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我们班的薛雨桐最近进步非常大,作文写的非常棒,今天我们就来分享她的作文。”
4月23日,西峡县城区第四小学二•一班薛雨桐听着老师读自己的作文,心中充满了感激。从不会写作文到爱上写作,这一变化离不开老师李庆吉的耐心引导和悉心付出。
李庆吉是西峡县城区第四小学二•一班班主任,同时也是该班语文老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李庆吉发现,很多孩子们到三年级后,由于不会写作文而产生厌学情绪,讨厌语文课,甚至轮到作文课就装病请假不上学。为解决这个问题,孩子们进入二年级后,李庆吉就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留心观察生活,激发他们勤于练笔,记录身边有趣的人和事。
赵艺冰性格内向,不善交流,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流水账,李庆吉发现后,对症施治,积极开展精准辅导:一方面买来作文书籍,领着赵艺冰一起阅读,鼓励她将文章意思讲述出来,并逐篇逐句进行分析讲解,从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一点点地教育引导;另一方面,引导和激发赵艺冰留意所见所闻,捕捉生活中有意思有意义的事,增强发现素材,积累素材的能力。通过不断引导和练习,赵艺冰慢慢掌握了作文技巧,写作水平突飞猛进,作文多次在《作文指导报》《小学生学习报》上发表,现在的赵艺冰出口成章,在同学们中间被称为“小作家”。
在李庆吉的启发下,班里的孩子们观察周围的事物,兴趣越来越浓了、写作劲头越来越足了、作文也越写越好了。2024年以来,全班同学在《作文指导报》《小学生学习报》等报刊上累计发表作文20多篇。
“二年级的学生是一座待开采的矿山,蕴藏着很多‘宝贝’,只要找对方法,循循善诱,就会发现很多惊喜。”李庆吉说。
“先有父母心,后做教书人!”这是李庆吉的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如今也成了李庆吉的座右铭。出生于教师世家的他,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教师。1996年7月从师范院校毕业后,李庆吉如愿成了一名教师,他时刻牢记父亲的教诲,将每名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在教育教学中,除了传授文化知识,更多的是给予孩子精神鼓励和情感陪伴。
班里有一名学生,成绩差,自由散漫,不服管理,是很多老师头疼的“刺儿”,但李庆吉却悄悄地关注起这名孩子,利用周末登门家访,了解到孩子的父母离异、跟着70多岁的爷爷生活的情况后,李庆吉让自己的孩子主动和这名学生交朋友,邀请他到家里做客,周末带着学生和儿子一起出去游玩,通过相处拉近了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打开了孩子的心结,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成了孩子信赖的“李爸爸”。如今这名学生已经成了班级的纪律委员。“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我眼里没有所谓的差生,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都有自己的萌芽和生长期,作为老师,要学会去发现、去鼓励、去灌溉,种子才能开花结果,长成参天大树!”李庆吉说。
“给别人舀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李庆吉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从教以来,他坚持利用课余时间钻研教育教学工作,经常与所在学校老教师交流探讨最佳的教学方案,不断更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先后获得“县优秀班主任”“市级优秀社团辅导老师”“省级骨干教师”“省级辅导教师”等荣誉称号,撰写的多篇论文先后荣获市、县论文一等奖。
课堂上,李庆吉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课后,他是学生眼中和蔼可亲的“大朋友”,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总能看到孩子们拉着他的手,笑嘻嘻的聊天。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沉默寡言的学生变得积极发言了;“小淘气”开始安安静静地听课了,班风正、学风浓、学生的整体素质稳步提升,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家长和学生为了表达内心的感激,纷纷给他写感谢信,还有的家长把感谢信寄给了学校和西峡县教体局。
躬耕教坛育人忙,桃李芬芳扑鼻香。19岁入职、从教29年,从青春年少到年近半百,如今48岁的李庆吉依旧用坚守书写着对事业的忠诚,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一批又一批学生因为他的启智润心走上了出彩人生路。
“李老师是我们学校的优秀老师,他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大胆创新,秉持父母心,做好教书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情怀和教育使命,是我校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典型代表。”西峡县城区第四小学校长李新科说。(刘剑飞 王玉贵 李素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