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堂医药遭破产清算,此前发生4.6亿债券违约

小债看看 2025-02-13 04:28:18

同济堂医药的危机爆发于2021年。

01

破产清算

近日,同济堂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济堂医药”)公告称,1月22日武汉市蔡甸区法院裁定受理了申请人湖北中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对公司提出的破产清算申请。

裁定受理破产清算申请公告

公告显示,同济堂医药破产清算申请的受理将会对公司治理、日常管理、生产经营及偿债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随后,作为“18同济01”、“18同济02”两笔公司债的受托管理人,华创证券发布临时受托报告,提示债券偿付风险。

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

报告显示,同日法院也裁定受理申请人同济堂医药关联方湖北同济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济堂控股”)的破产清算申请。

华创证券称,截至裁定日,同济堂控股对同济堂医药资金占用余额高达10.4亿元。

其实,同济堂医药的危机爆发于2021年。

2021年4月25日,由于流动资金阶段性紧张,同济堂医药无法按期兑付“18同济01”和“18同济02”本息,构成违约。

此前2020年8月,同济堂医药已陷入银行借款逾期、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控股股东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大额关联方占款等负面旋涡,此后其信用等级连遭下调。

同济堂医药为已退市上市公司新疆同济堂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同济堂”)全资子公司,同济堂控股为新疆同济堂的控股股东。

2021年10月,新疆同济堂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公司时任董事长张美华,时任副董事长、总经理李青拟被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02

债务危机

据公开资料,新疆同济堂是一家以药品、器械为主要经营产品,以医疗机构、批发企业、零售药店为主要客户对象,并为客户提供信息、物流等各项增值服务的大型企业集团。

2016年,新疆同济堂借壳啤酒花上市,2022年6月退市。

同济堂医药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引进国外先进的药品零售连锁管理模式、结合国内实际而建立的现代化大型医药物流和零售连锁企业。

同济堂官网

从股权结构看,同济堂医药是新疆同济堂全资控股子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美华、李青夫妇。

同济堂医药为新疆同济堂的核心业务运营主体,其总资产、所有者权益、收入、净利润在同济堂的占比均超过95%。

股权结构图

2019年以来,同济堂医药更新代理渠道业务模式,按净额法确认收入,收入和净利润大幅下降。

2020年至2023年,同济堂医药分别亏损21.35亿、14.81亿、5.96亿以及4.16亿元。

2024年上半年,同济堂医药实现营收2289.48万元,同比下滑55.14%;实现归母净利润-6582.29万元,同比下滑12.22%。

归母净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大信事务所对同济堂医药及控股股东同济堂年报均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并对同济堂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此外,同济堂医药还丧失对部分子公司控制权,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财务数据真实性存疑。

截至2024年6月末,同济堂医药总资产为35.43亿元,总负债24.05亿元,净资产11.38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7.87%。

《小债看市》分析债务结构发现,同济堂医药主要以流动负债为主,占总债务的99.8%,债务结构非常不合理。

截至最新报告期,同济堂医药流动负债有24.01亿元,主要为短期借款,其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有8.38亿元。

相较于短债压力,同济堂医药的流动性趋于枯竭,其账上货币资金只有1426.77万元,与短债间存在巨大偿债缺口,公司存在巨大短期偿债压力。

在备用资金方面,截至2020年12月末同济堂医药银行授信总额为9.91亿元,未使用授信额度为3.26亿元,财务弹性情况一般。

银行授信情况

在负债方面,同济堂医药还有非流动负债399.93万元,主要为长期递延收益。

整体来看,同济堂医药刚性债务全部为短期有息负债,带息债务比为35%。

从融资渠道看,同济堂医药渠道较为单一,主要通过股权、股权质押以及银行等渠道融资。

现金流方面,同济堂医药筹资性现金流持续净流出,公司存在较大再融资压力。

筹资性现金流

在资产质量方面,同济堂医药其他应收款项规模十分庞大,截至2024年6月末该指标为11.49亿元,不仅对资金形成大量占用,还存在一定回收风险。

总得来看,同济堂医药连年亏损,对债务和利息的保障能力大大降低;流动性异常紧张,流动性危机最终导致发生债务危机。

03

激进杠杆扩张

1981年,张美华就读湖北工学院农机专修造专业,毕业后进入共青团沙市市委工作,次年22岁的他就担任了共青团沙市市委书记。

1991年,张美华远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求学,获宏观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回国,被调至团中央工作。

在团中央国际部工作时,张美华发现了一个重大商机——同国外相比,国内的医药流通比较传统,三级批发模式,流通基本上是地域化的,从体制到模式、管理,可改造的空间很大。

2001年,张美华毅然辞去团中央工作,下海创办湖北同济堂药房。随后同济堂以医药流通为载体,产业链条逐渐向医药产业园、医院等上下游延伸。

同济堂集团董事长张美华

2016年,同济堂通过重大资产重组的方式,作价61亿借壳啤酒花登陆A股市场。

在随后三年的业绩对赌期,同济堂均踩线完成业绩承诺,然而2019年业绩突然暴跌77%,让外界不免生疑。

借壳上市后,在“两票制”全面推进背景下,作为医药、医疗器械零售商、服务提供商,同济堂进行激进的产业并购拓展。

一方面,张美华夫妇通过高比例质押股权融资。同济堂控股直接持有同济堂33.14%的股份、通过一致行动人武汉卓健和新疆嘉酿合计持有43.38%的股份,三方股东所持公司股份质押比例分别为100%、24.46%和100%。

股权质押情况

由于诉讼纠纷,同济堂控股所持同济堂33.14%的股份全部被轮候冻结,济堂所持同济堂控股全部股权也被冻结。

另一方面,张美华夫妇还非法占用公司资金,同济堂控股及其关联方通过供应商及其他非关联方等方式占用同济堂医药资金10.47亿元。

然而,同济堂投资收购的地方性医疗机构,不仅投资收购周期较长,见效慢,而且随着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其资金链断裂。

发生流动性危机后,同济堂银行借款逾期、年报非标、股份被冻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等负面消息纷至沓来,最终爆发债务危机。

0 阅读:0

小债看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