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名干部不配现职被调整,不适宜不胜任就该腾出位置

爱看头条 2025-02-12 09:30:50

2月10日,《中国组织人事报》刊文披露,内蒙古聚焦解决不作为问题,完善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两年来全区各级党委(党组)对不适宜不胜任担任现职的322名干部进行组织调整。短短两年,多达322名干部因不适宜、不胜任担任现职而被调整,足见内蒙古落实中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有决心,动真格。结合此前《瞭望》新闻周刊报道,“‘下’的级别从副科到正厅不等”,更见治理力度着实不小。

人们常说,让有为者有位,让无为者失位,内蒙古322名干部被调整,集中在不适宜担任现职,不胜任担任现职。无论不适宜还是不胜任,都不能再待在现职的岗位上。应该说,不适宜、不胜任与躺平还是有区别的,前者是能力问题,后者是态度问题。不适宜、不胜任担任现职,不等于躺平。但是,既然不适宜、不胜任,那就该“让贤”,否则只会误事。

据《瞭望》新闻周刊此前报道,有些被调整的干部属于不担当,或担当意识不强。比如在内蒙古西部,一区长因担当精神不足,落实“五大任务”长期推进不力,被组织部门下行调整到一个小的市直部门。担当精神不足,就该被调整。这些干部被调整,传递出积极信号,也给人启示。当前,这种调整是否可推广到更多地方?根据中办印发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可知,具有政治能力不过硬,理想信念动摇,担当和斗争精神不强等情形,就被认定为“不适宜担任现职,应当及时予以调整”。

事实上,无论《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都对如何处理不愿担当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公职人员作出具体规定。不担当就得下去,干不好也得下去。内蒙古调整322名干部并公之于众,值得点赞。期待这种做法为更多地方所参照,结合自身情况,严格落实中央规定,并公布此类数据,接受公众监督,形成震慑效应。当然,要严明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纪律,既不能搞好人主义,也不能借机打击报复。

(红星新闻)

编辑:方艺霖 责编:高婷 审核:马兰 谭麟 监制:赵若一 总监制:李天翔

1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