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个背包客,你习惯说走就走的旅行。你说你不想买房,你觉得房子会成为生活的桎梏,年轻人就应该多出去走走。
可在旁人看来,你其实是买不起房,并非不想买,如同你没有能力赚钱,而不是不喜欢赚钱。你只是在用一种漂亮的说辞来掩饰自己的无能。
当然你有养活自己的能力,可你的能力还不足以让你既可以轻易地买得起房,还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一个快乐的背包客。
这或许原本就是矛盾的吧,不可能轻易地同时在一个人身上发生,我以为,除非你有非凡的家世。
面对别人的怀疑与不理解,你虽然回答得有些闪躲,但是并无压力与负担,我看得出你的从容与淡定。
我知道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而不问你有没有这样那样的能力,是不是可以承担得起未来的家庭与婚姻,依靠什么来维持基本的生活。
你这次来,也许只是要找一个认同与理解你的人,她不在乎你能不能在大城市买得起房,能不能赚更多的钱,只是也喜欢和你一起穷游,有相似或相近的认识与爱好,志趣相投的一个人。
可这个人不一定会在这个相亲节目的舞台上出现,就像当时旁人都错会了你。虽说你竟然幸运地牵走了一个女孩,但是她明确表示只是对你的理解与支持,你们还是两个世界的人,她并不适合你。她只是在某些方面表达了对你的认同,可是她却不是你恋爱或婚姻的对象。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真实地表达了你自己,哪怕免不了会被误解,但总有人或多或少地看清楚了你的样子。
人与人之间,误解是经常性的,因为每个人都是按自我的思想与价值观来思考与认识,总带有个体的主观与片面性,尤其是你们原本的差异性就很大,思想交汇到一处的可能性极小,那就更无法避免。
如果我说我不喜欢,请不要理解为我不能。不能也许是事实,但不喜欢才是前提。不喜欢的情形下,你可能很难具备天然的那种能力,因而我也不会向那方面努力与发展。我有不喜欢的权利,也有不能的理由。
比如说学习这件事,很多人学不懂,同时也就不喜欢学习。抑或反过来说,因为不喜欢学习,所以学不懂。不具备课本学习的能力,但不是说就不聪明,其它方面学习的能力就没有。
我不会用不喜欢来掩饰自己的无能,也不会用不想要来装扮自己的得不到,更不会用不在乎来表达放不下。那既不真实,也太过造作。
2017.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