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前,山西男子花100万买下70间明代大院,如今价值让人惊愕!

烟雨南水云间 2024-12-19 10:22:06

【声明:本内容是根据真实事件进行改编的长篇虚构小故事,请理性观看,切勿对号入座】

引语:

在山西平遥的一个贫困县,一个普通的手工艺人,伴随着众人的嘲讽和惊讶声,花了一百万拍下了一座破落的大院,将自己的一生与这座大院紧紧联系在一起。这座大院究竟有什么魔力才让他如此疯狂呢?二十多年过去了,他后悔了吗?

耗尽家产,拿下大院

1997年,当时的山西平遥还是一个贫困县,为了脱贫,当地政府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拍卖城中部分老旧建筑。当时许多人慕名而来,其中有一座大院,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到的浑漆斋大院。当时这座大院并不被人看好,许多前来拍卖的人都只是凑个热闹,而真正喜欢的人又未必能拿得出钱拍下这个大院。就这样,大家都已经做好了流拍的可能。

可是谁能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个看起来普通的并不富裕的小老头拍下了这座大院。这个人就是现在浑漆斋的主人——耿保国。当初他不仅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积蓄,还找亲友东拼西凑,甚至还前往政府请求分期付款,顶着家人朋友的质疑,筹资一百万元,义无反顾地拍下了这座大院。

耿保国1949年生人,16岁就进入平遥漆器厂,一直从事漆艺创作与绘画工作。中国漆器工艺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早先主要用于祭祀活动,有黑、红二色。唐朝时,漆器大放异彩,风格华丽,制作技术富丽。到了宋朝时技艺已经十分成熟了,风格上与唐朝相比,宋朝更加推崇素色。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是我国著名的漆器技艺之一,发源于我国山西中部的平遥县,传播至北方广多地区。

当年拍下大院时耿保国已经48岁了,当时即使他已经花光了所有的钱仍然还差不少。无奈之下,他只能去政府寻找相关领导,看能否分期付款。领导见他如此诚心且又是一个颇具盛名的手工艺人的份上,认为他肯定会相较于他人更好地守护好这座历史悠久的大院,于是同意了他分三期付款的请求。在那之后,为了能及时还清欠款,耿保国也接了不少工程较大较为复杂的漆器制作订单,最终也是按时还清了债务

浑漆斋大院,原先是“冀家大院”,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九十年代时被平遥漆器工艺美术家拍下。这个大院占地三千多平米,大小房间七十余间。院内装饰华丽,雕刻精美,纹样考究。大门两侧共有两个拴马柱和上马石,拴马柱上有雕刻大猴背小猴,寓意辈辈封侯。在古代,门口有拴马柱的可都是大户人家,非富即贵。大门上有五个大字“吉”,寓意吉祥、吉利、吉瑞、吉庆、吉福。不仅寓意美好,排列也非常符合中国人所喜爱的对称美学。可见这户人家非常讲究。园内环境幽静,石雕、木雕、砖雕都非常的精美。这座大院是平遥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长、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虽然经历了四次更换主人,但是它的俊美秀丽仍然无法被掩藏。

百年大院重生

耿保国拍下这个大院,不仅借遍了亲戚朋友的钱,还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占地面积如此之大的院子,该如何修缮呢?亲戚朋友的钱都已经借遍了,而花钱的地方才刚刚开始。房屋的修缮可是个大工程,当初平遥县政府也是因为无法拿出资金修缮才不得以拍卖的。面对着这个难题,耿保国并没有气馁。

他们一家搬到了这座大院里,一边挣钱一边修缮。为了保持这座大院原有的风格,维护其建筑原有的灵魂,耿保国亲自前往村镇寻找明清时期的砖石木头,经过精心的雕刻后用于修缮大院。

为了恢复房子原貌,耿保国一有空就逛那些古建筑,仔细观察其他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的风格纹样,因为担心自己修缮会破坏建筑,甚至还请了有名的木工师傅住到自己家中修缮房屋,这一合作就是二十余年。他亲自选材、构图、设计,可见他的用心程度之深。耿保国的家人也被他这种精神所打动,两个儿子也加入到了大院的修缮工作中。

耿保国将自己和两个儿子所做的精美的漆器和工作室也都搬到了大院中,以求更方便地修缮大院。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耿保国也成为了平遥推光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同时凭借他高超的技艺获得了多个奖项,担任多个职位,还曾赴美国考察美术市场,为平遥推光漆技艺的推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如今,二十七年过去了,大院早已更名为了“浑漆斋大院”。主院中有一块牌匾,绘有“高山仰止”四字。这是耿保国用自己多年来钻研的技艺亲自题写的字。四个字用漆描了十几遍,遇水遇火都不褪色,这门工艺正是耿保国的最高绝活——烤木漆。

为了使这座大院重新焕发生机,耿保国先是用了十几年时间重建土木结构,后又用了十几年时间维修屋内家具,力求让这座大院的每一个细节都还原成明清时期的原貌。早些年平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旅游业开始发展,不少外地游客慕名来此。

政府曾建议耿保国可以将大院改造成宾馆,吸引游客,以此来贴补家用,耿保国认为,若是改成宾馆肯定会破坏建筑,并未采纳这个建议。后来还有影视剧组跟耿保国协商想要借用大院拍摄,但是一想到设备的安装又要破坏好不容易修好的大院,耿保国再次拒绝了。二十多年的坚持,早已改变了家人的看法,周围的质疑声嘲讽声也早都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夸赞与惊叹。

修缮好的院子焕然一新,但是又保留了建筑原有的特点。整座院子保留了原有的三进两院,几乎每一处都与之前一样,整体精美又大气。

弘扬漆器手艺

如今,浑漆斋大院的主院二层厅堂用于展示漆艺作品,耿保国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不仅修缮好了大院,还拥有了自己的艺术品展示馆。大院的礼堂则作为耿保国的工作室,平时他会在那里进行漆器的制作。这座房子现在的价值早就已经远超当初买下时的价格的数十倍,但是这其中的用心,耿保国对这座大院投注的心血是金钱所不能替代的。现在耿保国一家都居住在大院里,养花逗鸟,发扬传承传统工艺。

随着近年来国人文化自信增强,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发掘保护与传承发扬。并且,平遥推光漆髹饰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这项传统工艺,并且学习这项工艺,平遥古城便很受欢迎了。

漆器的种类繁多,制作工艺复杂。所谓的漆器就是用漆涂饰器物的工艺。中国古代所用漆,其实是漆树分泌的一种汁液,经过太阳暴晒脱水以后,即成为可作涂料的熟漆。同时,这些手工艺人还常在漆中加入桐油一类的干性植物油。作漆器时,用木、竹蔑、麻布等为胎骨,然后以漆涂在它的外表上,干燥后即可使用。也可以在漆中调色,以便于涂饰花纹,绘制图案。涂漆既可保护器物,使其经久耐用,又可使其美观。

中国制造漆器的历史悠久。最早的漆器制作工艺源于我国山西省平遥县。非常遗憾的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拥有太多精美繁复的技艺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与保护因而消失。在漆器的制作上,还有一个国家却很重视这项工艺,那就是日本。

日本的漆器制作工艺最早可以追溯到绳文时代,在日本发现最早的漆器是六百年前的朱漆栉。日本漆器以江户时代的出品最为精美。漆器的制作复杂且耗时,无法工业化,所以非常考验人们的耐心。作为漆器制作的发源地,我们没有很好的传承下去,而学习我们技艺的日本却非常重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遗憾和愤慨的事情呀。

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认识到漆器这项工艺,开始了解它的历史,捍卫我们自己的所有权,并且加入到学习漆器制作的行列当中去。这些手艺都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即使千难万难,我们也要迎难而上,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讲这些珍贵的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文艺创作,我们要沉得下心,耐得住性子。我们要认识到这不是工业化的生产,这是需要精益求精的创作。

结语

虽然浑漆斋大院外表上来看已经修缮的差不多了,但是耿保国表示,今后还会一点一点打磨细节,力求完美,这需要几代人坚守完成。他还说会要求子孙们好好保存这座大院,不可将其出售。他希望后世的子孙也能见到这座自己倾尽几十年心血的作品。

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守护。“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我们应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下来,弘扬向世界,不要等失去了以后再追悔莫及。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