就没去。赵云好几次都想投奔刘备,但又怕袁绍怪罪,就没敢去。

《三国演义》里有多少虚构多少真实咱们先不管,单说赵云的个人经历,史料和演义的说法就存在一定差别。就像赵云刚见到公孙瓒的时候,在小说里公孙瓒挺客气的,还表现得“大喜”,并没有猜疑。

实际上,公孙瓒对赵云前来投奔这件事,心里是特别怀疑的,而且说出来的话也不中听:“听说你们那地方的人都向着袁家,你怎么就改变想法,迷途知返了呢?”

公孙瓒口中的“贵州”可不是“黔”,而是“冀”。那时候袁绍是冀州牧呢,常山真定的赵云赵子龙,刚好就在袁绍管的地方生活,并且似乎还是当地的名门大族。有记载说“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

汉朝的时候,门阀势力可强了。像荀彧家、司马懿家、诸葛亮家,都是那种家族庞大、根基深厚,而且出了好多精英的。诸葛亮在南阳种地,那就是他自己的兴趣爱好罢了。刘表呢,是他姨丈;蔡瑁呢,是他舅丈;蒯越和蒯良的侄子蒯祺,是他大姐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是他二姐夫;他大哥诸葛瑾后来在东吴当上了大将军,还兼任豫州牧呢;他族弟诸葛诞在曹魏(司马掌权时)做到了征东大将军、司空。

诸葛亮的家世很显赫,可赵云的祖先比诸葛亮的祖先地位更高呢,他是汉初南越王赵佗的后代。“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孝文帝元年,刚刚开始治理安抚天下,派人告知诸侯和四方蛮夷自己从代地来即位的意思,宣扬自己的盛德。于是在真定的赵佗祖坟,设置守护的城邑,每年按时祭祀。还召见他的堂兄弟,给予尊贵的官职和丰厚的赏赐来宠爱他们。”

赵云能当上常山真定义兵的司令,这和他显赫的家世脱不了干系。像他这样的人来投靠,公孙瓒按理应该好好迎接才对。可公孙瓒却把赵云看作是“迷途知返”的人,就好像赵云不是来起义的,而是来投诚的。不管是谁看,这都是一种不尊重,甚至算得上是侮辱。所以赵云不慌不忙、不卑不亢地回应道:“天下乱哄哄的,也不知道谁是对的。老百姓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常山那边商量之后,觉得哪里施行仁政就去哪里,并不是轻视袁绍而偏向将军您啊。”

赵云这话软中带硬:家族和家乡给了我指挥这支军队的全部权力,我来投靠你,不是因为咱俩关系好,而是在比较谁更靠谱。

赵云想找个济世安民的主公。他在公孙瓒那儿待了一阵儿,发现公孙瓒也是个不管百姓死活的割据军阀。于是,赵云就借口回家给哥哥料理后事,离开了公孙瓒阵营。

赵云和刘备第二次见面,其实是在袁绍的军队里呢。刘备到袁绍那儿后,赵云就在邺县见到了他。刘备和赵云睡在一张床上,还偷偷派赵云招募了几百人,这些人都说是刘左将军(刘备)的部下,袁绍并不知道。然后赵云就跟着刘备到荆州去了。

建安五年的时候,刘备让曹操给打败了,关羽被抓住后就投降了。关羽在白马坡那儿把颜良给杀了,然后就被封了个汉寿亭侯。张飞和刘备走散后就没了消息,史料里就记载他娶了夏侯渊的侄女当老婆,可没提他躲在哪儿,也没说他是咋过日子的。

关羽和张飞都没了踪影,就赵云还在刘备身边呢,还给他拉起了一支秘密队伍。要是没这队伍,刘备去荆州投奔刘表的时候,那可就啥也没有,空着手去了。

赵云悄悄拉起的这支队伍,肯定是由他从常山带出来的子弟兵组成的。为啥这么说呢?袁绍可不是个无能的人,他跟曹操一样,生性多疑。刘备哪敢去挖他的墙角啊。再说了,刘备原有的人马都是曹操的旧部,这些人根本就不会归附到寄人篱下的刘备这儿来。

这么看的话,是赵云给刘备保住了兴复汉室的火种,这可是季汉建立的头一块基石呢。

《三国演义》没把赵云替刘备募兵的功劳当回事儿,这也许是为了突出刘备的英明不凡,还有关羽的重义,张飞在“老大”(正史里可没结拜这回事儿)倒霉的时候办喜事,这也不好多提,所以赵云帮刘备积攒家底的事儿,也就只能被忽略不计了。

不管怎样,赵云跟刘备的关系那可是相当不一般。刘备看人的眼光可比袁绍、公孙瓒强多了。当阳长坂之战的时候,刘备对赵云那是百分百信任啊。当时刘备打了败仗,有人跟刘备说赵云往北边去了,刘备拿手戟就扔向那人,还说:“子龙不会丢下我不管自己走的。”没过多久,赵云就回来了。

赵云过长坂桥的时候可不是空着手的,他还带着甘夫人和刘禅呢。甘夫人虽然没有正妻的名分,但实际上有着正妻的权力,刘禅可是后来蜀汉(季汉)的继承人。从《三国志·卷三十四·蜀书四·二主妃子传》能看出来,糜夫人还有刘禅的哥哥(也许是一个,也许是几个)都被关羽张飞给弄丢了。所以到了荆州以后,刘备就只能让赵云来保护自己的家眷了。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这也就是江湖中人都不敢全信的漂亮话罢了。在古代,“妻子”是个合成词,说的是正室夫人和儿子。一代枭雄就算能舍弃夫人,通常也不会抛下儿子。后来,赵云难得地得到了两字谥号,这就是刘家给他最重的答谢。

各位读者可以想象一下:要是没有赵云整天陪着,刘备在袁绍那边的艰难日子咋过啊?要是没有赵云悄悄招募的亲信部队,刘备还咋能重新振作起来呢?赵云招募的那支部队,后来是不是发展成季汉最厉害的白毦兵啦?

3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