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传子传孙,隔辈传位,看古代历史中五次特殊的皇位继承关系

梦沉古道 2025-04-25 19:46:25

父子相传,是历史上皇位的常态,皇位如私人财产,由父亲传位给儿子似乎是最正确的选择的,但是有很多时候,不把皇位传给儿子,却把皇位向下传给孙子,出现了隔辈传位的特殊情况。历史上,主要王朝共出现了五次祖传孙的情况,分别是:

一、朱元璋儿子众多,最后却传位孙子朱允炆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就确立了长子朱标的太子位置,并不断培养朱标,朱标储君的位置,堪称历史上最稳定。非常可惜,朱标过早去世。朱元璋不得不选择新的继承人,朱元璋儿子众多,在儿子中选择继承人,也是有可供选择之人,但他却选择朱标之子朱允炆继位。

朱元璋的选择主要是看朱允炆对朱标的孝顺,朱元璋培养了朱标那么多年,对于其他皇子基本没有培养的想法,倾注在朱标身上的爱更多,他更希望朱标的后人继位,把朱标不能继位的遗憾,在朱允炆这补上。天不遂人愿,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没能守住皇位,被朱允炆的四叔朱棣夺位。朱元璋的皇位传孙计划实际上是失败的。

二、忽必烈有子,反而传位孙子铁穆耳

元朝是铁木真建立的,但真正把元朝变成中原王朝的是忽必烈。忽必烈去世后,继承皇位的是他的孙子铁穆耳,严格意义上来说,铁穆耳属于被推选的皇帝。忽必烈的长子名叫真金,真金先于忽必烈去世,真金死后,忽必烈将”皇太子宝”授予真金之子铁穆耳,但同时也专门为真金的长子甘麻剌专立设置“内史府”,说明忽必烈在继承人选择上,还没有考虑好,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皇孙继位。

真正决定谁是皇帝的,是铁穆耳的母亲伯蓝也怯赤,在她的支持下,铁穆耳顺利继位。传孙不传子,主要是忽必烈很看重长子真金,真金因禅位风波,抑郁而死,忽必烈还是感觉到很遗憾的,孙子继位,更多的是一种补充。铁穆耳在元朝皇帝中,还属于很好的,忽必烈的皇位传孙算是成功了。

三、齐武帝萧赜有嫡子,直接跳过传位孙子

齐武帝萧赜是齐高帝萧道成之子,也是南朝齐的第二位皇帝。萧赜生了二十多个儿子,不缺儿子继位,为何要立其孙子继位呢?这要从他的长子萧长懋说起,南齐建立后,萧长懋直接被封王,是东晋和南朝第一位封王的嫡皇孙,足见萧道成和萧赜对他的喜爱。如果按照正常的情况发展,萧长懋是可以继位的,但是在公元493年,萧长懋病重了,先与萧赜离开了人世。萧长懋去世后不久,萧赜把萧长懋之子萧昭业立为皇太孙,同年,萧赜去世,萧昭业继位。

萧昭业在位时,挥霍无度,在位时,被萧道成的侄子萧鸾推翻,废为郁林王。后来,萧鸾几乎将萧道成、萧赜子孙杀光。萧赜的传孙计划直接失败,父子从刘宋夺来的天下,直接给了别人。

四、金太宗完颜晟有亲子,不得不传位侄孙完颜亶

金太祖是完颜阿骨打,他去世后没有实现父子相继,皇位给了其弟完颜晟,也就是完颜吴乞买。完颜晟去世后,继位的不是他的儿子,也不是他的孙子,而是侄孙完颜亶。正常人的心态是应该立自己的儿孙为帝,毕竟辛辛苦苦巩固了基业,却要拱手送给别人,有点不甘心,但完颜晟最后还是转位给了完颜阿骨打的嫡孙完颜亶。这里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完颜晟皇位来自于兄长完颜阿骨打,传回阿骨打也是正常的。另一个原因是金朝皇族和大臣都支持把皇位还给阿骨打之后,完颜晟不得不接受这个结局。

五、辽道宗耶律洪基昏聩致子死,传位孙耶律延禧

耶律洪基在位时,辽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道宗这个庙号就很好的说明了他在位的时候,喜欢追求神秘或玄虚事物的事物,他酷好佛教,信任小人,爆发了重元之乱,其第一任皇后萧观音被迫自杀,长子耶律浚也被害死。耶律洪基在位46年,基本把辽朝前几代打下的基业挥霍空了,其唯一儿子耶律浚被害后,耶律洪基是没有儿子可以继承皇位的,有人考虑让他的侄子耶律淳继位,但也得到了一部分大臣反对,虽然没有儿子,但有孙子耶律延禧,传孙是正常的。耶律洪基传位给唯一的孙子耶律延禧,后辽朝在耶律延禧手中灭亡。

相关话题,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