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教育部发布拟同意设置本科学校名单公示,湖南独立学院转设工作再次迎来重大进展,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转设为岳阳学院,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转设为常德学院。
至此,湖南独立学院已经先后转设成立湘潭理工学院、张家界学院、长沙工业学院、岳阳学院、常德学院。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分别成立的岳阳学院、常德学院连同此前的张家界学院均为民办高校性质,如果怀化学院、邵阳学院还不加快更名进程,恐怕会在后续招生当中引起办学性质的混淆,造成招生损失。
教育部公示期结束后,湖南省以市州名称命名的本科高校共有6所,从北往南以此为岳阳学院、张家界学院、怀化学院、常德学院、长沙学院、邵阳学院。
这6所高校当中,怀化学院、长沙学院、邵阳学院为公办本科,其余为民办本科。
2023年10月,湖南省教育厅发布《湖南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公示,经省第四届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现场考察、集体评议,将“怀化学院”更名为“湖南民族学院”、“邵阳学院”更名为“湖南理工科技学院”的高等学校设置事项予以公示。
长沙学院目前没有达到更名大学的基本条件,也没有透露有关更名的进展,倒是长沙市教育局工作会议透露要加快长沙文化科技大学的筹建,普遍认为长沙文化科技大学将以长沙学院为基础来设置。
由此可见,怀化学院等3所以市州名称命名的公办本科院校,实际上都各有更名设想或相关进展,只不过没有真正实现罢了。
与长沙学院相比,怀化学院、邵阳学院最大的劣势在于所处地理位置不佳,没有位于省会城市的先天优势,在招生时恐怕会遭遇滑铁卢。
因为单纯从名称上来看,对比张家界学院、岳阳学院、常德学院,怀化学院和邵阳学院的存在感并不那么强,加之张家界的旅游城市名气,已经岳阳、常德经济大市的独特魅力,我反而觉得新成立的这三所民办本科学院对考生的吸引力会更大。
毕竟目前高考招生已经不再区分一本、二本、三本,也从来没有区分过公办本科和民办本科,当这些学校集中一起填报时,考生面对的状态都是一样的,那他们自然会从地理位置已经所处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去选择。
届时,这些民办本科将对怀化学院、邵阳学院的高考招生生源产生不少影响。
因此,我认为官方层面在推动独立学院转设的同时,也应该加快怀化学院、邵阳学院的更名进程,毕竟通过省教育厅公示已经一年多有余,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都应该有一个结论了。
尤其是从教育部2025年年初发布的这两批高等学校设置公示情况来看,教育部明显对高校命名方式予以收紧,不再那么草率让高校随心所欲命名了。
因此,抓住最后的关键时刻推动更名,是推动怀化学院、邵阳学院高质量发展的耽误之急。
希望岳阳学院、常德学院成立后,官方层面进一步加快怀化学院和邵阳学院的更名进程。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请留言发表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