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而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将会在中国空间站执行大约6个月,预计在明年4月左右返回。
当然,在返回前——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也要执行,不过,对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来说,这一次任务的挑战还是非常明显,看到了这一次任务,可能很多人就知道了,为什么航天员具有“航天英雄”的称号,真的是付出太多了,完全真的就是用生命去“拼”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76744b9848dc2a354c080e500a7856bd.png)
所以,不少网友多少,航天员才是大家应该追的明星,他们才是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贡献的人。
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一次航天员到底要做什么?
的确,这一次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具有特殊性的任务,并且也是我国空间站建设以来首次执行的任务,堪称史上最难,也是最为危险的任务之一了,就先来了解一下神舟十七号任务的问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5ac7cb986731f84c72886c9953132307.jpg)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依然是采取老带新的策略,主要包含了1名第二批航天员和2名第三批航天员,是空间站建造任务启动以来,平均年龄最小的航天员乘组。
而对于神舟十七号任务来说,也的确是有不一样的情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a9a5a8324324b44106dbc064254a2ec0.png)
除了常说的任务,进行——人员物资正常轮换补给、空间站组合体平台照料、乘组自身健康管理、在轨实(试)验、开展科普及公益活动以及异常情况处置等六大类工作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进行我国首次空间站舱外试验性维修作业。
这一项任务的确是有点不一样,是我国此前神舟载人飞船任务从未执行过的任务。
而且是首次进行,那必然在难度,挑战等问题上是不一样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8eab9f5eb085f5f79caaaa73f7948991.png)
按照我国航天中心指出,在空间碎片日益增多,长期运行航天器受到空间微小颗粒撞击的情况在所难免。前期检查发现,空间站太阳翼也多次受到空间微小颗粒的撞击,造成轻微的损伤。
当然,这是在设计考虑之中,空间站各项功能、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但从面向空间站长期运行、验证技术能力出发,此次任务将由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通过出舱活动进行舱外试验性维修,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aeaa86ce8ad82dcf9cca85bfef3d9e27.gif)
看到没?直接都说了这是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任务是非常困难,真的不简单。
所以,对航天员在进行维修过程之中,必然也是要求很高,不过,这里有网友提出这样的疑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449b7d08925f9c096ce94f03459c9e0f.png)
首先可以说明的是,太空垃圾的增强是事实,而且这些太空垃圾的运行速度是相当快,它们的运行速度接近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秒)。
一旦太空垃圾与航天器发生碰撞,轻则导致航天器表面磨损、功能失效,重则导致航天器的在轨解体,甚至对航天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21d974cb8c7d60b6499bac15ae1c2f82.png)
虽然我国这一次在太空垃圾的撞击之下,没有出现大问题,不影响整个航天器的运行。但是太空垃圾非常多,这是不可否认的。
根据太空垃圾的检测数据显示,大约有3.46万个太空碎片,同时,在轨道上可能还有1.3亿个碎片由于体积太小而无法准确探测或追踪。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ed0d3b309290c2f635e31cb7cbf8cb0e.gif)
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要想完全避开太空垃圾的影响,那完全是不太可能的。
但也不是说没有进行太空垃圾的防御,人类只是没有办法将其彻底清理掉,在已知的情况之下,人类主要采取两种模式进行。
第一、接触式的处理,如机械臂抓、网捕等方式来处理。第二、非接触式的,如激光推移、离子束推移等方式处理。但是,太多了,的确也没有办法全面清除。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1eaaa32a5872e764c33262278dec8f8c.png)
所以,避免航天器撞击太空垃圾,也是开展太空预警,采取避让的模式进行处理。而对于中国空间站来说,其实也有防御措施。
就如:此前西方卫星靠近中国空间站,中国空间站采取紧急避让措施,才减少了风险。
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能力,那肯定就有危机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9fea4ef8e467ae0ebc5059c11bbd943.png)
只是说,要想全面避免撞击,这个难度还是很大,很难做到,所以,出现撞击的情况还是有。
同样,不仅是中国空间站,国际空间站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你说可以全面避开撞击吗?这是不可能的,除非太空之中没有垃圾,但很显然不行,人类不断增强对太空的布局,那日益增多的太空垃圾也就成为趋势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894bfffa291c68c6e2ee3a644c66e94c.jpg)
所以,我国只能在出现问题之下,进行相关性的修复,达到空间站最为完美的状态。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史上最难任务,也是最危险的,真不简单没错,在空间站之外进行维修,那困难程度非常高,而且也是最为危险的,因为太空之中是“失重”的状态,并不是大家想得那么简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51b43f348eb564eeb52cc326fc6b7c7f.png)
如果了解空间站维修的人,都应该知道,国际空间站曾经出现这样的一幕。
那就是在2013年,国际航天员卢卡·帕米塔诺在进行一次出舱维修时,宇航服出现问题,导致头盔内进水严重,险些窒息身亡,这也成为了美国宇航局太空行走史上最为惊险的一次死里逃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5d1415e3f76b0b18d02cc0f203ddf214.png)
所以,太空外面非常危险,这与空间站内部完全不是一回事情。
同时,这也提醒了我国航天员在进行任务的时候,一定要全面检测,相互做到100%的完美配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f40fd632dd98d184f34bdfc252998965.jpg)
所以,这一次我国首次挑战舱位修复任务,是真的不简单,也期待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们,能够完美完成。
而且,这一次任务的完成,也将推动我国空间站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为未来进行更大化的任务可能性,提供技术支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576828ab517993025eb7aae628b2ba45.jpg)
因为中国空间站在未来会实施3舱升级为6舱计划,那遭遇这样的问题可能就会更多,空间站变大了,那么太空垃圾增加之后,接触面积增多了,也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
所以,希望通过这一次太空出舱维修,能够实现在维修方面的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