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卖箱到写字楼:一个骑手与他的“罗马”

武哥言科技君 2025-03-06 06:45:12

01我的“第一辆宝马”

18岁那年,我从陕北的山沟里揣着500块钱和半袋干馍到上海打工。第一份工作是送外卖,电动车是租的,一个月300块。同事王哥拍着我的肩膀笑:“这车就是你的‘宝马’,跑得快才能赚得多!”

那天,我送了32单,赚了96块钱。晚上蹲在出租屋啃冷馒头时,刷到朋友圈里高中同学晒的保时捷方向盘。上海外滩的霓虹灯从漏风的窗户缝里透进来,我突然明白:这世上有人生来在罗马,而我连地图都买不起。

02写字楼的玻璃墙

送外卖时,我常路过陆家嘴的金融大厦。玻璃幕墙亮得刺眼,里头的人西装革履,端着咖啡开会。一次超时被投诉,我低头道歉,抬头时瞥见客户桌上的名牌——“投资经理 陈昊”,和我同龄。

他签收外卖时,钢笔尖在账单上戳了个洞:“下次快点,我时间很贵。”

那天我攥着被揉皱的20块钱想:原来人和人的“贵”,真能论斤两算。

03贫瘠土壤里开不出赌徒的花

26岁,我攒钱报了个夜校学会计。同学里有个富二代小赵,开着保时捷来上课,笔记本扉页印着“风险越大,收益越高”。他劝我炒币:“你送外卖能送成巴菲特?赌一把,说不定明天就翻身!”

我摇头。

小时候爹妈种玉米,遇上天旱连种子钱都赔光,全家啃了三个月红薯。穷人的字典里,“赌”字是要蘸着血写的。

后来小赵杠杆炒币爆仓,欠了80万。他爹来教室摔了他一巴掌:“老子给你兜底,但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我捏着夜校的结业证书,心想:我没爹兜底,所以一步都不敢错。

04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28岁,我考下CPA,挤进一家小公司当出纳。办公室的刘姐总“提醒”我:“骑手改行做财务?别把报表当外卖单填啊!”

我笑着接过嘲讽,下班后缩在杂物间学Excel函数。三年后,我跳槽到陆家嘴一家券商,年薪30万。入职那天路过金融大厦,玻璃墙依旧亮得晃眼,但这次我刷工卡走了进去。

电梯里遇见陈昊,他正焦头烂额地打电话:“王总,那个并购案真的不能拖了……”我替他按了楼层键。他抬头愣住,突然尴尬一笑:“现在你的时间比我的贵了。”

05 我的儿子不必懂“饥饿换算”

去年儿子生日,我带他去吃人均500的法餐。他剩了半块牛排,我本能地训他:“你知道这要送多少单外卖才……”话没说完突然哽住。

妻子默默握住我的手。

晚上,我在日记里写:“爸爸曾经用一碗牛肉面换算过尊严,但你不必。你的罗马,我会一砖一瓦替你垫到脚下。”

【写在最后】

这城市像一台巨大的天平,有人出生就在金托盘上,有人连砝码都得现攒。

可谁说野草不能长成树?

我依旧记得18岁那个冬夜,电动车没电了,我推着它在浦东街头狂奔。风灌进领口,身后写字楼的灯光却越来越亮。

原来只要一直跑,萤火虫也能追上太阳。

0 阅读:4

武哥言科技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