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数十期讲述了第一次至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战役战史内容。本期将开始一个新的系列,把视角由长沙转向湘北,讲述1943年11月-12月于湖南常德爆发的常德保卫战的战役战史。
1943年是反法西斯战场的转折之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与中国战场都连连失利。日军在云南开辟的战线也将失守,为了阻止中国军民收复云南,日军再次将目光盯向湖南,不过这次鬼子将主攻方向定在了湘北的常德……
(本期全文约4200字,内容较长,感谢您的观看)
1943年对于同盟国来说是转折性的关键一年,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利走向胜利。1月日军放弃了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的争夺,将太平洋上的主动权拱手让出。5月开始盟军在太平洋各个方向开始了反攻,在北太平洋发动阿留申群岛登陆、中太平洋发动吉尔伯特群岛登陆、西南太平洋发动了新几内亚岛登陆、南太平洋进行了新乔治亚群岛和布干维尔群岛登陆,2月苏德战场上的转折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以苏军胜利而告终,苏军随即开始全面反攻,5月德意军在非洲完全失败,随后在地中海战场上的盟军在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接连发起登陆作战,迫使意大利于10月宣布退出轴心国阵营,加入同盟国阵营对德宣战。
(上图)瓜岛战役是继中途岛战役之后 日本的再次失败,也是日本从战略优势走向劣势的转折点,从世界范围来看,1942年底盟军在瓜岛的反攻和胜利,与同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会战、阿拉曼战役一起,成为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
在中国,日军5月间对鄂西的进犯也无功而返。9月,中国驻印军和新组建的远征军(4月在云南成立远征军司令部长官部,下辖第11、第20集团军)开始酝酿由印度和滇西两路对进,重新打通中印公路和滇缅公路。
日军鉴于太平洋上战局日渐不利,因此要求“中国派遣军从战争全局出发,不允许进行任何作战”。因此在鄂西战役之后的整整4个月内,日军未在正面战场发动任何新的作战。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长官畑俊六大将建议在1943年下半年进攻四川,但日军大本营认为太平洋战局日趋不利,而中国华北地区“治安”情况也非常严峻、根本无法凑起进攻四川的足够兵力,因此拒绝了畑俊六的建议,要求中国派遣军1943年下半年的作战重点放在加强占领地区的稳定上。但当发现中国从第六、第九战区抽调兵力转用于云南,准备打通滇缅公路后,日军大本营又改变计划,要求中国派遣军组织攻势,牵制正面战场的中国军队,使其不能再抽兵转用于云南,以策应南方军的作战。
鄂西战役
中国派遣军根据大本营的指示,结合各战场实际情况,于8月28日制定了《昭和18年(1943年)秋季以后中国派遣军作战指导大纲》,其主导思想是在华北努力确保占领区,以第11军和第13军主力分别发起常德与广德作战。日军大本营研究了这一大纲,同意在不向中国派遣军增派兵力的条件下发起常德作战。9月27日,大本营向中国派遣军下达了正式命令。中国派遣军在接到命令的第二天就向各部下达了作战命令,命令要点如下:
一、第11军于11月上旬发起此次作战,进攻常德地区,摧毁敌军战力。作战目的一经完成,即恢复原来态势。关于其时机,另行下令。
二、作战方针为进攻敌之政略、战略要冲常德,追索敌中央军予痛击,以促使敌之继续抗战企图逐步衰亡,同时牵制敌向缅甸方面抽调兵力,以策应南方军之作战。
三、作战要领:第11军主力连同加强部队,共35个步兵大队由董市、石首向前推进,攻占常德,继而追索常德方面集结的反攻之敌,予以歼灭。作战目的一经实现,即视当时敌在缅甸反攻形势,适时返回,恢复原态势。
随后,第11军开始着手拟订作战计划,10月9日第11军军长横山勇中将在汉口召开常德作战军事会议,制订了相关作战计划,计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消灭王家厂周围地区之敌,第二阶段攻占常德并消灭该方面集结反攻之敌,第三阶段参战部队返回。10月6日第11军召集各参战部队的参谋长进行了图上作业。
根据作战计划,从10月上旬开始,皖南、赣北、武汉、信阳等地的日军开始向江陵、沙市、石首集结,至10月31日,日军各部均已到达进攻出发地区,并在监利、沙市之间的江湖河汉集结了30余艘军舰、300艘汽艇、1000余艘民船,在武汉集结了约50架飞机,11月1日完成了常德作战的进攻准备。
就这样,战云终于压向了常德。常德古称武陵,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沅水下游和澧水中游,北西南三面环山,其西北部属武陵山系余脉,西南部为雪峰山余脉,中部多见起伏的红岩丘陵区,间或也有山峰隆起(如太阳山、太浮山),东部为沅、澧水下游及洞庭湖平原区,整个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两山夹一凹的基本轮廓。东临洞庭湖,为长沙屏障,西接武陵山、雪峰山,扼川东门户,素有“荆楚要地,湘楚唇齿,吴蜀咽喉,滇黔户牍”之称。清初大儒顾炎武,在其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写道:“常德府(涵今日常德、汉寿、沅江三县)左包洞庭之阳,右抗五溪之要,不特荆湖之唇齿,即滇黔之喉嗌也欤。”
在湖南集结的鬼子部队
常德地区是湖南省乃至全国的重要农产品生产地,盛产粮.棉、油、烟、酒、茶。在1943年的中国战场上,常德是四川与华中连接之要道,贯连华中五省两大战区的咽喉走廊,拱卫西南大后方的重要屏障,而且该地区的粮、棉、油等物资以及人口资源,也是支撑抗战的重要物质基础,无论政治、军事,还是地理、经济都在中国抗战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常德城有古城墙,极为厚实,城郊及太阳山都筑有永久工事。
此城若失则第六战区粮道断绝,且威胁长沙,震动重庆。正因为如此,国民政府对常德非常重视,第六战区的《拱卫陪都计划》中明确指出,保卫陪都必须确保常德、恩施、巴东等要点。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也在《拱卫行都作战计划》中明确规定,当日军进攻常德时,除第六战区外,第九战区至少将投人3个军,第三、四战区至少各抽出1个军策应,并规定常德作战将由军委会直接指挥。
战争阴霾下的湖南军民
1943年10月第六战区下辖第10、第26、第29、第33集团军和江防军,共计12个军35个师,其防御正面为从监利至石牌,再折向汉水的V字形防线,整个防御正面宽达270公里,分为二大部分,-是以石牌要塞为核心,死守自长江入l的门户,设有长江上游总司令部,配署嫡系土木系最精锐的部队,是整个第六战区的主力。第二部分就是以常德为主战场,湘西洞庭湖滨地区,是第六战区江防主阵地的右翼。此地虽因第20集团军调往云南而显得有些空虚,但仍有一定实力。
由于鄂西会战之后未能收复石首、华容等要地,致使日军不但占领着态势良好的西进桥头阵地,而且使长江南岸第29和第10集团军失去了长江屏障的地利,只能沿松磁河以东南北流向的九都大河、太平运河等河流建立防线。第六战区的具体部署是:第29集团军位于滨湖区,与第10集团军并肩展开构成宽大正面的第一线兵团。江防军镇守长江正面,可视情况增援滨湖区正面。第26集团军位于鄂西江北。第33集团军由战区控制为第二线兵团主力。第100军位于浏阳为总预备队。另外第74军虽在常德、桃源,但却是军委会直接指挥的直属部队,只是暂归第六战区督训。
在第六战区的上述部队中,第29集团军为川军王缵绪派系,在武汉会战中损失惨重,近乎全军覆没,后经补充整训,便部署于洞庭湖畔,历经1939年冬季攻势后的历次战役,俨然已经成为此地的“老土地”。在常德战役前,原辖第67军被调走,代之以湘军旧部第73军。第33集团军一直隶属第五战区,在历次作战中损失较大,尤其在1940年枣宜会战中元气大伤。因其西北军的杂牌血统,虽然是历次大战的英雄部队(张自忠将军就是该集团军司令),终究在补充上不如嫡系部队,因此战斗力逐渐衰落。在枣宜会战之后便被调到湖南西北一带,成为第六战区在该地区的第一线主力。
王缵绪
第26集团军原是第九战区的主力部队,其中第32军虽是晋军,但骁勇善战,历经津浦路战役、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长沙会战,都被当作一等主力来使用的。第75军是浙军旧部第6师扩编而成,武汉会战之后,逐渐中央化,成为土木系的主要部队之一。第10集团军是常德地区的主要防御部队,所辖的第66军与第79军都是土木系部队中的精锐。而第74军则是中央系中的精锐,几乎参加了抗战以来的所有硬仗,从淞沪会战开始,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冬季攻势、第二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几乎是无役不从,战功彪炳。
在1940年换装当时最新的苏式装备,改称攻击军,直属军事委员会,作为各大战场的机动预备队,可以说是中国军队的头号王牌。日军对这支“三五部队”(74军所辖第51师、第57师、第58师,皆以5开头)的中国军队王牌部队深为敬畏,称之为“虎部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军队在纸面计划上,提出了日军五种可能的进攻方式与中国军队的应对作战。后来战役实际情况基本不离其中两种方案,可以说此战,中国军队在庙算上已是胜出一筹。
1943年9月以来,鉴于当面日军调动频繁,军委会判断日军有进攻企图,开始修订作战计划,调整部署,落实作战准备。修订的作战计划确定以巩固陪都重庆为首要目的,兵力配置重点为石牌、庙河两大要塞,第一线兵团依托工事逐次抗击予日军以打击,必须固守常德、石门、渔洋关、资丘、石牌、庙河、兴山、歇马河、南漳等要点,再由第二线兵团机动出击,协同一线兵团击灭进攻的日军。若日军以小部队实施局部攻击,则由第一线兵团击溃之。10月下旬,综合各方面的情报,判断日军将向长江、洞庭湖三角地带进攻,以消耗牵制我兵力。根据这一判断,军委会于10月28日电令第六、第九、第五战区调整部署:
第六战区第10、29集团军各一部,于河沼地区阻击进攻的日军,主力凭借津、澧河流及暖水街一带山地,以侧击、伏击手段击破进攻的日军。第74军以57师守备常德,主力位于太浮山,机动出击。第100军进至益阳待命。中美空军积极活动,向沙市、监利、石首、华容的日军侦察轰炸。第26、第33集团军各以2一3个师向当面日军的弱点进击。第九战区以2个师向岳阳以东出击。第五战区以2个师向京山、皂市出击。各部应于11月4日前到达出发阵位,待命出动。
第六战区遵照这一电令,结合战区修订的作战计划,决心以-部兵力占领既设阵地,逐次抵抗,消耗日军,主力向澧水、沅水两岸集结,待机发动全面反击。第六战区重新部署如下:
第29集团军44军担负烂泥沟、南县、甘家厂(不含)以及津、澧一线守备,第10集团军79军主力与66军一部,担负甘家厂、公安、新江口(不含)一线守备;江防军之30军担负茶店子、石牌守备,第26集团军75军担负三游洞、毡帽山、阎王口一线守备。第33集团军77军主力与59军一部,担负大木岭、栗溪、转斗湾一线守备。以上部队为第一线兵团。其余各部主力分别集结于石门、暖水街、聂家河、三斗坪、窑湾溪、兴山、报信坡、刘侯集、安家集地区,为第二线兵团。至10月底,各部队都陆续到达指定位置,准备迎击日军的进攻。
【未完待续……】
下期将继续讲述常德保卫战的内容,点关注不迷路哦
点击主页,看更多往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