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4日,由安徽艺术职业学院主办,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安徽省舞蹈家协会、怀远文化馆承办,国家艺术基金安徽花鼓灯传承与编创人才培养项目研讨会于淮河之滨的怀远长九中央酒店顺利举行。
本场论坛由安徽省文化馆原馆长、研究馆员 丁佩玲主持,发言人汇集了来自安徽省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新疆艺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安徽省歌舞剧院、安徽省文化馆、合肥百戏艺术剧院、南京艺术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安徽艺术职业学院、怀远文化馆、花鼓灯表演艺术家等50位学者及项目学员。由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教授、当代舞蹈艺术研究杂志主编张素琴担任评议嘉宾。
传承有道,多元路径夯实艺术根基
(一)扎根民间,汲取传承力量源泉
安徽省歌剧舞剧院原院长、艺术总监、国家一级演员 常海棠深刻指出,花鼓灯是淮河儿女情感的生动凝聚,恰似古老的民间史诗,承载着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它源自民间,与民众的情感紧密相连,更是百姓生活的艺术化表达。人才培养必须深深扎根于民间这片广袤而肥沃的土壤,学员们应如虔诚的文化探寻者,深入民间并与老艺人深度交流互动,用心去感悟每一个舞蹈动作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情感真谛。这不仅是对民间艺术传统的尊重与传承,更是为花鼓灯的创新发展寻根溯源,奠定坚实的情感与文化基础,使花鼓灯在时代的浪潮中源远流长。
立足本土,守护艺术本真之魂
安徽省文化馆原馆长、研究馆员 丁佩玲强调,传承应紧密立足本土,本土文化是艺术的生命之根,犹如大树之根基,决定着艺术的生长与发展。深入挖掘本土故事,将淮河人家的生活场景、传统习俗等元素融入花鼓灯表演,就如同在艺术的长河中引入清澈的源头活水,使花鼓灯在传承过程中保留其原汁原味的文化特色。这些本土元素是花鼓灯艺术的灵魂所在,它们承载着地域文化的独特印记,唤起观众内心深处对家乡、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共鸣,让花鼓灯成为连接民众与本土文化的情感纽带。
借鉴民俗,开拓创作灵感源泉
国家级花鼓灯传承人 张士根认为,编创工作应从日常生活的民俗画卷中汲取灵感,善于将民俗场景与丰富经验转化为艺术创作的素材。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例,从安徽四季的劳作场景、民俗活动中获取编创思路,这恰似古代文人墨客从生活百态中捕捉诗意。春天的田间劳作,是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章;夏天的抗洪救灾,展现出人民顽强不屈的精神力量;娶媳妇时的热闹场景,洋溢着生活的喜庆与希望。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元素经过艺术加工,转化为生动的舞蹈语言,使花鼓灯作品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与鲜明的地域特色,宛如一扇展示安徽地域文化的艺术之窗。
(四)因材施教,传承技艺精髓要义
国家级花鼓灯传承人 邓虹秉持因材施教的理念,此理念犹如孔子教育智慧的现代回响。根据学员不同的身体素质和天赋特点,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对于身体条件柔软、协调性好的学员,着重教授细腻优美的“兰花”动作,让她们如春日绽放的兰花,展现出女性的柔美与优雅;而力量足的学员则侧重于“鼓架子”部分训练,使其彰显出男性的刚健与雄浑。同时,带领学员积极参与民俗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刻领悟不同场合下花鼓灯的表演要求,如同古代学徒在实际操作中传承技艺精髓,确保花鼓灯技艺在传承中不失真、不失传,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五)创新教学,激发传承创新活力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高级讲师 褚昌亚积极倡导创新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场景。将课堂延伸至淮河岸边、传统村落,让学员在自然环境与民俗氛围中感受花鼓灯的独特魅力,这类似于古代文人在山水之间寻觅创作灵感。淮河之滨的自然风光、传统村落的古朴气息,都成为学员们学习的生动课堂。不仅传授舞蹈动作,更深入讲述背后的文化故事,如老一辈艺人的传承故事、经典剧目的创作背景等,激发学员对花鼓灯艺术的热爱与探索精神,培养全面且富有特色的传承与编创人才,为花鼓灯艺术的传承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六)构建体系,推动艺术转型发展
国家级花鼓灯传承人 娄楼从文化人类学的宏观视野出发,提出构建全方位传承体系。在政策层面加大扶持力度,将花鼓灯纳入区域文化发展核心框架,整合文化机构、艺术院校和民间社团资源,形成协同创新与传承合力,此乃借鉴现代文化管理理念之举。注重个体传承者培养,通过举办高规格培训活动和设立奖项,激发传承者的使命感与创新活力,推动花鼓灯从传统民间艺术向现代文化品牌转型。这一体系的构建犹如为花鼓灯艺术搭建起一座坚实的桥梁,使其能够跨越时代的鸿沟,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从地方文化瑰宝到民族文化名片的华丽转身。
(七)关注本土,保障创作持续发展
国家一级导演 赵新盟明确创作应以本土文化为核心,密切关注市场反馈。作品要深入挖掘安徽当地民俗风情、历史传说等元素,融入情节、人物和动作设计,这是遵循艺术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原则。他举例说,安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蕴含着无数感人至深的传说故事,如“孔雀东南飞”等,将这些元素巧妙融入花鼓灯创作中,能赋予作品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在不同平台演出,根据乡村和城市观众的反馈及时调整,注重创作可持续性,开发衍生作品,确保花鼓灯创作在时代的变迁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如同优秀艺术作品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进,适应不同时代、不同观众群体的审美需求,实现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八)强调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教授、当代舞蹈艺术研究杂志主编 张素琴强调,在花鼓灯的传承与编创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花鼓灯不仅仅是一种舞蹈形式,更是淮河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民俗、宗教等多方面的文化信息。例如,花鼓灯中的一些动作、道具、服饰等都有着特定的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编创人员应深入研究这些文化元素,将其巧妙地融入到作品中,使花鼓灯的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的同时,文化底蕴也更加深厚。这就如同在解读一部古老的文化典籍,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密码,只有解开这些密码,才能让花鼓灯成为真正传承淮河文化的鲜活教材,在中华传统乐舞文化的宝库中展现出独特的价值。
(九)倡导跨领域融合创新
新疆艺术学院原院长 王泳舸教授提出,为了推动花鼓灯艺术的创新发展,可以积极倡导跨领域融合。现代艺术领域中,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借鉴和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花鼓灯可以与音乐、戏剧、美术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出全新的艺术体验。比如,在音乐创作上,可以融入现代音乐元素,使花鼓灯的节奏更加富有变化和感染力;在舞台设计方面,可以借鉴戏剧和美术的表现手法,打造出更具视觉冲击力的舞台效果。通过这种跨领域的融合创新,花鼓灯能够吸引更多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观众,拓宽其受众群体,让这一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如同在传统乐舞文化的花园中引入了新的花卉品种,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色彩。
(十)重视传承人的艺术修养提升
安徽省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研究部主任 、研究馆员 胡迟教授着重指出,传承人在花鼓灯艺术传承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视传承人的艺术修养提升。传承人不仅要熟练掌握花鼓灯的技艺,更要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和创新能力。可以通过组织各类培训、学习交流活动,让传承人有机会接触到更广泛的艺术知识和文化视野。例如,学习中国传统美学、艺术史等知识,能够帮助传承人更好地理解花鼓灯艺术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参与国内外艺术交流活动,能够让他们借鉴其他地区民间艺术的优秀经验,从而为花鼓灯的传承创新提供新的思路。这就像为传统乐舞文化的传承者注入了新的活力源泉,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肩负起传承和发展花鼓灯艺术的重任。
探索数字化传承与传播路径
合肥百戏艺术剧院院长 庄新柳教授认为,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探索花鼓灯的数字化传承与传播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对花鼓灯的表演、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记录和保存,建立起数字化的艺术资源库。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将花鼓灯推广到更广泛的地域,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一艺术形式。例如,制作花鼓灯的数字动画、虚拟现实体验等,能够以更加生动、新颖的方式吸引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同时,数字化技术还可以为花鼓灯的编创提供新的工具和手段,如动作捕捉技术可以帮助编创人员更加精准地记录和分析舞蹈动作,从而创作出更具创意的作品。这就如同为传统乐舞文化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使其能够在现代社会中飞得更高、更远。
艺术交融,展演绽放传承创新璀璨光芒
研讨会尾声,舞蹈艺术家们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他们用灵动的舞姿、饱含深情的眼神,将花鼓灯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动作皆似在诉说先辈的故事,传递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热爱。这场表演不仅是艺术的展示,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生动体现。它犹如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让观众沉浸其中,深刻感受到花鼓灯传承与编创的丰硕成果,体会其传承创新的深远意义。艺术家们的精湛技艺与深情演绎,宛如点亮了一盏盏文化明灯,照亮了花鼓灯艺术传承创新的道路,使其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光芒,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耀眼明珠。这光芒将穿越时空,吸引更多人关注民间艺术,共同参与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伟大事业中,让民间艺术的火种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中永远闪耀。
此次研讨会为花鼓灯舞蹈传承与编创提供诸多宝贵思路,为花鼓灯艺术在新时代发展树立典范。在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安徽花鼓灯必将是传统文化瑰宝,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创新、熠熠生辉,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篇章,让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绽放耀眼光芒,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它将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如同一座灯塔,照亮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道路;如同一面旗帜,引领着更多的民间艺术在传承创新中走向繁荣昌盛,共同构建起中华民族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