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撑场民企躺平,广州集中供地冷淡收官

广州房叔 2021-12-02 13:20:29

GIF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17宗地,13宗底价成交,4宗流拍,成交总建面226万平,成交总金额约303.6亿元。

广州第三批集中供地正式收官。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旁边的深圳,11宗地不仅全部卖出,而且其中4宗报价封顶,进入摇号阶段。

持续了几天的上海土拍也很火热,多宗地触及最高限价,进入一次性报价阶段。

同样是一线城市,广州第三批集中供地很理性,要么秒成交,要么流拍。

即便买地条件放松了,地价也降了,也取消限房价了,但房企依然选择躺平,撑起本场土拍的还是靠国家队,收获南沙1宗地的星河成为民企之光。

但也不是说毫无亮点,起码广州楼面价top10名单更新了,海珠华洲路63号地块以44372元/平方米楼面价挤到了第八。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这一次,撑场面,扛大旗的,还是国家队。

保利、知识城集团、广州城投、南沙城投、白云城建、广州地铁,是本场土拍的主角。

其中,保利收获最大,花了97亿元拿下了3宗地块:海珠区华洲路63号AH0801012地块、番禺石楼镇利丰北侧地块和增城朱村街朱村大道西18003210A21035号地块。

白云城建也有2宗地块收获:太和镇沙亭北路南侧地块,钟落潭镇雅园新村AB1011021地块。

知识城集团,斥资99亿拿下黄埔知识城两宗地:长贤路以南、萝岭路以东CPPQ-A4-2地块长岭居外环路C线以西、长贤路以南CPPQ-A4-3地块。

南沙城投同样南沙3宗地块,成交总建面33万平,成交总金额约48.9亿元。

民企方面,虽然深圳星河以及本土房企嘉达,报名了南沙及白云的地块。

但是最终均只有星河拿到了地,以77060底价+配建4000平方米拿下南沙横沥岛尖DH0502012地块,折合楼面价16941元/平方米。

今天,最大的亮点属于海珠华洲路63号地块(又称天斯地块)。

9点一到,保利就以底价383562万元+配建8558.6平方米拿下该地块,折合楼面价44372元/平方米。

这一楼面价直接冲进广州top10榜单,排名第八。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上个月,我去现场看过这块地。

位置确实好,从珠江新城出发到天斯地块,也就14分钟,去琶洲还要更近一些,毕竟这里就是琶洲南。

除了开车,坐地铁也很方便,地块距离新滘中路北侧的已经开通的18号线龙潭站600多米,到时还可以接驳在建地铁11号线。

地块周边大环境还是很不错,西南边就是海珠湿地公园,再往西边一点还有海珠湖,还能远眺小蛮腰。

天斯地块北向可望小蛮腰

但目前地块周边环境相对较差,城中村配套,块靠近华洲路一侧全是高压线,东边还有一个加油站,但随着土华村旧改,未来地块周边都会焕然一新。

地块旁边有个加油站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而且因为靠近石榴岗河,所以在限高方面也有严格要求,该地块河涌水域范围线以外30米范围内限高15米,东北面水域范围线100米范围内限高50米。

左侧为石榴岗河,右侧为天斯地块

值得关注的是,地块的容积率控制在2.83以内。

这两年,海珠区出让的宅地,除了赤沙TOD项目是2.74,其它地块容积率都是4以上,南洲路地块(中海观云府)甚至去到6.3。

4.4万的地价,2.83的容积率,可以肯定了,这里会做成豪宅的。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随着第三批集中供地结束,2021年广州集中拍地也正式收官了。

回顾这三轮土拍,最大的感叹就是一次不如一次。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2月初,集中供地政策出台,22个城市,房价走在前列的北上广深自然榜上有名。

集中供地本意是,分散房企的拿地目标,减少土地哄抢,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可惜那时候以为自己有大把银两的开发商还没反应过来,第一批集中供地,还是继续买买买。

一个个挥金如土,你加价,我也加价,拿不到地算我输。

所以,在广州第一批集中供地中,我们看了两天土拍大战,48宗地最终成交42宗,两天揽金906亿。

黄埔的黄陂、知识城E2、E3地块,番禺的新造地块,白云的金沙洲地块,南沙的庆盛枢纽地块,4宗地都被抢到了封顶价,只能等待摇号决定幸运者。

房价3万的金沙洲,地价去到4.2万/平方米,好一个面粉贵过面包。

那时候还没开始卷的黄埔,还是开发商的小甜甜,黄陂HBPQ-A-6地块吸引了32家房企,320余组马甲报名,光是保证金超过1300亿元,场面自然是很火爆,30秒就有了19次报价,还没正式开拍,就等摇号了。

那时候开发商、买家都喜欢黄埔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那时候还没遭到毒打的南沙,还是很抢手,你争我抢67轮,最终以2.36万/平方米刷新南沙楼面价。

5个月后,经历了很多的房企,在第二批集中供地集体躺平了。

一是没钱了,二是土拍规则更严了,限溢价15%,限房价,限销售对象,限马甲,还要严查买地资金来源。

这谁顶得住呀!

除了躺平,没有更好的选择。

所以,第二批依然是48宗地,但只卖出23宗地,不成交25宗,成交率48%,总成交建面357万平,总成交金额569亿元。

别说封顶价摇号了,有溢价成交就是稀罕的了,23宗地只有5宗溢价成交。

民企的身影少了,国家队扛起了大旗,珠实、越秀、粤海、中海成了大地主。

到了第三批集中供地,供地少了(只有17宗),也不限房价了,第二批没卖出去的地降价再来卖,可是结果依然不太理想。

三批集中供地,共成交78宗,成交总建面1342.6万平,成交总金额约1779亿元。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2021年,广州集中供地就这样平淡收官了。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