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车企之间的竞争已然进入白热化阶段,淘汰赛已经开始。
为了更好的应对竞争,目前可见的有两条路径:
对外:车企与车企间形成了稳定的同盟关系,比如零跑Stellantis、小鹏大众。
对内:车企自己内部,也迎来了兼并整合,核心就在于整合资源、提升效率,增强对外作战能力。
比如我们今天的主角吉利。
故事要从《台州宣言》说起。
01《台州宣言》2024年9月20日,吉利控股集团正式发布《台州宣言》,总结下来五个点:
战略聚焦:专注汽车主业,推进 “四化” 转型,提升内燃机汽车竞争力,构建低碳交通科技优势,巩固乘用车地位,探索新能源商用车发展,打造新增长点。
战略整合:梳理业务板块,明确定位与目标,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内部资源整合融合,明晰品牌定位与股权关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战略协同:以汽车主业为核心,强化科技生态领域协同,加强品牌与业务单元互动,发挥乘用车优势赋能商用车,实现 “乘商” 并举。
战略稳健:稳健经营,强化企业治理,携手合作伙伴打造产业链优势,提高产能利用率、降低成本,提升员工福利,依法合规保障可持续发展。
战略人才:秉持人才理念,打造公平人才发展环境,探索产教协同体系,优化人才发展体系,吸引全球人才,促进人才发展。
最初大家可能不以为意,毕竟偏战略层面,但实际上,这意味着大吉利进入全新阶段。
吉利自己的整合兼并开始了。
02几何并入银河《台州宣言》公布后不到20天,吉利星愿上市发布会上,几何正式并入银河。
几何品牌诞生于2019年4月,彼时,它还是吉利在新能源探索的排头兵,定位为「高端纯电品牌」,致力于打造「全球用户纯电出行的首选品牌」,起调非常高,一时风光无两。
不过后续不管是产品还是销量层面,几何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即便在22年牵手华为鸿蒙系统,但是依然难掩败相。
23年3月,几何汽车更名为 「吉利几何」,此举也意味着几何重要性在降低。
23年2月,吉利银河作为吉利中高端新能源系列正式发布,此时银河、几何还是并列关系。
只是,银河成长速度明显要快很多。23年5月底银河L7上市,7月实现单月破万,23年销量8.3万台;24年总销量直接突破49.4万台。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宣布:吉利新能源将聚焦打造银河品牌,几何成为银河的智能精品小车系列。
一升一降。
从独当一面的排头兵到成为一个品牌的系列,这个落差确实很大,但没办法,成王败寇愿赌服输,车轮还要继续向前。
而这只是大吉利整合的第一步。
02极氪领克合并极氪领克合并,这是《台州宣言》往前走的又一步。
11月14日,吉利控股优化极氪、领克股权结构,极氪将持有领克51%股份,领克其余49%股份继续由吉利汽车旗下全资子公司持有。
新公司就叫极氪科技集团。
虽然两个品牌合在一起成为新集团,但是整合后,极氪科技集团下,领克品牌和极氪品牌面对用户、消费者这一端全部是完全独立,但在中台、后台方面来进行共享,比如说售后体系建设、渠道开发、一些公关资源,包括数字化、IT等。
整合后极氪品牌继续向上走向上拓展,领克品牌作为高端汽车品牌则要更进一步拓宽市场份额。
极氪和领克的整合可以说上是强强联合,2026年极氪科技集团要实现超越百万辆的目标。
03大吉利转型现在我们可以对大吉利品牌进行梳理。
在《台州宣言》战略指引下,吉利乘用车版块将形成吉利汽车集团和极氪科技集团,两大汽车业务主体的“两横”布局。
吉利汽车集团:整合吉利、吉利银河、雷达、翼真等,面向大众主流市场,加速新能源转型;
极氪科技集团:整合领克、极氪,组建全球领先的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
而且品牌各自定位也很明晰:
极氪定位为全球豪华科技品牌,以“豪华、极致、科技”品牌调性,覆盖高端豪华市场;
领克定位为全球新能源中高端品牌,以“潮流、运动、个性”品牌调性,覆盖中高端市场;
吉利银河和吉利中国星定位为主流品牌,以“实用、品质、安全”的品牌调性,覆盖主流市场。
而在技术层面,吉利乘用车版块将在整车机械架构、电子电气架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电驱系统、动力电池及超级电混七大领域技术共享。
整车机械架构:布局GEA全球新能源架构和SEA浩瀚架构;
电子电气架构:打造一套共享的电子电气架构EEA4.0,统一“大脑+区控”架构形态,针对车辆的整车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按品牌定位进行协同开发,实现功能服务智能化、网联化,算力资源一体化、敏捷化,软硬架构标准化、平台化,架构形态全面升级,大大提高研发效能;
智能驾驶:针对大众主流市场和高端豪华市场打造两套智驾方案;
智能座舱:最大化共享软硬件资源,实现智舱技术底座、底层软件的统一,在应用层根据用户体验打造FlymeAuto、ZEEKR AI OS两套座舱系统(2025年下半年发布FlymeAuto2.0);
(插句题外话,座舱上,不如统一用FlymeAuto系统,避免资源浪费,用户端体验也更一致)
动力电池:神盾电池和金砖电池两大品牌协同;
电驱系统:规划180和220两大电驱平台,实现60-600kW、1600-9000Nm的性能全覆盖等;
超级电混:雷神EM超级电混和极氪超级电混(后者将在上海国际车展期间发布)。
2024年,吉利乘用车全年实现217万辆销量,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约32%。其中新能源渗透率连续5个月突破50%,全年新能源总销量超88万辆,同比劲增92%。
在接下来这几年,大吉利定下了更广大的销量目标。
2025年要实现产销271万辆,较2024年总销量增长约25%,其中新能源销量要去到150万,也就是说,25年绝大部分销量增量都来自新能源。
吉利汽车集团目标200万辆,吉利银河挑战年销100万辆,同时持续挖掘海外市场全新增长点,力争2025年实现海外市场15.6%以上增长。
极氪科技集团目标71万辆,领克销量目标39万辆(24年销量285441辆),至于极氪则给自己立下「保证完成32.45万辆,挑战33.4万辆」的flag(24年销量222123辆)。
至2027年,吉利目标是整车销量超500万台,作为参考,比亚迪2024年销量是4272145台。
总之,对于大吉利来说,很显然已经过了「多生孩子好打架」的阶段,现在就是资源整合和聚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只为应对接下来几年的大决战。
从目前结果来看,整个梳理很成功,各个品牌的定位和任务都很明晰,接下来要做的其实就是稳步推进,推出更多优质产品,实现销量目标。
就像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开年致辞里说的那样:「穿越周期、韧性成长、稳健前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