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到了12月的下旬了,这也是2024年的最后时光了。而在12月21日,又将要迎来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那就是冬至。
它作为中国传统节气中极具特殊意义的一个,不仅标志着阴阳转换、昼短夜长的极致,更在农事活动与民俗文化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过去老辈人就常说:冬至大如年,可见这个节气的重要性。
而现在一些老人提到冬至,还常会说到“冬至现三象,遍地黄土堆”这样一种说法,它就犹如古老的气象预警,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与经验,值得我们深入探究。那到底是哪三象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句谚语说的是在冬至节气当天,如果出现了这三种现象,那预示着来年的收成不太好。而“黄土堆”指的就是坟包,换言之就是第二年的年景不太好,不少人可能因为各种情况去世,比如粮食收成不好而饿死等。那是哪三象呢?
第一个是冬至节气还不冷,也就是天气比较暖和,而这往往暗示着后续天气的反常。
一般情况下,到了冬至就要开始数九了,即进入到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了,如果此时还不冷,这是不正常的。而且古人也根据这个总结了一些农谚,比如“冬至暖,烤火到小满”、“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以及“冬至不冷,夏至不热”等等说法。
这些谚语都是说,冬至节气如果还不冷,那么这一年的寒冷就会推迟很多,甚至要到第二年的三月份还很冷。
冬至时节本应是寒冷渐盛之时,如果此时气温偏高,整个气候的节奏便被打乱。
这可能导致冬季本该被寒冷抑制的病虫害得以滋生和存活,它们在来年春天便会提前苏醒,大肆侵袭农作物,严重影响作物的发芽、生长与收成。
对于农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可能使他们一年的辛勤劳作付诸东流。
第二个是冬至节气打雷,也就是所谓的“雷打冬”,这一现象更是被视为不祥之兆。
在我国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句十分经典的农谚:“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它就十分生动地描绘了其严重性。
在古人的认知中,冬天打雷违背了正常的自然规律,往往预示着后续将会出现极端的湿冷天气。这种寒冷的程度超乎寻常,足以冻死大量的牲畜。
而在农业社会,牛作为重要的生产工具,其大量死亡会严重影响耕种效率,进而导致土地开垦不及时、耕种质量下降,最终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而且,极端湿冷天气还可能对越冬的农作物造成直接的冻害,如小麦等可能会被冻伤冻死,破坏农田的生态平衡与生产能力。
第三个是冬至节气是晴天,同样有着特殊的预兆。
比如在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冬至晴,一冬晴”,或者是“冬至无雪,一冬晴”、“冬至无雪人人忧”等农谚流传甚广。
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冬至当天的天气状况与整个冬季的雨雪分布密切相关。若冬至天晴,意味着冬季雨雪稀少,出现“冬旱”的可能性增大。
然而,冬季适量的雨雪对于土壤墒情的保持至关重要,它能够滋润土地,为农作物储蓄水分,还能冻死土壤中的害虫。
而缺少雨雪的“冬旱”,会使土地干燥板结,不利于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在来年春天农作物生长需水关键期时,可能因缺水而生长不良,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这些农谚虽然产生于传统农业社会,缺乏现代科学的精准测量与复杂分析,但却是无数代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它们反映了自然现象与农业生产之间微妙而紧密的联系,是古人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体现。所以时至今日,它们依然是有参考价值的。
在过去如果冬至节气出现了这些现象,农民就会担忧了,并且提前开始做准备了。马上就要迎来冬至了,大家不妨关注一下,及早做打算,这样也心中有底了而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