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前,刘禹锡读友人所做之《咏金陵古迹》后,写下千古佳作

资深人士说文史 2024-03-11 14:57:56

千年之前,刘禹锡读友人所做之《咏金陵古迹》后,写下千古佳作!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乌衣巷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诗歌,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咏物咏怀的名篇,人们读这首诗,仿佛能感受到乌衣巷口的苍凉,感受到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的沉重。

其实刘禹锡做乌衣巷的时候并没有到过金陵,没有真正的一观乌衣巷口真实的风貌,而是在读了朋友《咏金陵古迹》之后所作。

没有到过乌衣巷却能借乌衣巷表达内心深处的感伤,这也从侧面展示出他当时的心境带着多少悲凉。

第一句用来描写景物,“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原本是六朝时贵族居住的地方,大名鼎鼎的王导谢安都曾经居住在此,作为当时的金陵城最为繁华的地方,那里象征着权利,象征着富贵。

朱雀桥边,乌衣巷口,这一句所用的景物对仗工整,又符合当时的地理环境,还能将自己所凭吊的古迹通过具体的景物展现出来,让人们深入地带入到那段历史往事当中,可谓是用笔精妙。

同时,诗人还用了“野”和“夕”两个字,花草繁茂有暗示生机之景,可诗人偏偏在前面加上了“野”,野花野草繁盛生长,将朱雀桥边的荒凉之景一下子就展现了出来。

下文接着写夕阳,如日中天是炙手可热的,可日薄西山却是让人惆怅的,在夕阳映照在乌衣巷口,历史的苍凉感扑面而来。

如今,那最为繁盛的地段长满了野花野草,高门权贵已经不见了踪影,乌衣巷口映着的斜阳,只诉说着沧海桑田的悲凉。

这一句世界景物隐晦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下一句的表达则显得相对直白了一些。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何谓旧时王谢?其指的便是王家与谢家,东晋的时候如日中天的两个家族,出将入相的存在,他们在整个晋朝的历史上举足轻重,在整个古代历史上也划过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是权贵,是氏族,是普通人难以到达的存在。

可曾经那些只能在权贵之家筑巢的燕子也飞入了寻常百姓的家中。

这是一组极致的对照,作者特意用“寻常”二字强调了今时不同往昔。

而飞燕也只是一个形象代称,所指的不仅仅是燕子,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事物,只是想告诉世人,如今的百姓生活已经今非昔比,将古往今来的差距展现得淋漓尽致。

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没错,这首诗除了情感上的外放之外,还是一种极尽的艺术。

作者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去写朱雀桥边和乌衣巷口的荒凉,只简单的描述了一幅画面,将自己的情感隐藏在画面之中,接下来直接由景物转移到历史,通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通俗易懂的反衬朱雀桥边的野花,乌衣巷口的夕阳。

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飞燕何尝不是朱雀桥边与乌衣巷口荒凉之景的缘由呢?

所以通篇下来,诗人虽没有用多少笔墨去描写荒凉破败的景象,也没有直言内心深处的悲凉与感伤,但依旧让读者体会到了兴衰成败的深沉,感受到了历史的波澜壮阔。

与此同时,也能让人顺便联想到刘禹锡的一生。

刘禹锡初出茅庐的时候,也是一个非常有志向的人,他有才华,有干劲,却偏偏没有机会,作为政治上的革新派,他的晚景是凄凉的,他的经历也是坎坷的,那么对乌衣巷的凭吊当中又有多少是对自己的感怀?

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当年盛极一时的高门贵族如今也已经不在了,就好像自己当初的理想,到如今还剩下几成呢?

所以刘禹锡写这首诗的时候,内心深处的感情是复杂的,也正是因为他早就拥有这样的心绪,才能在未到过金陵城的时候写下这样的千古名篇。

其实历史本就是厚重的,潮起潮落,人非物亦非,所有的一切都可能在顷刻间覆灭,曾经盛极一时的也可能变得颓败荒凉,而刘禹锡便是通过怀念东晋时朱雀桥边和乌衣巷口的繁盛,来表达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也是对他当时心境的写照。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