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悬疑剧曾有过辉煌时刻,《锦衣之下》的甜蜜探案、《御赐小仵作》的清新悬疑、《唐朝诡事录》的奇诡故事,皆让观众为之倾心,这类剧也一度成为影视市场的香饽饽。然而,今年不少古偶剧滥竽充数,使古装悬疑剧市场乱象丛生。
就在此背景下,《清明上河图密码》在央视开播,初始热度惊人,收视率突破 2.7 领跑央视。但好景不长,口碑急转直下,观众纷纷吐槽。
服化道:华服不衬穷身份赵不尤,在剧里就是个大理寺最底层的小贴书吏,家里穷得叮当响,一家人挤在个小破院子里,整天就盼着能多挣点钱换个大房子。
可你看看他们穿的衣服,崭新崭新的,一点旧的痕迹都没有,哪像穷人啊?
再看顾震办案时候用的那些桌椅,亮得晃眼,看着是挺气派,可这哪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呀?
导演大概是想把北宋的繁华展示出来,可这也太夸张了,普通老百姓哪能穿成这样,用这样的东西,这服化道和剧情完全对不上号,看着就别扭。
这背后其实反映出当下部分创作者在服化道设计上的浮躁心态,只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却忽略了与剧情和人物身份的契合度,以为只要把场景和服饰弄得华丽就能吸引观众,殊不知这种脱离实际的做法反而让观众出戏。
剧情逻辑好乱就说甘亮死的那一段,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
萧逸水为了试探温悦,设了个局。
温悦呢,她心里清楚得很这是个陷阱,可她倒好,还跟着萧逸水的计划走,眼睁睁看着赵不尤帮她藏尸、运尸。
她就没寻思寻思,萧逸水能这么傻,不留个后手?万一安排几个证人在旁边看着,她可咋整?这温悦的做法完全不合常理啊。
还有那个狄伦,在官场混了二十年,那肯定是个老狐狸啊。结果呢,就因为赵不尤刺激了他几句,他就竹筒倒豆子,把自己所有的阴谋都抖出来了,之前一点铺垫都没有,这谁能信啊?
而且还当着那么多官兵的面,承认李言的案子是自己做的。
顾震更离谱,为了给大哥报仇,啥都不顾了,直接就把狄伦给杀了。
在北宋的时候,官员之间就算有矛盾,也不能这么明目张胆地杀人吧?
这剧里的正派和反派好像都脑子进水了,这剧情编得也太随意了,就跟小孩过家家似的,想咋玩就咋玩,一点逻辑都不讲。
深入探究一下,这暴露出一些编剧在创作剧情时缺乏严谨的态度和对历史文化背景的深入理解。
他们可能为了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或者赶拍摄进度,就随意编写剧情,而不考虑人物的行为逻辑和历史常识,这种做法无疑是在消耗观众对古装悬疑剧的信任。
演员演技好似卡壳带张颂文和白百何这一对搭档,看着就不和谐。
张颂文脸上皱纹不少,一看就是经历了不少事儿的中年人,
白百何呢,长得年轻漂亮,这两人站一块,就像两代人似的,硬凑在一起。
张颂文的古装造型也不咋地,戴个高帽子,一笑起来就怪怪的。而且他演戏好像还没从《狂飙》里的高启强那个角色里走出来,演啥都有点高启强的味儿,没点新花样,看久了就觉得腻味。
周一围也好不到哪儿去,整天端着个架子,好像自己多了不起似的。说台词的时候还故意把嗓子压低,装深沉,可脸上表情没啥变化,全靠后期配音来撑场面,这可不是演戏的正途啊。
从演员的角度来看,这反映出部分演员在角色塑造上缺乏创新和突破的勇气,过于依赖以往成功的角色模式或者外在的表演技巧,而忽略了对角色内心的深入挖掘和对不同角色特质的精准把握,这也使得角色形象不够立体饱满,难以让观众真正产生情感共鸣。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古装悬疑剧都这样。像《琅琊榜》那就是个榜样。服化道做得精致又贴合时代,剧情一环扣一环,紧密得很,一点漏洞都没有。演员们的演技更是没得说,每个角色都被他们演活了,让人看了还想看。
《清明上河图密码》的这次失利,可给其他古装悬疑剧提了个醒。
现在不能光指望着靠几个有名的演员或者炒作些话题来糊弄观众了。
关键得把剧本写好,让剧情合理,人物形象得丰满真实,让人觉得可信。
服化道也得符合实际情况,别整那些花里胡哨不实用的。
演员们也得加把劲,提升自己的演技,别老吃老本,得根据不同的角色琢磨出不同的演法。
这不仅仅是对一部剧的要求,更是整个古装悬疑剧行业需要反思和改进的方向。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影视市场,观众的审美和要求越来越高,如果行业内还充斥着这种浮躁、敷衍的创作风气,那么古装悬疑剧的前景堪忧。
只有创作者们静下心来,回归创作的本质,尊重观众的智商和审美,才能让古装悬疑剧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咱们观众的眼睛可亮着呢,现在的审美水平也越来越高了。要是古装悬疑剧还这么不认真,光想着走捷径,以后肯定会被观众抛弃的。所以啊,影视创作者们真得好好反思反思了,得用心拍出好剧才行。
你觉得《清明上河图密码》还有救吗?赶紧到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