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资本市场正在饱受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的“对等关税”所带来的影响,而任谁都能看出,在这份关税名单中,美国真正的用意是在打击中国。
对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早就定下了基调,那就是美国之所以发起贸易战,就是为了对中国的工业能力进行遏制。
贝森特表示,美国不允许中国制造更多产品,美国要夺回制造业大国的“宝座”。
从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布的“对等关税”清单来看,美国将对华加征54%的关税,这显然是冲着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而来,进而让制造业都回流到美国。
除此之外,美国宣布的“对等关税”还有何目的呢?“对等关税”究竟会给中国以及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首先,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所谓的“对等关税”本身就不合理。因为世贸组织规定了,不同国家应该根据所处的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承担不同的开放义务,整体要符合“对等互惠”的原则。
比如说,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时,需要在关税上有所优惠,只不过,在过去的关税体系中,由于是美国所主导,所以美国本身还是受益者。
但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枢纽,这给美国带来了“压力”,美国政府觉得自己在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上“吃了亏”,所以才提出了所谓的“对等关税”,想要薅全世界的羊毛。
具体到“对等关税”本身,简单来说,就是“镜像关税”,也就是说,两个贸易国之间的税率在计算汇率后处于相等,这看似合理,实则是在玩文字游戏。
因为不同国家的国情不一样,在跨国贸易中,不仅要考虑关税的税率,而且还要考虑到不同国家提供的补贴。
以美国与欧盟的汽车关税为例,特朗普表示,欧盟对进口汽车本身就征收10%的关税,除此之外,还有17%的增值税,按照美国的“对等原则”,那么美国就要对产自欧盟的汽车征收27%的关税,而此前美国征收的关税仅有2.5%。
乍看之下,美国实施“对等关税”似乎不无道理,但是,要知道美国虽然不像欧盟一样征收增值税,但是却在不同的州征收销售税,相当于也是变相征税。
而特朗普政府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推行“对等关税”,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增加美国政府的收入。
因为,许多龙头企业,迫于“对等关税”的压力,不得不将企业的生产环节转移到美国,这就给美国带来了税收和工作岗位,除此之外,还能够迫使其他国家开放市场,或者对美国做出让步。
实际上,在此前竞选期间,特朗普就不止一次提及了“对等关税”,特朗普认为,美国在此前的全球贸易规则下“吃了亏”,更认为发展中的国家抢走了美国人的工作岗位。
正因如此,美国政府才想要通过关税这个手段,使得其他国家接受美国“霸权主义”的贸易规则,这实际上是一种强权的表现。
要知道,过去多年里,世界贸易规则一直都由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来调整,现如今,美国单方面宣布实行“对等关税”,等同于想要自己制定游戏规则。
只不过,美国宣布“对等关税”,自己本国消费者也将受到影响,毕竟在过去数年里,美国的诸多制造商已经将工厂设在了全球各地,而且很多都是越南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现如今,美国政府单方面提高关税,导致本国的制造商的生产成本增加、利润下降,而且美国消费者也要面临更高的物价,而这无疑会加剧美国当前的通货膨胀。
毕竟,美国的贸易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在过去八年时间里,美国时不时抡起“关税”大棒,对本国贸易进行保护,目的正是要想让制造业回流,然而,真正的实施效果却甚微。
毕竟,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人工成本格外高昂,即便是提高关税,与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仍旧缺乏吸引力。
更何况,对于许多制造商来说,回美国建厂,要增加数十亿、甚至是上百亿美元的投入,而且产出比并不乐观。
以此次特朗普宣布的“对等关税”为例,目前只是共和党人在力推,而民主党早就出现了反对的声音。
要知道,特朗普的任期只剩下不到四年的时间,因为他不可能连任,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特朗普制定的政策,即便不朝令夕改,在四年后大概率也会被推翻。
更何况,特朗普向来是“说风就是雨”,从其以往的政策风向不难看出,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很有可能只是其用来威胁其他国家,准确来说,是威胁中国的一个手段。
众所周知,中国当前是世界贸易枢纽,更是制造业大国,特朗普此次向全球加征关税,目的是让其他国家跟着表态,一起站队来遏制中国的制造业出口。
对于这一点,已经是昭然若揭,对于当前的美国政府来说,似乎铁了心要和中国打贸易战,而且这一次,美国要拉上其他国家。
只不过,当前世界贸易规则,已经不仅仅是由美元说了算,人民币同样坚挺,尤其是随着近些年“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中国正在逐渐摆脱美国所主导的贸易体系。
除此之外,其他国家的反应也同样重要,尤其是欧洲,如果欧洲这一次被美国带偏,也跟着美国一起向中国打贸易战,那么短时间内,中方的出口业务必然受到严峻的挑战。
但无论如何,中方都不会向美国的贸易霸权主义低头,毕竟,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向强权低头,那么最终只会“倾家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