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最近有多火?小学生都开始操心买车了。
前脚有孩子拒绝坐家里的敞篷跑车,非要等小米;后脚有特斯拉车主被小朋友质问“开外国车不爱国”,气得想换车。就连小孩哥都能在小米店里对产品如数家珍,还吐槽雷总“不会省钱”。这热度,连友商都坐不住了。
最近网友在小米工厂拍到一台代号“昆仑”的大块头SUV,车长超5米,方方正正的造型一看就是奔着家庭用户去的。
目测三排6座布局,二排腿部空间比SU7多出15厘米,放倒座椅能塞下露营装备。车顶激光雷达明晃晃挂着,高阶智驾算是稳了。
动力方面,增程器呼呼冒白烟,纯电续航200公里,综合续航直接破千。价格嘛,据说30万起,和理想L9、问界M9抢饭碗。
有意思的是,小米去年还信誓旦旦说“不搞增程”,如今却火速变卦。
内部文件泄露了真相:72%的SU7潜在买家因为续航焦虑放弃下单。理想用销量证明,中大型SUV用户只认“无焦虑”方案。
雷军倒也实在,直接放话YU9是“技术集大成者”,座椅皮质对标奔驰,底盘请前保时捷工程师调校,连车机都要联动米家生态——戴着手表靠近自动解锁,小爱同学控制全车,这波生态魔法传统车企真学不来。
产能方面,SU7上市初期因交付延迟被戏称为"北京欠车王",而YU9量产地武汉工厂仍在扩建中,2026年的上市节点更让用户陷入"等还是不等"的纠结。
理想汽车已启动L9中期改款,问界M9五座版虎视眈眈,新能源技术迭代周期缩短至18个月,等待的风险如同"2024年买燃油车"。
值得关注的是,小米正构建"纯电+增程"双线战略:北京工厂聚焦纯电车型,武汉基地依托东风技术储备主攻增程。这种布局既规避欧盟对纯电车的关税壁垒,又借增程红利开拓海外市场。
根据预测,若产能爬坡顺利,小米三年内或成30万级以上SUV市场的最大变量。
从SU7到YU9,小米汽车的野心早已超越"造一辆好车"。
只是,当2026年YU9真正上路时,消费者是否还记得雷军那句"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