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在讨论彭博社8月底的报道:
“中国正在考虑进一步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允许规模高达38万亿人民币的存量房贷寻求转按揭,以降低居民债务负担、提振消费。”
这则消息听起来有鼻子有脸的,再加上最近几个月官方在房贷上面动作频频,确实引起了不少媒体和已有房贷的购房者遐想。
不过目前来看,“转按揭”还仅在讨论中,但是降低存量房利率的可能性反而比较大!
先看彭博社的原文:
“知情人士表示,根据相关方案,存量按揭客户可以与银行重新协商房贷利率,而不用等到1月(通常的利率调整时间);此外,他们也可以将现有按揭贷款直接转入其他银行并按照最新利率签订合同,这将成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首次允许这种被称为“转按揭”的操作。”
银行的“转按揭”指个人住房转按揭贷款,即个人住房贷款的借款人在还款期间,向原贷款银行要求延长贷款期限,或将抵押的个人住房出售或转让给第三人,从而申请办理个人住房贷款变更借款期限、变更借款人或变更抵押物的贷款。
即过去主要是针对产权人、借款期限、抵押物变更所作出的贷款调整。近期传闻提到的转按揭主要针对存量房贷利率的调整。
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最大的不同,在于“转入其他银行”。
而在这中间就会产生银行之间的“内卷”,开始比谁的利率更低。
虽然看起来好像都是降低利率没什么区别,力度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其实这个政策如果是真的,目的十分的清晰明确,就是为了提振消费。
至于救房产市场,那都是次要的。
简单的说,如果当时一个家庭以100万的首付,贷款200万,买了一套300万的房子。
家庭所需要偿还的债务,连本带利大致在约343万,合计花费了443万。
那么如果现在允许转按揭的话,家庭所减少的利息等于给背上房贷的每个家庭送钱了。
可以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释放出来消费活力和热情,也难怪各路媒体和购房人看到消息都热情转发分享。
不过在这里,还是要给大家浇一盆冷水。在没有官方明确的消息之前,最好不要过于乐观。
毕竟,钱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会凭空消失。
每个家庭所减少的利息,直观的看是由银行承担了,但最终还是会转移在消费上,也就是由整个市场来承担。
之所以说“转按揭”最好不要成真,是因为如果一旦开始,哪怕你没买房子,或没有房贷也要受到影响。
那可是38万亿规模,如果都允许转按揭……
物价都不敢想象,1个肉夹馍的价格只卖25块那都是想象力匮乏。
更有可能的方式方法,还是进一步的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不会换银行。
今年以来,央行已经两次下调5年期以上LPR合计35BP至3.85%,并取消了全国层面首套、二套房贷利率下限。
再加上一旦全面放开转按揭,银行之间也大概率出现利率价格战。
据上市银行2024年半年报,国有六大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合计减少了3254.71亿元。2023年一整年,合计减少才5568.57亿元。
半年减少的,赶上去年的8成了。本来今年房贷放出去的就少,现在还要砍利息,换谁来当行长都顶不住这一下。
谁能抢到更多的房贷,就意味着谁亏的更少。所以已经有银行人士表示没接到通知。
在今天招行交流会中,招行行长就表示,没有接到任何相关通知,政策还没有得到确认。
所以说,目前正在讨论“转按揭”这事儿可能是真的,有可能在特定条件、特定人群中,可以转按揭。
但目前更多的还是“八字没有一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