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地日”,牢记:1吃、2做、3不做,新年更顺利!

良向小橘子 2025-02-06 03:56:34

春节的节日很多,正月初十也不例外。农历正月初十日,被称为“地日”或“石头节”,据说这一天是石头神生日,也被称“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等。在这一天,人们秉承着古老的传统习俗,进行各种祭祀、庆祝的活动,以表达对土地的敬畏,与感激之情。

在庆祝这一特殊节日时,人们牢记着“1吃、2做、3不做”的指南,以示对传统文化的遵循。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1吃、2做、3不做,分别指的是什么。

1吃:吃馍饼

在正月初十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吃馍饼的习俗。馍饼代表着丰收和富足,寓意着新的一年能够五谷丰登,粮食充裕。这一习俗在北方地区尤为常见,而南方地区可能会以米饭,或者米粉等食物来代替。

2做:拜石头,烤狮子火

正月初十也被誉为“石头节”,人们相信这一天是石头神的生日。据传统,此时不宜搬动石头和使用石器,以免伤害庄稼。人们会准备祭品,拜祭石头神,以期庄稼丰收。另外,正月初十还有烤狮子火的习俗。人们在自家门前燃起篝火,将一些破旧的器具投入火中焚烧,以清除旧年的晦气,迎接新年的好运。这些习俗不仅代表着对自然的崇敬,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不做:不打老鼠,不动磨、不动土

正月初十有着许多禁忌,其中之一就是不打老鼠。据说正月初十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们相信如果在这一天惊扰到老鼠,家中一整年都受到老鼠的困扰。另外,也不宜在这一天动用磨石,俗称“石不动”,因为石磨在民间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正月初十则被视为石磨休息的日子。

为了表示对石头的尊重,在有些地方,这一天还会拔掉中间的磨心,把石磨竖起来放。此外,还有“不动土”的习俗,正月初十是大地的生日,也是石头的生日,而大地是由石头泥土组成,在生日的当天自然不希望被打扰。初十当天不能动土,也不能动碾、石臼等石器之类的东西。

写到最后

“地日”的这些习俗,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敬畏和感激之情。正月作为新年的第一个月,许多的习俗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春节也是最隆重,时间最长的节日。由于现在时代在变,对于这些古老的习俗,虽然我们不必照做,但是应该了解。让这些传承千年的老传统,不会在我们这里断层被遗忘。最后就是你们那里正月初十的时候,都有哪些习俗呢?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