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南飞为什么要排成一字和人字?

有趣冷知识哑 2024-12-05 15:41:05

每年天气开始变冷时,大雁会飞往南方过冬,它们在天空中排成不同的队形。就像我们小学课文《秋天》描述的一样:“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大雁们就不能一个个单独飞吗?为什么在迁徙途中要排成“一”或“人”的阵型?

大雁也叫“鸿雁”,是候鸟的一种。所谓“候鸟”,就是根据一年四季的变化而不断迁徙的鸟类。

大雁的迁徙范围特别广,它们的繁殖地在西伯利亚一带。可北方冬季严寒,因此每年的秋冬季节,大雁都会按照固定的路线向南一路觅食,直到抵达广东、福建等温暖地带,或是再往南去到东南亚,甚至澳大利亚。

到了第二年开春,大雁们会再飞往北至西伯利亚一带产仔,年年如此。

从大雁的迁徙距离来看,说是长途跋涉也一点不夸张,因此它们往往成群结队,组成数十只或数百只为一个的雁群。

一个雁群在飞行时会组成不同形状的“雁阵”,常见的“雁阵”就是我们所说的“人”字形和斜“一”字形。

这种飞行方式并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有利于在长途迁徙时提高飞行效率、节省能量消耗,这也是群体生活的智慧所在。生物学家的研究表明,“雁阵”飞行是最快且最省力的方式。通过估算,大雁们组成“雁阵”可以减少71%的能量消耗。

“雁阵”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头雁”带领,在快速飞行时使用“人”字型,速度减下来后会立马变换成“一”字型,如此交替,井然有序,劳逸结合。

根据空气动力学理论,大雁在飞行过程中,尾部翅膀两侧会形成一个低压区,从而减少后一只大雁一侧翅膀的飞行阻力,同时产生的上升气流还会为后面大雁提供升力,达到省力的目的。

领头的大雁负责用翅膀破开空气,为后面的队友提供庇护。当“头雁”疲倦之后会退到队伍两侧,由另一只经验丰富的大雁顶上。“雁阵”在飞行一段时间后也会左右交换位置,使另一侧翅膀也借助低压区来缓解疲劳。

同时,雁群在飞行时还会发出热情的叫声来鼓舞同伴,互相打气。这种结伴而飞的阵型还有利于均衡雁群的能量,避免迷失方向且掉队。

如果某一只大雁脱离队伍,会瞬间感觉到飞行变得特别困难,不久就会回到雁群中。

大雁们知道,“孤雁南飞”光靠自己是到不了远方的,需要相互借助同伴的力量来提高飞行效率,减少疲劳。

因此战机在空中巡航时,通常会采用“人”字形的编队飞行,这样可节省约15%的燃料。

而人们也在大雁的这种团队协作精神上受到启发,提出了“雁阵效应”,证明了1+1是可以大于2的。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