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近两个世纪以来的科技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
到如今,我们不但拥有可上九天揽月的宇宙飞船,也有可下九洋捉鳖的深海潜艇,但唯独在生老病死这样的自然法则上,我们依然未能比古人获得太多领先。
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曾在《项脊轩志》中用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道出了自己对于亡妻的无限思念。
如果你看过近期的热门大剧《小欢喜》的话,那么应该对于那场林磊儿和小姨在畅言会上的那段哭戏印象相当深刻。
两人拿着部手机坐在那,听着磊儿那已经过世的母亲所遗留下来的语音,一起痛哭流涕。
我们和明代的归有光之间虽然跨越了长达几百年的时光,但现代科技在这个领域里唯一能做到的,也无非是把我们原来思念那些故去亲人的凭吊物,从枇杷树升级成了那些相册里泛黄的老照片,以及保存在手机微信里的语音而已。
兜兜转转,我们在这样的时刻仍然只能做到睹物思人这四字。
不过最近由一群美国人带来的最新发明,似乎为人类在这个领域里打开局面的新希望。
日前,一篇由《华盛顿邮报》报道的消息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疯狂扩散:现年78岁的好莱坞著名编剧、间谍小说家安德鲁·卡普兰(Andrew Kaplan)决定与HereAfter合作,把自己“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上,以此成为世界首批虚拟人类。
(安德鲁·卡普兰)
说起虚拟人类,可能有小伙伴会想起《黑镜》第三季第四集里那个名为“圣朱尼佩洛”的电子城市。
(《黑镜》这一集的两位女主)
故事里两位女主角在现实中的肉体寿终正寝之后,选择把意识上传到了矩阵服务器中,从而让自己的意识以电子讯息的方式,在虚拟世界里获得了永生。
(《黑镜》中保存人们死后意识的服务器)
当然,我们的科技还没能发达到这种程度。
事实上HereAfter这家企业提供的服务,针对的其实不是那些即将离开现实的行将就木者,而更多的是为了照顾那些还存活于世的死者家属。
这也正是这次合作的当事人安德鲁先生所需要的。
人到中年往往就会开始忍不住思考起死亡这件沉重的事情,而年近耄耋的安德鲁先生身为一个作家,自然比常人更加对这件事感到敏感。
“我的父母已经去世几十年了,但我发现自己仍会时常想起他们……在有些时候甚至还会有这样的想法,迫切地想向爸爸妈妈寻求一些建议,哪怕仅仅只是得到一些安慰也好”。
“从我的父母离开之后,我的这种冲动从来都没有消失过,尤其在那些比较艰难的时刻里。”
“我有一个 30 多岁的儿子,我希望能做些什么,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对他和他的孩子产生一些价值。”
怀揣着这样想法的安德鲁先生,最终在硅谷里诸如Alcor这样的“人体冷冻”技术公司、Eternime这样的“数字化记忆”企业、Nectome“大脑防腐保存”公司等一系列从主营业务的名字上就充满科幻色彩的商业组织中,一眼相中了HereAfter。
这是一家把「永远不要失去你所爱的人」作为宣传口号的初创公司,据说其名称里还包含了创始人对于人类未来以及永恒的暗示。
(HereAfter)
他们的主营业务是把人打造成“AndyBot”,一个保存在云端服务器上、可以让家人随时通过移动设备或其他联网平台进行互动的虚拟自我。
这家公司最早制造出的那款“AndyBot”,或者说是产品原型,其实是由企业创始人James Vlahos为了怀念自己因癌症去世而创建的一个名为“Dadbot”的程序。
那是在两年前的2017年,身为AI设计师的Vlahos得知了自己父亲患上癌症的消息,进而萌发出的一个灵感——为何不能利用AI技术,把自己那即将在现实中死去的父亲,接到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获取永生呢?
在父亲的生命最后三个月里,Vlahos与父亲就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了谈话,同时还对父亲生平一切可能得到的履历进行了收集,并用摄像机和计算机把这一切都记录了下来。
当自己的父亲离开人世后,Vlahos用自己收集到的那些包含了父亲大量人格数据的信息,训练出了一个与自己父亲无比接近的对话AI“Dadbot”。
(当时中文互联网上对此的部分报道)
就像阿尔法狗可以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在大量的数据“投喂”下,变得比人类最强的围棋棋手更加强大一样。
理论上只需要拥有足够的数据,AI也可以摇身一变成为比你自己更像你自己的那个“数字生命”。
Vlahos的尝试最终得到了回报,他所训练出的这个AI不单可以在计算机上通过文字讯息或音频(他父亲的声音)的方式,用与他父亲几乎一模一样的语气和观点,随意的与Vlahos进行任何话题的交谈。
这对“父子”之间甚至还能实现一起听歌、看比赛和欣赏电影……一切就像他的父亲真的还活着,隔着手机在与Vlahos对话一般。
自从自己的Dadbot软件在社交媒体上被广为传播之后,Vlahos就开始不断收到大量希望能拜托他为其创建纪念自己亲人 AI 的请求。于是,他决定开辟一个尚未开发的「数字人」市场,这也就是HereAfter这家公司的由来。
(天眼查的收录范围……有点广啊)
Vlahos 说:“如果你用硬盘里记录的音频来回忆某人,这往往都会变得非常糟糕……在日常生活中,你真的有时间坐下来观看某一年圣诞节里你和父母一起录下的 8 小时视频记录吗?”
“但是现在一切都不同了,想象一下,你可以站在厨房里,大声呼唤已故的母亲,然后立刻就得到她的回答。”
“能直接听到我们所爱之人的声音并与其交谈,这种互动带来的美好感觉,是过去的传统方式完全无法比拟的。”
当然,身为一名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公民,小柴没必要为这样一家没有任何利益纠葛的企业吹什么彩虹屁,也可以说点这项技术现如今面临的一些问题。
虽然HereAfter公司带来的这一技术的确非常具有诱惑力,但起码在目前,他们距离让那些已经故去者“复活”回到我们身边的程度,还相距甚远。
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就在于他们显然还没能攻克机器的“自主思考”这一难关。
如果只是一个缺乏自主意识的AI,那么即便它能够把你父亲模仿到极致,甚至让你在三言两语间都看不出差别,却也只能维持在一个简单的“一问一答”式交流上。
你不能指望这个模仿你父亲的AI能够真的像一名活人一样,为你带来什么新的思考和见解,因为在“自主思考”这个问题被解决之前,它的本质其实更接近于一台“事先由你亲人录入了大量现成回答”的智能语音答录机。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一切总是很容易让人联想起JK罗琳在《哈利波特》中构想出的厄里斯魔镜,那是一面可以让人与自己死去亲人对话的镜子。
在剧中,哈利曾经一度沉迷于此不可自拔,直到校长邓布利多过来劝诫他:
“这面镜子不能教给我们知识,也不能告诉我们实情,人们在它面前虚度时日,为他们看到的东西而痴迷,甚至被逼得发疯。
因为他们不知道镜子里的一切是否真实,是否真的可能实现。”
(图源网络 侵删)
喜欢你的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