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西游记》,很多人都会想到电视剧中塑造出的那些深入人心的经典形象。
在剧版《西游记》中,孙悟空机智,沙和尚憨厚,猪八戒惫懒,所有角色都塑造得非常生动鲜活。
电视剧版《西游记》有很多个版本,其中,大概要以1986版为最经典。
这版《西游记》被循环往复地播放,即使过了很多年,人们还是可以在电视机上看到它。
每年暑假,各大电视台都会为它安排档期重播。
这也使得这一版的《西游记》成为了很多人的童年回忆。
但是,其实86版《西游记》是没有完全按照原著拍摄的。
它和原版《西游记》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出入。
很多人会想,《西游记》是文学名著,如果影视化,那一定要尊重原著,还原经典才可以。
但如果真的按照原著来拍,你也许一集都看不下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38a5986e6eb72cd47723bb6075c12308.jpg)
《西游记》是一部经典,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作为能够流传至今、经久不衰的一本“国民小说”,《西游记》的趣味性和文学价值是有目共睹的。
按理来说,剧版《西游记》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原著,还原经典,这是很容易想到的道理。
如今的人们受到法制健全的影响,很有原创意识。
对于原著,读者们都是非常尊重的。
很多有过抄袭行为的作者,都被眼尖的读者们发现,然后遭到坚决抵制。
而且如今的观众审美在线,看剧并非只图个乐呵,而是对剧有要求的。
比如现在的很多热播剧,都会因为魔改被骂,会因为和原著不符而被原著粉弃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47bb3d8f3b3420a535203b13619a5f26.jpg)
而且一旦被冠上不尊重原著,不尊重原作者的罪名,那么这种剧即使热度再高,也会遭到观众的抵制。
而且,不仅是编剧会遭到抵制,饰演角色的演员也将面临恶评如潮的局面。
普通的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尚且是这样,更何况拥有强大读者基础的经典《西游记》呢?
经典是自带流量的。
改编经典这件事势必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有了关注度,也就有了收视率。
而收视率就直观地体现了影视作品受欢迎的程度,可以用来评判作品的优劣。
关注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影视作品未来的收视率,关注度越高,预示着收视率也会越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b4a291802845b7685c3de8b95334b99a.jpg)
但同时,高关注度也会给影视化的创作者带来重重困难和压力。
因为一旦改编得不合理,就会被立刻扣上“亵渎经典”的罪名。
而《西游记》作为文学创作王冠上的宝珠,当然是不可以被轻易染指的。
改编《西游记》,并将其影视化需要深厚的文学功底。
否则被观众看出大纰漏,那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这样文学功底深厚的编剧和导演一般在业内都是声名在外的。
像86版《西游记》的编剧戴英禄,是国家一级编剧,还是中国戏剧家协会和中国戏剧文学的理事。
导演杨洁执导多年,创作出了很多经典的作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4d40729169fce69a62550363b9a2428e.jpg)
而且,她更是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导演,同时也是国家一级导演和制片人。
改编经典是创作者的机遇,不可否认,这二人在参与制作86版《西游记》后得到了更多的荣誉和认可。
但同时,对经典的改编也带来莫大的挑战,会遭遇人们的质疑,在拍摄过程中也会遇到种种艰难险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7706dbafc54c6f35f85ad134349d15ea.jpg)
那么,为什么即使改编《西游记》面临如此多的麻烦和挑战,剧版《西游记》仍然没有完全按照原著来拍呢?
其实如果不想留下骂名,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复刻原著,最大限度地还原原著的角色和场景。
而86版《西游记》没有这样做的原因有很多,这是剧组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
首先,《西游记》是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篇幅巨大,全书共六十余万字,章节多达一百回。
而剧组的经费和精力都有限,那个年代的拍摄技术也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所以想要完全复刻《西游记》原著是不可能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73d9f8d0156503d4bdf182cc9dbae3dd.jpg)
很多情节在小说中都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但把那样的剧情、特效、景观给拍摄出来,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将文字转化为人们真真切切能够看到的画面,要付出很多努力。
86《西游记》的设备简陋,经费只有六百万。
千万不要觉得这六百万很多。
要知道,86版《西游记》拍了整整六年。
这六百万,要用在剧组人员和演员们的吃穿住行上面,毕竟是拍戏,是工作,不给钱谁会愿意干呢?
演员的片酬其实并不高,其中片酬最高的,应该是饰演孙悟空的六小龄童。
但他的片酬也仅仅只是单集70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9fffddf9faf1cb7ed054cffb84ae0fd.jpg)
纵使有时代的差距在,但这也远远低于现在很多明星的天价片酬。
经费中更多的钱花在了取景和维护设备上,很多背景是不可以人工搭建的,一来耗费人力物力,二来真实度和观感也不足够惊艳。
杨洁导演为了力求真实,常常到实地考察,寻求最合适、最惊艳的背景。
取景要带着剧组成员和演员们跋山涉水,一大帮人的交通费是要花出去的。
另外道具和服装的制作也是大开销。
而设备维护也是必需的,86版《西游记》耗时六年,是精心打磨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设备的老化和故障也是不可避免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17a27b9e11787595c0f29493ac543538.jpg)
在电视剧中,我们看到过孙悟空进了老君的炼丹炉,看到过红孩儿喷火烧毁衣物的情形,也常常看到孙悟空大战各路妖怪的场景。
其中出现的道具的制作成本都不低。
而且,道具和服装在打斗中会被经常损坏,属于消耗品,这些钱也都是节省不了的。
所以,杨洁导演和剧组人员反复商量,最终选择只选取《西游记》原著中的一部分情节进行拍摄。
这些情节经过编剧的再次加工和简化,改编成了更加符合当时大众心理的形式。
最终被精心打磨出的86版《西游记》仅有25集,却成为了一代经典。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683fe667c5044e6f63f074b40e4f64e8.jpg)
另外一个没有按照《西游记》原著拍摄的主要原因来自其本身存在的问题。
很多人会想,《西游记》是个神魔小说,主打天马行空,其中的世界观本来就不能以常理来看待,会存在什么问题呢?
难道是因为其中出现的妖魔鬼怪和天宫地府太多太频繁,拍摄出来涉及宣扬封建迷信?
其实并不是因为这些原因。
妖魔鬼怪的出现在《西游记》原著中出现是完全合理的。
天宫地府乃至西方极乐世界,都是《西游记》原著中国神话权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借之来讽刺现实社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7776a6a5f69e1d5760a03851aac10de0.jpg)
而且,要知道《西游记》可是广电要求拍摄的,如果是题材有问题,广电又怎么会下场牵头组织拍摄呢?
当时日本抢先拍摄了一部《西游记》题材的影视作品,片子拍得很烂,但居然在国际上广受好评。
《西游记》是中国的文学名著,论了解还是中国人更加了解,所以广电决定制作一部中国人的《西游记》。
那没有按照《西游记》原著拍摄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西游记》原著到底有什么问题?
其实也没有人们想的那么复杂。
就是因为《西游记》原著中有太多限制级的描写和非常血腥暴力的片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1a81e03df89dec5b93f80449f9b0b24f.jpg)
这些片段拍出来真的不宜观赏。
很多读者读的都是经过简化和改编的《西游记》,并非《西游记》原著,所以也是避开了那些过于血腥暴力的情节。
剧版《西游记》中,猪八戒是个懒货,能力也平平,常常是依靠大师兄孙悟空来降妖除魔,平时就是能歇就歇。
《西游记》原著中,常有妖怪吃人的血腥描写。
你能把猪八戒和吃人联系到一起吗?
在电视剧中,没有猪八戒手段残忍的画面,最令人记忆深刻的情节就是他好色想娶高小姐。
然而原著中,猪八戒是动辄杀人吃人的魔头,不是剧版中的呆子,而是福陵山横行的山大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29d219fd8d2193a60ba2bdd6a26a9786.jpg)
除了猪八戒,孙悟空和沙和尚都是生吃活人的主儿。
剧中的孙悟空虽然顽劣,可是大事上不出错,也听唐僧教导不胡作非为,一路斩妖除魔,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
而在原著中,孙悟空曾经向唐僧坦白,在花果山为王的时候干过吃人的事。
他馋了就要化作女人去骗来男人,然后张开血盆大口吞掉被引诱的男人。
剧中的沙和尚,脖子上戴了一串大珠子穿成的项链,看起来憨厚无比。
但是在原著中,沙和尚的项链乃是九颗人头穿成的。
这九个人都是被他吃了的。
那他为什么把九颗人头串在一起做项链?这是什么变态的爱好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6276904a6b896dbcf61575a4925492a2.jpg)
不是,这是观音给他的指示。
观音教他“你且将那九颗头颅挂在脖上,等取经人来自有妙用。”
后来沙和尚正是用那九颗人头做的项链护着唐僧过的河。
本该普度众生的观音菩萨见了吃人的妖怪沙和尚竟然不去降服,看到那九颗恐怖人头竟然不道声妖孽?居然反倒叫他挂在脖子上等待唐僧,这是不是颠覆了你对《西游记》的认知?
诸如此类的片段是无法拍摄出来给观众看的,观众也接受不了这样的《西游记》
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游记》中的很多情节和设定都已经不再符合人们的主流价值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889e8587fb09f55ab88d6eb5bbff7424.jpg)
改编《西游记》,不是不尊重经典,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改成更加能够令人接受的形式,使其继续流传。
杨洁导演的《西游记》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86版《西游记》成为很多人的童年回忆。
人们眼中的师徒四人一心向善,降妖除魔,为民除害,功德无量。
他们一路西行路上所表现出的坚韧、勇敢、善良,都教会了观众们很多道理,影响了一代人的价值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134a7f2fc7601eec15d7c375b8f630f.jpg)
86版《西游记》是一代经典,改编得非常成功。
但是这并不是国内第一部《西游记》题材的作品。
2012年,在挪威的电影资料馆内,尘封多年的电影《盘丝洞》被人们发现。
《盘丝洞》正是中国第一部《西游记》题材的影视作品。
这部片子是在1927年由上海影戏公司出品的。
《盘丝洞》一经上映,反响就十分火爆。
那么这部片子的卖点在哪里?
是在于其色情的氛围和诡异的画面。
妖魔鬼怪的世界,本就没有礼义廉耻,本就是非常诡异的。
但导演杜宇是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他巧用光影,创造了一个唯美的盘丝洞。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adca5a1bd7f5643ffa0ae53c2dc8c0bc.jpg)
在那个年代,电影的技术并不发达,电影已经是稀罕物了。
导演又用模型和仅有的一些特效手段,吸引观众的眼球,给予了观众们绝无仅有的体验。
很多人说《盘丝洞》中的世界很接近《西游记》原著。
魔音绕耳,光怪陆离。
唐僧被妖艳的女蜘蛛精们掳进盘丝洞,她们衣不蔽体,眼神妖媚,使出浑身解数勾引唐僧。
后来,唐僧又险些被迫和盘丝洞的洞主成亲。
最终,是唐僧的徒弟们及时赶来,孙悟空用从观音菩萨那里得来的三昧真火击败众妖,火烧盘丝洞。
最终,唐僧被解救出去,师徒四人继续西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553d93674758ba1f6c93aeb1376c7c51.jpg)
同为西游题材,86版《西游记》和《盘丝洞》展现的妖魔世界存在巨大的差异。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盘丝洞》中所展现的妖魔世界是更加贴合《西游记》原著的,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而86版《西游记》对原著中太过黄暴的情节和画面作出了美化,对师徒四人和漫天神佛的形象都做出了调整,更加贴合当时的主流价值观。
两者都是成功的作品。
但是毫无疑问,86版《西游记》的影响更加深远。
导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给人们传递了更多的正能量,影响了一代人的价值观。
如果真要按照原著来拍,那将呈现出一个很血腥很暴力的西游世界,很多人可能连一集都看不下去。
原著,唐僧是个令人讨厌的人,而不是86版那么完美。
李世民当时要是咬一块唐僧肉,现在还是大唐盛世呢[呲牙笑]
看見六小扮的孫悟空,都想吐
就不要出来为改编剧洗地了。
改编不是乱编,更不是瞎编……
西描写各界的关系网,超强的艺术想象力 ,幽默的语言,这三点电视剧表现差点。
我只想看看少女之心和金瓶梅。
日本版的 孙悟空大战盘丝洞
按原著过不了审!西游记是批判统治者的[得瑟]
史上炒冷饭最多的一部剧,
没有杨导演就没有电视剧《西游记》,跟吴承恩、六小龄童还是其他什么人都没有任何关系。
说实话,四大名著只有红楼梦拍的还可以,其它三部只有历史价值
还是西游降魔篇更符合原著一点[点赞]
当年的西游记是按民间故事+戏剧+童话来拍的
让李少红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