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不少人对中国怀着刻板印象,就像被一层迷雾笼罩,难以看清真实的中国。今天我们来跟随两位西方友人,看看他们眼中真实的中国。
来自爱尔兰的他和德国的娜奥米,本也被西方媒体的报道影响。在西方媒体的笔下,中国被描绘成世界上最邪恶的国家,压迫限制无处不在,仿佛到了中国就什么都做不了。这些负面宣传,让他们在来中国前充满恐惧。
可好奇心战胜了恐惧,加之中国针对欧盟国家推出的14天免签政策,让入境变得便利,他们踏上了这片土地。
出发前他们满是担忧,觉得中国人不会欢迎他们,还怕失去熟悉的谷歌、银行服务等。
毕竟在西方,他们接受的教育和听到的信息,大多是对中国的负面评价,就像一个人没尝过海鲜却断言不喜欢一样,毫无依据。
当他们抵达中国的重庆之后,所有的刻板印象逐渐开始消散。
先说安全问题,他去理发店理发,手机随手放在一旁,理完发付完钱就走了。过了二三十分钟,他才想起手机落下了。
等他回到理发店,六个中国人友好如初,手机还在原地。在他的家乡“爱尔兰”,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在欧洲的某些国家,手机甚至会在眼皮底下就被偷走。
作为白人男性,他在中国切实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而娜奥米作为白人女性,同样也能够独自并且自在地在各处走动。
语言不通、被人盯着看,这些确实会带来一些小困扰。可人们的目光并非恶意,只是出于好奇。在重庆他们鲜少见到其他白人,所以总会收到好奇的目光,还会有人热情地击掌、握手。
哪怕语言不通,人们也会用中文询问他们从哪里来、为什么来,每一次互动都满是善意。
入境时他们也有过担忧。娜奥米之前持德国护照入境美国,被问得心里发怵,她以为来中国也会如此。但在重庆国际机场,工作人员只是简单查看护照、扫码笑着说“欢迎来到中国”,没有任何刁难。
再说和警察的接触,之前他害怕警察,可在中国,地铁站的警察会友好地挥手、说“你好”。有一次他帽子上粘了个像鸭子或鸡的装饰,警察还笑着调侃,相处十分融洽。
他们还担心过消费被骗,毕竟不懂中文,看不懂价格,也不知如何询问。但在中国,他们从未遭遇过这种情况。在其他国家,比如菲律宾、越南泰国等地,他们常常被骗,可在中国,商家诚实经营,甚至还会少收钱。就像他理了近一小时的发,商家只收了30元。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瞧见了一个跟西方宣传完全不一样的中国。这儿的人们随意地交谈,痛快地欢笑,压根没有所谓的“小声说话”这种事儿。他们可以自由地在城市中往来,深切地体会着中国的风土人情。
中国具备独特的魅力,既安全的又友善的,并且极为包容的。这两位西方朋友的经历,宛如一把钥匙,开启了人们认知中国的新大门。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持续探索中国,这个时候,亦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被他们的故事所吸引,来到这片极具吸引力的土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