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险招!叙利亚面对周围三国侵蚀,选择阻止俄军撤离以绝境求生

尘间故事梦相随 2025-03-16 13:02:07

叙利亚已经在HTS的掌控下变了两个月,外界对这个远离视线的国家关注度不高,因为没有特别引人注目的事件发生。实际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波折,HTS主导的叙利亚临时政府在大体上按照外界之前的预测在发展,只是他们后续提出的解决方案让人感到震惊——他们希望阻止俄罗斯从叙利亚撤军。

土耳其这次确实在叙利亚采取了实质性的行动。艾哈迈德·沙拉刚上任叙利亚临时总统,就匆忙前往沙特,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他向沙特寻求支持的表现。此前,沙特已派代表与叙利亚进行经济援助的谈判。外界对他的访谈内容并不知情,但仅过了两天,沙拉便前往土耳其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里面主要有三个关键条款:土耳其将在叙利亚建立两个军事基地(媒体称将可能部署多达50架F-16)、土耳其将负责训练叙利亚临时政府的军队和飞行员、双方共同打击库尔德武装。这样的协议可谓典型的“庇护协议”,叙利亚通过允许土耳其驻军,换取了安全保障与打击库尔德武装的承诺。

土耳其的未来充满了潜力,必然会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土耳其若真有野心,那也无可厚非。实际上,以色列在叙利亚南部的军事行动从未间断,同时受美国支持的反对派也始终盘踞在东部。外界早就猜测美国、以色列和土耳其会趁叙利亚内乱这一机会谋取利益。面对三方的压力,HTS难以承受,最终选择寻求第四方的支持——俄罗斯。叙利亚相信,俄罗斯不会与美国和以色列结盟,力图借助俄罗斯的力量来压制这三方,至少能够争取一些发展时间。最关键的是,叙利亚手中握有一张能吸引俄罗斯的牌,那就是俄罗斯在叙利亚的驻军力量。

以色列在叙利亚南部的动向引人关注。各方势力在这一地区交错,局势愈发复杂。以色列的军事行动频繁,目标明确,旨在削弱对手的实力,保护自身安全。不同的国家和组织在这里角逐,目的各异,产生的冲突时有发生。当地的居民生活在这样的紧张环境中,局势的变化让他们感到无奈和不安。各种消息交织,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判断。未来的走向仍旧扑朔迷离,各方都在密切关注。

俄罗斯 驻军自去年12月启动撤离,但多年积累的物资凭借几架运输机难以快速运走。今年1月下旬,俄罗斯的运输船队抵达叙利亚,准备前往塔尔图斯港装货,却被叙方屡屡阻拦。船只在港口外整整等待了一周,甚至岸上出现了焚烧物资的情况,才终于获准靠岸。2月9日,一支从赫梅米姆空军基地出发的俄军车队,运送设备到塔尔图斯港,再次被叙军拦截。叙方态度极为坚定,对于俄罗斯的各种活动毫不妥协,最终只能无奈返回基地。

叙利亚的一个拦截行动中,俄罗斯的车队被紧急拦下。这些车辆原本在执行任务,结果突遭阻碍,现场气氛紧张,车队成员面面相觑,无法确认接下来的方向。拦截的原因似乎与区域局势有关,各方都在关注这个情况的发展。车队是否能够顺利通行,依然悬而未决,大家的心中充满了疑虑。与土耳其签署合作协议后,叙利亚临时政府决定暂时留住俄罗斯人。即便未来无法长期依赖他们,至少在当前形势下,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个机会。实际上,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已于23日抵达土耳其,准备讨论叙利亚问题。叙利亚的这一决策似乎奏效,但最终结果仍不明确。对于叙利亚临时政府来说,尽管这种做法有些激进,但在以色列已经摧毁了原政府军的大部分先进装备,短时间内也难以组建强大军队的情况下,算是最好的选择。局势再糟也难以再差。

俄罗斯想要在叙利亚实现彻底撤军,难度可不小。情况复杂,利益交错,局势的不确定性让这个任务变得更加棘手。虽然上层有意向逐步减少驻军,但现有的势力博弈和地方冲突往往让这一计划受阻。当地的武装力量、以及外部势力的干扰,一直在考验俄罗斯的决策。不仅如此,地区安全局势的脆弱,使得全面撤退的时机愈加模糊。考虑到未来的地缘政治平衡,俄罗斯不仅需要顾虑自身的安全,还要面对外界的压力和影响。

自2011年叙利亚内乱以来,已过去近14年。这片拥有一定石油和农业资源的土地,原本有机会过上安宁的生活,如今却经历了长达14年的动荡。现在临时政府上任,但对未来的希望依然渺茫。这个小国在国际舞台上生存艰难,随时可能面临崩溃的局面,似乎已经成为永恒的现实。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