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李云飞回应吉利杨学良,不局限价格战,用户受益才是王道!

来口数码盐 2024-06-10 20:44:59

现在的国产新能源车圈的热度是真的火 ,各种话题的热度已经超越了数码手机圈了。

其实现在的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市场现状有点类似之前的国产手机蓬勃发展的那几年,百家争鸣。国产手机品牌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洗礼,从几十个品牌相互PK,卷价格,卷性能,卷充电功率,卷影像,最终剩下了OPPO、vivo、小米、华为、荣耀五个一线品牌。根据24年第一季度的数据这五个品牌占据了国内78.9%市场份额,再加上中兴、联想、魅族、努比亚等国产厂商,国产手机品牌市场份额妥妥的超过80%。

这个数据和这次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比亚迪李云飞演讲时预测的国产品牌汽车市占率80%异曲同工,都很符合二八定律。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最新数据,24年4月份国产自主品牌的汽车市场占有率已经接近60%了,现在还有20%多的空间。

那么对于车企来说,怎么样的竞争才能做到,在原有的基础上去扩大市占率?

这一点完全可以借鉴当年的手机圈的发展趋势,除了卷价格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用户体验。比亚迪和吉利做为自主品牌的龙头车企都表达了这个意思。

吉利杨学良所谓的「技术、品质、品牌和服务质量等多个维度」,其实就是用户体验。这一点比亚迪李云飞说的更清楚明白「比亚迪以消费者为先,电池成本下降,车就能降价,并且在实际使用上,的的确确在为消费者解决问题,这才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李云飞还特别举例说明了比亚迪将传统12V铅酸启动电池更换为磷酸铁锂电池的案例,强调虽然成本增加了大几百,但比亚迪愿意这么做。因为这可以完美解决启动电池(俗称小电瓶)两三年就需要用户自行更换的痛点问题。

这才是真正的从消费者出发,从用户体验角度增强产品竞争力的最佳方向。

至于道德层面和价格战的竞争

道德层面和价格战的竞争,比亚迪李云飞也说的很清楚。当年电池原材料疯涨,各大厂商全部涨价。比亚迪也碍于成本压力,涨了两次价。但现在电池原材料暴跌,比亚迪自然也就把价格降下来了。

简而言之,就是成本涨了,售价涨,是合理的。但成本降了,还维持高价,那就是对消费者的不道德。

同时李云飞也呼吁同行们要量力而行,不要跟风降价,以自损一千,伤敌八百的不健康,不道德打法去抢占市场。而是要量力而行,遵循长期主义。以技术驱动,成本优化为前提,合理的压缩价格。

关于这一点,个人觉得虽然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但从比亚迪那边说出来就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毕竟比亚迪无论是三电全栈自研+自产的技术优势,还是年销售300W+辆的规模优势,都比同行的生产制造成本低很多。拥有绝对的自主定价权,这一点23年的时候,王传福也曾表示「比亚迪有定价权,但公司也希望平稳一点,不要搞得大家很难受,别人都没活路」。

确实,比亚迪如果想掀桌子,不做技术投入(23年财报显示比亚迪研发投入近400亿,研发人员数量超过10万人),将这个研发费减去,用来压缩终端售价。那其他自主品牌真的是要没饭吃了。

所以,我觉得比亚迪已经非常有职业道德了,不仅给同行们,特别是新势力车企留了不少空间,还为这么多车企提供比亚迪的电池、电控等方面的技术支持。

1 阅读:23
评论列表
  • 2024-06-13 15:55

    价格实惠消费者才买,比亚迪很好

  • 2024-06-13 16:36

    消费者受益这才是竞争的目的

  • 2024-06-13 18:45

    比亚迪不局限价格战,李云飞展现了前瞻思维。

来口数码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