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奉陪了!港媒曝中国电动汽车准备“绕道”,不在欧盟一样能行

历史求真所 2024-07-14 01:40:17

文|历史求知所

编辑|历史求知所

随着欧盟临时关税的实施,欧洲各国对中国车企露出了“本来面目”,据悉,欧洲的关税高达37.6%,其中上汽集团税率为37.6%,比亚迪为17.4%,吉利为19.9%。

特别有一点要注意,欧盟发布的文件中说,中国不配合的调查的公司将面临37.6%的关税。

其他配合调查但未被抽查的公司将加征20.8%的关税。

这样看来,无论我方配合欧盟所谓的“反补贴调查”,还是不配合,不管结果怎么样。

都将会被欧盟增加关税,并且在被欧盟调查的过程中,不排除欧盟打着调查的幌子,来窥探我国车企的核心技术。

从这一点来看,欧盟不仅仅是想对我国征收关税,更多的是想,通过这次的临时关税,让欧洲落后的新能源技术得到提升。

但这一提升的手段,无疑露出了欧盟的丑恶嘴脸。

近期有相关车企反映,中国车企在配合欧盟进行调查时发现,欧委会要求索取中国电动汽车以及电池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规划、技术工艺、产品配方等大量信息。

不仅如此,欧委会还要求我方车企提供电车零构件采购清单,以及销售渠道,甚至说还要求我方提供电池成分和配方。

众所周知,目前的中国电池企业占有全球近6成的市场,并且我国对于回收锂电池的技术也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电池重要组成部分,锂、钴,以欧洲目前的技术,锂和钴的回收率只有70%,而我国锂的回收率达到了91%,钴的回收率达到了99.6%。

这一技术的领先意味着在2042年我国将不用再开采新的锂矿或者钴矿,利用废旧电池的回收技术,达到新旧电池循环,就足以满足整个国内的电池需求。

而我国能做到在电池领域领先全球,要归根于市场的竞争和企业的投入研发,以及政府补助上。

据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数据现显示,我国已经花了有1300亿美元,到鼓励新能源车企研究当中。

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现在的领先局面,都是我国努力得来的,反倒是欧洲,没有花一分钱在系能源上面,而这时看到我国领先了,就想“不劳而获”。

企图通过对我国车企调查的方式,达到偷取我国核心技术的目的,但这又怎么会让他们得逞,这个世界从来都不会让那些“不劳而获”的人得逞。

所以,我国就打算“绕道”欧洲,开辟其他地区的市场,来补充欧洲市场的空缺,“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不久后,非洲和中东地区就传来了我国车企的消息,今年六月份,我国新能源企业,将开辟新的市场。

早前,某在谈到海外战略时说,“未来我国要深耕东盟市场,抢占南美市场,开拓中东和非洲市场。”

从这一点上来看,众多车企都将会开辟新的海外市场来补充市场空缺,有一份数据表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对非洲出口同比增长了将近291%。

单看中东约旦来说,2019年中国出口至约旦的汽车仅仅只有九十多辆,而到了2023达到了将近4万辆。

约旦市场的潜力还还只是刚刚开始,这一数字在未来仍然会迅猛增长。

除此之外,据美国标普公司称,将近有20几个中国品牌了进入了阿联酋,而这是2022年的2倍。

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中东各国的市场份额均超过了10%。

与此同时,一个市场就那么大,中国产品占得份额多了,那么势必就是侵吞了另外市场,不难看出,早前在中东占大头的欧洲企业,也渐渐有被我国取代的趋势。

这一趋势归根结底,还是世界的大势所趋,那就是无污染、更洁净的电动车将会取代燃油车,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产品。

就拿中东和非洲各国政府发布的政策就能看出来点门道。

据媒体报道称,南非发布一份《电动汽车白皮书》,其中将生产电动车取代燃油车这一目标写入了其中,这意味着未来南非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极其广阔。

当南非发布后不久,埃塞俄比亚也表示了新能源汽车的欢迎,而另外的非洲小国也对新能源汽车产生了青睐。

说完非洲说中东,沙特作为中东大国也对新能源有好感,他们预计未来实现30%的新能源汽车占有量,同时,这一目标沙特也提上了日程,将在2030年实现。

除了沙特还有阿联酋,阿联酋也表示,要在2050年在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上达到50%。

因此,中东、非洲各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青睐,无疑是对我国车企的一份示好,毕竟目前来看,全球新能源发展最为迅速且高效的只有中国。

而这些国家也试图通过引进外国车企,来提高本国的产业结构。

不过好消息很多,但坏消息也有,虽然我国企业进入了非洲市场,众所周知非洲的发展是极其落后,无论是交通、还是经济都是“不堪入目”。

就单纯的说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问题,我国汽车能卖过去,但是充电这一问题总要解决吧。

单单一个充电桩,掌握这项技术的非洲企业也是少之又少,就拿南非来说,尽管南非投资了15亿美元来建设充电站,并且其中一家南非公司一年建设了150个充电站。

但对于南非南非市场来说,仍显得不够看,如果我国车企的车辆在南非销售出去了,如果用户不能在没电的时候充电,势必会影响驾驶体验。

况且充电要比加油更缓慢,那么我国的配套设施例如充电桩企业等等,就需要与我国车企共同出海。

从这点来看,出海非洲中东尽管充满不可控因素,但是这也让各个行业得到了繁荣。

因此,欧洲市场调查我们,企图盗取我方核心技术,那么我方完全可以另谋出路,最终我国企业仍然存活的很好,但是欧洲就不一定了。

他们终究会在“闭关锁国”中,落后于时代,落后其他各国新能源汽车的研究。

信息来源:

《电动汽车成为全球趋势,公平市场吸引企业投资,中东非洲电气化转型带来机遇》——环球网,2024-07-05

《日媒:中国电动车企布局非洲中东市场》——参考消息网,2024-07-05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综述:中国电动汽车在中东备受青睐》——海外网,2024-05-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