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深夜,在洛杉矶湖人的训练馆里,新加盟的中锋亚历克斯-莱恩一个人安静地练习背身单打。
他的表情专注,眼前的篮框仿佛成了他唯一的对手。
在不远的观众席上,一个女记者低声问身边的工作人员:“你知道他的故事吗?听说他的职业生涯跟两个女人密切相关。”这看似普通的一句话让整个房间充满了好奇。
亚历克斯-莱恩的故事要从乌克兰东部一个叫安特拉齐特的小镇说起。
这里的大部分人都靠矿业为生,生活简单又稳定。
他的母亲茱莉亚原本可以过上同样的生活,她还曾经是镇运动会上跑步项目的冠军。
她的父母在她年少时反对她成为专业运动员,让她的人生轨迹早早转向传统的家庭生活。
多年后,她有了自己的儿子。
从小,莱恩就爱模仿电影里的成龙,梦想成为功夫明星。
在母亲的鼓励下,他开始练习体操。
随着身高迅速飙升到1米8,教练判断他不再适合体操,提议他转练篮球。
茱莉亚做了当年自己的父母没有做出的选择——支持孩子去尝试。
于是,当彼得罗夫斯克体校向13岁的莱恩抛出橄榄枝时,家里开启了一场大讨论。
爷爷奶奶反对,认为“矿工是稳定的职业,孩子不应该为一个不确定的梦想冒险。”最终,是母亲力排众议,她带着年仅13岁的莱恩开着车,用7个多小时将他送到了体校。
她和丈夫在告别时脸上带着笑容,但当车开远后,茱莉亚开始止不住地流泪。
明知前方是未知的路,但她选择坚持,因为她不想让儿子的人生也被“稳定”束缚住。
“哪怕只有百万分之一的机会,我也要试试。”她这样告诉自己。
异国校园里的孤独和爱情:从语言障碍到扎眼情侣在体校训练几年后,莱恩的天赋渐渐被美国大学的球探发现,他的人生迎来了另一个重大转折——前往马里兰大学。
在离家万里的美国生活并不容易,尤其对一个语言不通的少年来说更是困难重重。
刚到校园时的莱恩试图忍受孤独,他听不懂教练的话,也难与队友交流。
为适应训练和比赛,每天都像一场硬仗。
可出乎意料的是,爱情竟然在这个时候悄悄走进了他的生活。
在刚到学校时,两名女篮运动员来接机,其中一个大三学姐汤森认真为他做自我介绍,可莱恩一句话都听不懂,只能傻傻地站着。
后来,两人逐渐熟悉,汤森成了他的“语言老师”和最亲密的朋友。
尽管身高都超过了1米9,走在校园里像“巨人”一样显眼,但两人并不在意。
莱恩回忆:“当时我对美国的一切都陌生,是汤森帮我看懂了它。”那段时间,他一边爱着篮球,一边在爱情里找到温暖。
度过适应期的莱恩在马里兰大学篮球队逐渐展现出了自己的实力。
他将自己浸在训练馆里,每一次倒地,每一个盖帽,都夹杂着他对母亲的承诺。
他在纸条上写下一些话,比如“让自己更强”“拼尽全力”等,贴在更衣柜里,时刻提醒自己。
莱恩真正的成名战,是在与肯塔基大学的比赛中,他与当时广受关注的诺埃尔对位,全场压制对手,拿下23分、12个篮板的出色数据。
从此之后,NBA的球探们开始重点关注这个天赋惊人的大个子。
属于莱恩的高光时刻并非一路平坦。
在队里,他常常要顶住教练的严厉批评,被寄予厚望同时又不得不面对质疑和困难。
从默默无闻到成为选秀市场的热门,莱恩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对自己的证明,也兑现了当初的选择。
乌克兰的骄傲:选秀夜母子的深情对话2013年的NBA选秀大会上,莱恩成为第五顺位,被菲尼克斯太阳队选中。
他请来了远在乌克兰的母亲,全家一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和场外的记者、球迷的喧闹比起来,当选秀结果公布后,战胜无数困难的莱恩回头给了母亲一个拥抱。
那一刻,他的手臂上是一处纹身,上面纹着母亲的名字。
他说这是自己来到美国后纹上的,为的是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辜负妈妈的付出。
母亲流着眼泪对莱恩说:“你是乌克兰的骄傲。”莱恩笑着回答:“那不重要,我只要是你骄傲就够了。”
结尾我们时常听到一些天赋异禀的运动员故事,觉得他们的成功是命中注定,但莱恩的经历告诉我们,天赋只是门票,而能不能登上舞台,关键在于选择和坚持。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支持者,有时是母亲,有时是朋友,但最终迈出那一步的,必须是自己。
莱恩做到了,而他的故事也为每一个怀揣梦想但还犹豫不决的人点燃了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