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沪漂,了解广漂,熟悉北漂,那大家听过“老漂”吗?
“老漂”,顾名思义,就是老了还要在漂泊在外的人。这类人群,年龄大多都超过了60岁。而一大把年纪还要离开家乡的原因,无外乎两种,或照顾子女孙辈,或外出打工赚钱。如今,老漂族的数量,已经超过了2000万,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值还在以极快的速度往上攀升。老有所养,老无所依,在病态的数字之下,老漂族面临的困境,还不仅仅只是离乡背井的痛楚。儿女的不理解,社会的不包容,是老漂族漂泊在外,主要的困难。日益严重的老漂现象,也早就成为了社会常常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01
老范,年轻时是个厨师,在家乡颠了大半辈子的大勺,不仅在十里八乡盛名远扬,还用这幅好手艺,将孩子顺利养大成了人。老范和妻子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都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大儿子范志远娶了老婆,给老范生了个孙子,还在北方的一座大城市买了房,买了车。夫妻俩都有颇为体面的工作,但也有自己的烦恼。为了给孩子更好的学习环境,二人拼命工作,但每个月的工资,也不过才一万多,根本买不起学区房。为此,范志远的媳妇没少数落他。

老范的女儿呢,嫁到了南方,刚刚生了孩子,因为日渐沉重的养家压力,小夫妻俩的工作也很忙。为了减轻一对儿女的压力,老范和妻子商量了一下,决定帮帮他们。老范北上,帮儿子儿媳带孙子,给他们做饭做家务。老范的妻子呢,则乘车南下,给女儿女婿带孩子,做饭做家务。这本是一件好事,有了老人的帮衬,年轻人也能拿出更多精力工作、赚钱。可是,大城市的生活节奏似乎不太符合老年人的生活,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总是和老年人之间存在太多的隔阂。

在隔阂与隔阂之间,老范在儿子家,好心干了很多坏事。比如,儿媳妇思文为了赚钱,开辟了一个副业,就是做网络代购。但是老范并不清楚,一屋子的箱子是用来做什么的,所以在打扫卫生的时候,把价值不菲的商品全当成垃圾给扔了。再比如,一辈子生活在乡下的老范,淳朴憨厚,看见小偷在撬邻居家的门,还以为人家是来修门的。热心用自己的工具帮人家打开了门,结果被回家的邻居看到,将两个人都扭送到了警察局。最后,还是儿子儿媳帮他作证,才把他从警局领了回来。

当然,这些都是一些乌龙事件,不至于让一家人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老范与儿子儿媳的矛盾,主要还是在孙子身上。一次,老范遇到了一批和他同为“老漂族”的邻居,他们热情邀请他去江边游玩,正在带孙子的老范盛情难却,和他们一同去了。就在大家聊的热火朝天之时,老范发现,孙子不见了。极度的焦急之下,老范在冬季跳进了冰冷的江水中。但实际上,孙子只是去旁边上了个厕所而已。

经过这件事,思文和范志远爆发了很强烈的冲突,更是对公公“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示了十足的厌恶。尽管老范为此,也患上了重感冒。眼见自己引发了儿子儿媳的家庭矛盾,老范十分内疚,留下一张字条后,背起背包出了儿子家的门。

02
这是2019年,央视12频道拍摄的普法栏目剧《老漂族》。过于真实的剧情,让不少人对“老漂”这个群体产生了新的认知。当然,作为一部传播正能量的普法栏目剧,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剧情,自然不会只有这一点点,结局也绝不会如此潦草。《老漂族》的剧情,其实是有些喜剧成分在里面的。电视剧想用这种方式,将一个沉重的话题轻松化。

之后的剧情中,老范在那个城市,找了一个住家保姆的工作。而雇主,正是儿子范志远的顶头上司。彼时,儿子儿媳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升职加薪愁破了头,老范的存在,给他们带来了曙光。当然,中间有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误会,但最终,都被一一化解了。老范看到了儿媳妇的不容易,与她完成了和解。

儿子用自己的努力,成功升职加薪,即将走上人生巅峰。在老范回家后的除夕之夜,一桌子老人聚在一起,旁边坐着他们归家的儿女。老范神游之际,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外孙女,甚至连他当住家保姆时,认识的老友,都来了。最终,就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团圆结局。

可在现实生活中,也未必就没有这样的场景。关键是,这种场景,有,但多吗?目前我国的老漂族,主要有三个人群。第一种,是常年居住在乡下,为了儿女才随子进城的老人们。

他们往往在乡下有自己常年经营的事业,不缺钱,但也没多少钱。将儿女供养长大之后,这些孩子就像离家的蒲公英,被大城市更为肥沃的土地吸引而去,幸运的扎根在了其中。但是,城市生活不是那么好过的。尤其在结婚生子之后。现如今,即便是男女谈个恋爱,都有那么多的矛盾,更何况结了婚呢。城市的节奏是快的,消费是高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都是为了生活,而拼命奔波的打工人。

正如上面我们所说的范志远夫妻一样,结婚之前,要面临买房买车的问题,结婚之后,要应付生儿育女的压力。房贷、车贷、孩子的生活费,都是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小家庭,不管是人力、物力、财力都是稀缺的。老人怎么忍心看着自己养大的孩子,有如此沉重的压力而无动于衷呢?于是他们商量一下,去城市帮孩子养孩子,收拾家务,至少能为他们分担生活中一半的压力。可是,问题随之而来。

03
尽管这些年,国家发展的速度喜人,全国几乎所有的村庄都通了电通了网,但毕竟,科技冰冷的联通,贯通不了老一辈的思想。或者说,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让他们跟不上了脚步。网络订票、网上购物、电子支付、人工智能,在乡下还讲究“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发达的老人们,感觉陌生又无措。

而这种巨大的思想差异,也会导致老人和年轻人之间,存在不少的隔阂。比如,教育子女、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消费习惯等等。不久前,一个新闻引爆网络。一对夫妻带领全家人去吃烤鱼,明明按照人数点的分量,但是老人宁愿用外面买的馒头蘸菜汤,也要将菜留给孩子吃。

这让子女非常无奈。而这种隔阂,几乎是一辈子都无法消除的存在。还有,老人年岁渐长,求医问药成了日常,可尽管全国的医疗系统在不断升级,也无法解决一些老人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那么,如果是一直生活在城市的老人,在生活条件都没有太大差异的情况下,会怎么样呢?我们说的第二种情况,就是拥有城市户口,常年在大城市落脚,有退休金的老人们。

他们和城市一起成长起来,熟悉城市的生活,更熟悉现代科技的使用。但是,也会深陷“情感绑架”的纠葛中。这些老人大多数也是为了缓解儿女的压力,离开家乡,走进另一个城市。他们不缺钱,不和社会脱轨,但也有和儿女所在城市格格不入的地方。语言不通,饮食不同,生活方式难以转变,有时候不仅不会给儿女缓解压力,还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压力。

矛盾随之而来,老一辈和小一辈的恩怨情仇,网上从来不缺。还有一种“老漂族”非常特殊。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第三种,不去子女那里生活,也没有退休金的老人们。他们年轻时没有正式的工作,但是很勤劳,用自己的双手,养活了自己,也养活了子女。但是,他们在年老时,也不得不出外打工,赚钱养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

孩子结婚的彩礼、买房房车的首付、因为借款欠下的外债等等,都是促使这些人前往外地打工的理由。当然,这类人群,没有技术,没有知识,更多的,只是凭借自己的一把子力气,去工厂做活,去工地搬砖。曾经,就有新闻报道过这种情况。随便去一个工地找一找看一看,肉眼可见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皮肤黝黑,身形佝偻,但是手脚依旧有劲,干活非常利落。到了休息时间,他们用一顿简单的盒饭对付,有时候,甚至连一瓶水都不舍得买。

04
还记得,当时这个新闻出来之后,在网上引发了相当大的反响。大家主要的争议有两点。第一,是年轻人穿上了“孔乙己的长衫”,没人愿意干粗活,工业大国的未来哪里?另一个,就是对这些老人的讨论了。不少人表示,相较于那些拿着不菲退休金的同龄人,这些老人实在是太可怜了。

还有人说,为什么为了儿女辛苦了一辈子,年老还要为了儿女背井离乡?难道就任由儿女趴在你们的身上吸血吗?之所以有这个讨论,是因为记者在采访他们为什么一把年纪还要出来打工时,这些老人的回复无一不是:“为了儿女”。为了给儿子娶上媳妇,为了给孙子攒下学费,为了给孩子筹措生活费、医药费、买房买车的费用。还有老人哭诉,孩子只要我的财产,不要我的人。

这不禁让我们疑惑,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的老龄人口,如今已经达到了2.67亿,占人口的18.9%。而10年之后,这个数字能达到4亿。老人数量的极速增加,使得各类问题也层出不穷。在社会福利愈发完善的情况下,一些老人尽管年轻时没交五险一金,国家也会尽力保证其最基本的生活消费要求。当然,老龄化社会对一个国家而言,不是什么好事。

更别提现如今,相对老龄人口,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不想生孩子的情况越发严重,新生儿出生率已经达到了世界垫底的程度。面对这种情况,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比如,提高退休年纪,开放三胎,私生子女可以继承财产制这些被网友直接吐槽无数条的政策。尽管被吐槽,但大家都知道,这是很无奈的现实情况。社会的急速变化,催生了“老漂族”的出现。更何况,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如今在大城市四处飘泊的年轻人,未来也未必就不会成为老漂族。

“老漂族”这个概念,绝不是一时的热点,而是当今环境下,一定会出现的一类群体。他们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或许某个与你擦肩而过的老人,就是远离家乡,为了儿女,为了自己还在努力的“老漂族”。在二胎、三胎开放之后,老漂族越来越多,国家为了让这些老人更好的融入城市之中,为他们制定了相对完善的养老计划,十四五末,我国将建成5000个示范性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

当老人的生活方式和年轻处在同一水平线之上时,有些矛盾,有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当没有了矛盾,没有了纠纷,家庭也会更和谐。而和谐的家庭,会组成和谐的社会,正如那句歌词所唱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万家灯火,总要有一位老人,为你而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