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阳江,会让人想到当地的特产,有阳江豆豉、阳江刀剪。自南北朝时期当地就冶铁制作兵器,阳江刀剪有1000多年的历史。
那么,你知道阳江市百家姓排名是怎么样的呢?这里给大家来分析下。
阳江市是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其地面积有7960多平方千米,是一个人口有260多万人的地区。阳江因境内的漠阳江得名,隋朝时期设立县,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
在阳江,陈、林、黄、李、梁、张、刘、冯、杨、谢、吴姓是境内人口大姓,这些姓氏人口均超过6万人。
其中,陈姓人口最多,有25万人。其次,黄姓有18.98万人。再次,林姓和梁姓都有14万多人。
境内人口超过万人的姓氏有52个,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姓氏有70个。复姓中司徒氏人口较多的,有4500余人。
历史上阳江姓氏是从哪里迁移来的?这要我们从一万多年前说起。
上个世纪60年代,考古人员在于阳春市陂面镇的六村岗独石仔发现有古人类遗址。后先后进行过四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打制石器、骨器和动物化石。
考古研究表明,独石仔遗址是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交替时期的文化遗存,下层其年代超过1.6万年。
先秦时期,阳江地区为百越民族聚居地。
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在境内设立郡县,阳江地区隶属于南海、桂林等郡管辖。
清代以前,境内人口并不多,只有4-5万人。居住着汉族、瑶族、壮族等多个民族。
据阳江地区部分姓氏家谱调查,境内姓氏大多是福建、广东北部以及本省开平等地迁入,移民时间集中于明清时期。
明代,有敖氏、陈氏、蔡氏、梁氏、刘氏、罗氏、许氏、司徒氏、 茹氏等多个姓氏家族迁入阳江地区。
其中, 茹氏家族先祖茹崇,是江苏无锡人,因官广东南雄。其后裔茹马于明末从广东新会再迁阳江居住。
清朝初年,受迁海复界的影响,也有部分来自广东嘉应州、江西以及福建的移民迁居阳江地区开垦。这些人有许多是客家人。
清代,有范氏、李氏、郑氏、赵氏等多个姓氏家族迁来阳江。
解放后,因工作、婚嫁、经商、水库水电兴修等活动,境内都有人口流动。
至2020年人口普查时,阳江市常住人口上升为260.29万人。因外来人口的增多,境内姓氏数量增加至360多个。
总之,阳江市在古代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境内姓氏大量移民集中于明末至清初。既有从中原或广东南雄辗转迁入的中原汉人,也有清代来自广东北部和福建的客家人。
他们跟当地土著民族融合,形成了多种方言。有阳江话、阳春话,还有客家话和潮州话。不管说哪种方言,如今,他们都成为了阳江的主人,是阳江姓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各位朋友,说说看你的姓氏家族是从哪里迁入阳江市的,看看下面的阳江市百家姓排名表,找找有没有你的姓氏。
附:阳江市百家姓排名

麻烦把本文点赞/转发给更多的朋友,让他们都来了解下广东阳江市的姓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