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志新
刘汝明,国民党陆军上将。早年投军冯玉祥部,由士兵晋升至师长,为冯部有名的“十三太保”之一。历任国民政府察哈尔省主席、六十八军军长、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第八兵团司令等职。1949 年败退台湾。
刘汝明,字子亮,1895年10月生于今河北省献县西抛庄一个贫困之家。刘汝明七八岁时,其父为家中生计所迫,抛下妻儿老小去闯关东,不幸病死在哈尔滨。其母裴氏带领四个孩子度日艰难,欲改嫁,在男方迎娶时,刘汝明的祖父刘玉焕领着四个孩子跪在轿前苦苦哀求,裴氏遂断了再嫁的念头,一心一意抚育儿女成人。从此,六口之家全靠祖父刘玉焕卖膏药、捕鸟来维持生活。
刘汝明幼年受业于本族刘连壁,诵读四书五经,13岁辍学到天津“聚丰当铺”学徒。当铺老板系刘的同乡鲁锡田,三年学成当了店员,后因店内丢钱受怀疑而被赶出店门。
1912年3月北洋新军营长冯玉祥在到景县招收新兵时刘汝明入伍,开始了军旅生涯。
当兵不久的刘汝明,因受潮湿长了满身疥疱、流脓淌水,腥臭不堪,被隔离在门洞内过夜,后为冯玉祥发现,问明原委,送往医院治疗。愈后,刘找冯玉祥磕头谢恩,与冯有了直接交往。因刘有文化,由哨长派当文案。刘不甘心情愿,苦苦要求当一名真刀实枪的列兵。冯玉祥闻之找其谈话后,派其当什长。
1913年8月,部队改称警卫军,刘汝明被冯玉祥提升为排长随部队到河南镇压白朗起义军。1914年9月部队改编成陆军第十六混成旅,刘任连长,随该旅移防汉中。
1915年12月,讨袁护国军兴,袁世凯的心腹陈宦在四川指名调冯入川与护国军作战,刘随军进川,第一次正式作战,他称此是“不光荣的作战”。
1916年初,刘升任本营营副(营长李鸣钟),3 月晋升陆军步兵少校,4月升中校。由于冯玉祥的说服工作,促成陈宦于5月20日宣布独立,通电讨袁。冯部改成护国军第五师,袁死后冯率部出川开到直隶廊坊驻防。
冯玉祥在川逼陈宦独立和改护国军第五师一事,引起段祺瑞的忌恨,于1917年4月1日,免去冯的旅长职,该旅第一团团长杨桂堂继其后任。冯的部属皆不愿其离去,扯住冯的衣服不让上车,素日寡言少语的刘汝明,痛哭失声,并把冯身上穿的马褂拽下来,撕成布条。分给送行的官兵作为纪念,此举使冯深受感动。同年6月末,刘汝明与本旅官兵反对杨桂棠拥护张勋复辟,刘和孙良诚被推为代表,赴天津请冯回十六旅领导讨逆。7月6日,冯回廊坊,通电誓师讨逆。刘明指挥两个连在铁路北侧攻进北京,配合其他讨逆军,将辫子军全部缴械。
护法战争开始,段祺瑞派冯玉祥的第十六旅南下援闽。出发前刘汝明调任旅部副官,兼管新成立的两个“手枪队”。同年 11月冯率部进驻浦口。段祺瑞为集中兵力攻湘,改令第六旅援湘,1918年2月,冯率部逆江而上,师至武穴驻扎不前,冯因两次通电主和受到段的惩处,经疏通准冯戴罪图功去常德任镇守使。时刘汝明入教导团学战策,兼学日文,学成后任第三团第一营营长,同年9月刘晋升上校。
1919年9月,刘任炮兵团团副(团长鹿钟麟)。同月,刘汝明请假去哈尔滨接运父亲遗骸回籍,冯不准假,他便学《三国演义》中关公“挂印封金”不辞而别。冯派人把他追回之后,集合全旅营以上军官,对刘大骂:“好啊!你当营长了,可以自由随便了,你请假我不准,你该再请,再请不准应该三请,怎么可以自己一跑,今天非打你四十军棍不可。”冯说着便叫人把刘汝明按倒在地,冯拿军棍要打。韩复榘上前说:“旅长别生气,叫我来打。”韩接过军棍照刘打下去,实际一棍未打在刘的身上,事后,冯玉祥觉得刘是一个有孝心的人,违犯军纪情有可原,从禁闭室把刘放出来与之共同进餐,宽慰一番,并送500元钱,准其去东北运其父灵柩。
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冯率部北返,先抵汉口,刘汝明带一营新兵乘船行进。时值盛夏,天气炎热,船仓里闷得像蒸笼一样,而冯为避免士兵骚扰百姓,命令新兵不准上岸。刘见新兵热得实在受不住,已有人中暑倒地,便叫士兵轮流上岸透透气,冯因刘私准新兵上岸休息,并顶撞了他,训斥其治军不严,说:“你的营长不用干了,搬到旅部来。”刘当上旅部副官长,直到冯部困驻信阳时,才恢复营长职。
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刘汝明所在团奉命增援郑州。他率一营向古城寨进攻,途经一个小村庄便在此构筑工事宿营,半夜发现奉军偷袭,立即鸣枪告警,组织力量打退奉军,并侦知古城寨防备不严,便率部奔袭了古城塞,夺回了友军丢失的阵地,受到冯的嘉奖。同年10月,十一师因冯任陆军检阅使而移防北京,刘汝明已升任团长。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在张作霖的巨款“援助”下,酝酿倒戈回师北京。直军出发时,刘汝明化装成便衣只身来到丰台车站,侦察情况,待兵车过完,便急电前方冯班师。10月23日夜,刘汝明、徐永昌及留京部队已控制北京,在各城门迎接冯部回北京。“北京政变”成功后,成立国民军,冯被推为总司令。同年冬,刘汝明升任警卫第一旅旅长,负责北京社会治安。
1925年7月,刘晋升陆军少将加中将衔。1926年春,张作霖进关攻击国民军,冯下野出国。4月,国民军由京津退到南口。国民军指挥权交由张之江。时刘汝明已任第十师师长,负责南口防守任务。
初时,对要不要据守南口,在全师旅长中发生了争执。多数人主张扼守地势险要的八达岭和居庸关。刘汝明力排众议,采纳了三十旅旅长王书箴坚守南口的意见。刘认为八达岭虽然险峻,但隘口多不便防守;南口虽无险可守,却是通往各隘口的咽喉要地,守住了南口就等于守住了各要隘。同时,南口又是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冲,兵力集中于此,对北京可形成攻击之势,直奉不敢轻易向察哈尔进攻。
经过反复勘察,刘命令部队在关公岭、南口车站、风凰墩南端三个高地构筑集团工事,形成前沿步兵环形火力控制线,指挥官兵一次次打退直奉联军的进攻。特别是5月28日,顶住直奉联军28万人的总攻击。因联军三个旅投降国民军联军退至昌平。
6月8日,刘汝明召开军事会议听取部下汇报时,刘从椅子上站起来,在屋内来回踱步,突然一发炮弹落在他的椅子上,幸好是一发哑弹。在座之人皆惊出一身冷汗,而刘却镇定自若,毫不慌张。
6月下旬,张之江派人到南口慰问刘汝明所部官兵。刘请代表转告张:“若敌人从正面进攻,第十师足以抗击;所虑者乃敌人从南口两翼向北进击。”
张之江、鹿钟麟根据刘所言立即调两个师布置在南口两翼,果然两师刚到指定位置,直奉联军分三路进攻南口,因有准备,给直奉联军以重创。
7月中旬,冯玉祥从苏联电告刘汝明,广东革命军已誓师北伐,定要坚守南口,以牵制吴佩孚的主力南下,配合革命军北伐。刘经过多次激战,伤亡过大,同时,奉军吴俊升部已占领多伦包抄过来,要切断国民军的退路,因此张之江于8月15日下了总退却令。
几个月的苦战下来,刘汝明师撤到包头时,已不足6000人。刘在西撤途中,韩复榘劝其投靠阎锡山。刘说:我虽然打了败仗,但不能变节,这是军人的品格,当即拒绝了韩的劝告。到包头时,石友三又劝他说:“从包头退到宁夏,一千多里全是沙漠,没有水喝,是死路一条。”刘见话不投机,只好分道扬镳。
1926年9月15日,冯玉祥由苏联回国到五原,刘汝明已恭候这里。刘向冯报告所部只剩下5000多人,冯连说:“不少、不少,比咱十六混成旅还多呢。”
后来,冯玉祥评论南口防御战时说:“刘汝明果敢坚毅,为一杰出将才。”
9月17日,冯玉祥在五原督师北伐,宣布就任国民联军总司令,率领全军宣誓加入国民党,刘汝明也成为国民党员。刘参加五原誓师,所部第十师又增编了一个独立旅,即日率所部援陕,策应北伐战争。
此时,直系军阀刘镇华的镇嵩军,围困驻守西安的国民军杨虎城部已8个多月。刘汝明抵西安时,正逢敌军攻城。他按解围总指挥孙良诚的意图,派一个旅向敌侧后的大、小雁塔迂回,一个旅攻击驻守东十里铺的敌军司令部,两个旅直逼西安城下,协同友军打跨镇嵩军,解了西安之围。西安军民请书法大家宋伯鲁先生写“再造三秦”四个大字为刘汝明竖碑纪念,被刘辞谢。北伐成功,刘汝明的奖状上写有“挺身挡南口之险,走马解西安之围”的赞语。
1927年1月,刘汝明升任国民联军第二军军长,指挥第八师、第十师,直隶总司令部。5月,冯玉祥出潼关,刘汝明留守陕西,与地方军阀作战。在攻打同州时,因敌城防工事坚固,月余未克受到“革职留用”、“戴罪立功”的处分。后来,他终有良策,以坑道爆破法一举拿下该城,全歼守敌。
同年9月,蒋、冯联军与直鲁联军展开激战,刘汝明奉命率军出关增援。冯玉祥的西北军在河南兰封受到直鲁联军反击时,情况紧急。刘奉命向侧后迂回一举击溃直鲁联军,扭转了危局。
12月16日,刘率部进入徐州。
1928年3月,刘汝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10月,部队缩编,刘汝明任第二集团军暂编第十师师长;同月,部队改称陆军第二十九师,刘仍任师长;11月,调任陆军第二十六师师长,旋免军职,随冯玉祥入南京,任国民政府参事。
1929年2月,刘汝明任中央编遣区办事处委员(主任委员何应钦)。同年夏,随冯玉祥出南京,任第二集团军特务师师长。不久,孙良诚放弃山东,撤到河南,冯又令其放弃河南、向洛阳以西撤退,总部撤到陕西华阴口,刘汝明师驻潼关。这时韩复榘、石友三率部投蒋。原属刘汝明二十九师的五六千人纷纷归来,刘均予收容,接着便发表了第十军番号,刘任军长,兼任第五路军总指挥,屏障陕南,相机攻战襄樊、老河口。后冯玉祥应阎锡山之邀入晋,争取与阎合作,结果被软禁在建安村。其间刘汝明奉宋哲元之命入晋,实地了解冯的情况。
1930年4月,中原大战爆发,刘汝明第五路军三个军镇守陕西。8月末,冯玉祥在陇海线的进攻中受挫,刘汝明受命率部出陕投入主战场作战。当时,刘的兵力仅有第十军的几千人。刘以为陕甘空虚,万一有失,西北军就失去了依托,况几千人投入主战场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故力主留陕。奈冯玉祥执意不允,只好率部入豫西,结果在鲁山地区被蒋军包围,蒋介石不时派飞机投下晓附逆将士电文,让冯部将领“审势识时,速决大计”。
刘明的老相识刘经扶也派人送信,劝他暂时投蒋,并保证担任原职刘不为所动。他说,我投军18年,自己从小卒到总指挥,是冯先生一手提拔的。恩重如山。不应在困难时给他雪上加霜。这时背冯投蒋,不仁不义。我决心把队伍带出去。
战到10月,在战争失利的形势下,冯的部下纷纷投蒋,刘的部下也劝其趋势附蒋。他却坚定地说:“别人投不投,我们不要管,只要你我不投就行了。继续率部突围。刘钻隙撤到禹县时,前有黄河天险,后有三面追兵,几陷绝境。邵力子亦来劝降,刘仍表示,“宁做断头将军,不做投降将军”。北渡黄河后,得知冯玉祥已通电下野,方投靠阎锡山,后归张学良收编,任二十九军副军长。到1933年初,二十九军增暂编第二师,刘兼任师长。
1933年春,长城抗战爆发前,刘汝明率第二师移防喜峰口及罗文峪,增援东北军抗击日寇。长城抗战爆发后,3月16日,日军两个联队在伪军的配合下,妄图一举攻占罗文峪,刘汝明全师严阵以待,激战三昼夜打退日军的进攻。王长海团的大刀队,奋勇杀敌,斩获甚众,使敌丧胆。扬威罗文峪,当时的报界评论:二十九军在喜峰口、罗文峪的胜利,是长城抗战的唯一胜利”“大刀队的威名几乎把现代精良武器都掩盖了”。
罗文峪战斗后,刘汝明的第二师改称第一四三师,刘仍任师长,撤至涿鹿、下花园地区驻防。
1934年7月,刘汝明奉命上庐山军官训练团受训。同年12月20日,刘汝明和第二十九军其他将领一道,由宋哲元领衔,致电蒋介石请缨抗战。1935年4月,国民政府晋升刘汝明为少将。6月,《何梅协定》签订后,二十九军移防平津。
1936年4月,刘汝明晋升陆军中将。6月,刘兼任察哈尔省主席,7月,刘又兼任察哈尔省保安司令。刘汝明自接任以后,即与日本驻张北县的特务机关长田中久达成了互不侵犯的默契,准许日本人到张家口“经商”。日本以通商为名,派遣大批特务、汉奸进入张家口市暗中活动,为进一步入侵张家口做好准备。
日本特务、浪人、汉奸,有恃无恐的往中国军队内部渗透,刺探军事情报。他们在张家口公开出售毒品,私开当铺、设立赌场等一系列非法活动,均无人干涉。更有甚者,日本浪人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刺杀中国军官团长胡锡侯。胡是日本人恨之入骨的在热、辽边界上的抗日名将。尽管则杀未遂,作为察哈尔省主席的刘汝明表示无动于衷。所以,维持治安的稽查处大刀队长,在现场慨叹地说:“即便将凶手抓送,送到上边还是要放的,以后多加防范吧!”
西安事变时,张学良将军为了扩大抗日力量,派原东北军骑兵第一师师长张诚德赴察哈尔省召集旧部组织力量。张携带张将军致刘汝明的亲笔信,请他予以协助,刘则阳奉阴违,当面表示很好,等到下面接触实际,请求供应给养、住所时,统统都被拒绝,连人员来往也受到限制。张再找刘申述,刘拒而不见,且下令将其逐出境外。与此相反,刘汝明对日伪派来张家口的人员,则设几处接待站专门接待。
刘汝明主政察省时,为聚敛财货,无本取利,在察省成立了一个商业银行,发行流通券纸币。此行成立经财政部批准,当时报纸对商业银行的的宗旨大肆宣传什么富国利民,颇为动听,因此有更大的欺骗性,一时营业异常兴盛。七七事变爆发以后的三天内,每日成千上万的存户手持商业票到银行挤兑现金,开始两天还勉强支付,第三天就挂出了“暂停业务停止兑换”的牌子,存户成群结队拥到银行前砸门打窗户,骂刘汝明是坑害老百姓的骗子手。刘汝明连发给其部下的军饷,也是商业银行发行的纸币,土兵对刘汝明也是骂不绝口。
刘汝明还开有一个聚义银号。每当刘汝明领到军政公费时即存入聚义银号,办法是提前领、晚发放,充分运用时间差,搞投机倒把业务。月月如此,年年如此。这种无本取利的方式,害苦了察哈尔省的公职人员和士兵。
1937年卢沟桥抗日的枪声已经打响了,张家口还没有一点备战的准备。当日本侨民撤走之后,刘汝明才意识到:日本人不会因与自己的默契而不进攻张家口,这才开始调动军队,摆出了应战的架式。
7月17日刘汝明由张家口赴北平见宋,宋有事未及会见。刘建议将察省交与友军,将二十九军全部集结北平待命。但多日未见宋批示。
7月21日午后3时,刘正与宋哲元谈话、忽得消息:日军千余人由古北口向南口与北平间急进,似有截断平绥路的企图。宋当即令刘返张家口准备迎战并指示刘:战事一旦发生,联系中断,不得已时可向蔚县撤退,然后沿平汉线转进。刘于当日5时乘车返防,日军闻讯赶到沙河站,拆除铁轨500米、企图阻止刘返回张家口,但刘所乘车已开出10分钟、日未得逞。
同年8月,刘汝明任第七集团军副总司令。为保存实力,刘积极贯彻蒋介石以谈判扭转时局的方针。同年8月24日,日军大举进攻张家口,刘汝明率部抵抗,旅长马玉田、团长刘山田阵亡,旅长李金田、团长刘居信、李凤科负重伤,营以下军官伤亡230 人,士兵5100 多人,使部队受到严重损失,残部从宣化方向撤到石家庄,张家口失守,日军指挥官本多大佐被击毙。
后来察省的吕咸、张砺生、童效贤等人曾联名向南京政府控告,要求惩办刘汝明,当然南京政府不会有下文。当年《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报道了国民党军队丢失张家口的经过,刘汝明对此大为恼火,耿耿于怀。同年9月,第二十九军扩编为第一集团军,刘师改编为六十八军旋任军长。从1937年末到1938年初,刘派出一部分队伍到道口、滑县、内黄、清丰、大名一带游击敌人,斩获甚众。
1938年3月,台儿庄会战时,刘汝明驻防荷泽,不久开赴徐州归李宗仁指挥。徐州会战中,他率部在萧县、蒙城地区布防,抗击由蚌埠北进之敌,曾击毙日军旅团长一人。5月中旬,萧县失守,徐州被围,刘汝明率部撤到皖西、鄂东地区。
1939年1月,国民政府免去刘汝明察哈尔省政府委员兼主席职。同年春,日军集中重炮200余门,战车百余辆,军队10余万向桐柏、大别山区进攻。刘汝明指挥六十八军坚守随县、枣阳,抗击了日军20多次的进攻,最后阵地丢失,转移到应山继续防御,5月,刘汝明升任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六十八军军长。
同年10月27日,日军大举进攻应山。刘部第一四三师一部坚守城垣,另一部向日军实施反击,激战两夜该师伤亡殆尽,突围生还者仅700余人。
1940年初,刘汝明率六十八军,由唐河进驻平汉路的确山,对信阳日军作战。刘部兵员、武器损失严重,又得不到补充。刘将一四三师留确山,主力转到泌阳整训。刘训练了一些袭击分队,采取伏击、袭击等手段消灭日军零星人员。有时也组织规模较大的袭扰,歼敌数量少则几人,多则数百。
1941年3月,何应钦到洛阳,刘向其报告工作,并请假到重庆省亲,8月去重庆受到蒋介石召见。他数次向蒋介石报称有新四军士兵“混入”其部进行统战活动。根据刘的报告,国民党军委会曾有令各战区:根据六十八军刘汝明军长报告,今后要严防(共党)混入我军工作,并秘密查捕之。”刘汝明追随蒋介石之后,坚持反共、防共、限共政策。刘提出所谓“两面作战”方针,要求部队既对日军作战,又要对共产党作战。
1943年3月,刘汝明升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翌年8月,进陆军大学将官第一期受训,晋升陆军上将。未及毕业,蒋令其提前返防。
1945年春,日军进攻南阳,不久南阳陷敌手,刘只好向第五战区靠拢。同年夏,刘汝明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候补监察委员。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他在许昌接受了侵华日军第十二军团独立旅团原田少将的投降。此时,刘已升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12月,任郑州绥靖公署副主任。
1946年二三月间,刘部由许昌移驻开封。这时刘的第二集团军驻地改为第四绥靖区。绥靖区军政大权集于刘一身。其目的,就是要“实行总体战”,集中主力对人民解放军围攻作战。同年8月,刘在陇海路沿线的作战中,遭到晋冀鲁像解放军的重创,刘汝明部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中,被歼灭10余个团,1个整旅。
蒋介石向解放区全面进攻破产后,从1947年3月开始,集中兵力重点进攻山东和陕甘宁解放区,布置了一条黄河防线。刘汝明派出两个师守备东河至开封段沿河阵地。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一举突破了刘汝明的防线。刘汝明自知不是刘、邓大军的对手,急令部队分别后撤,龟缩到郓城、荷泽两城固守待援。7月10日,解放军攻陷郓城,全歼刘汝明五十五师师部及两个旅,仅师长曹福林只身逃回。10月,华东人民解放军进军豫皖苏,又歼灭了刘汝明一个团。
1948年10月,蒋介石实行战略收缩,第四绥靖区部队奉命由陇海路撤到蚌埠,改编为第八兵团。在淮海战役中,刘汝明与李延年兵团,奉命驰援,以解被困在碾庄和双堆集的黄百韬、黄维兵团之围,重新打通津浦线。刘汝明受命后,行动迟缓,畏缩不前,碰上解放军阻击时,不顾蒋介石的严令和“剿总”司令刘峙的亲自督阵,立刻掉头逃跑,一下子跑到淮河以南。
每当刘汝明所部被歼减员时他便拉夫补充或要求蒋介石保留其番号,以保存实力。刘汝明打的“滑头仗”,蒋介石已有察觉,遂命李以劻中将为国防部代表带蒋亲笔信,前去督阵。刘汝明读信后说:“我当尽人力,以听天命。”但仗打起来,仍然我行我素,李延年评论说:“刘汝明保存实力,不听调动,而九十六军又不听刘的指挥,大敌当前,胜不相庆,败不相救,焉有不败之理。”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夕,通过各种渠道,做刘汝明的转化工作,争取刘汝明起义。然而,刘汝明全然不顾民族利益,坚持追随蒋介石,一直走到底。冯玉祥的夫人李德全曾在电台上直呼其名,要他弃蒋站在人民一边,刘不予理睬。以刘和冯的关系,她这样呼叫,对刘不怀疑的人也要起疑心了。
就在这时,李德全的弟弟李连海,悄然来到蚌埠,要与刘晤面一谈。刘汝明判断李连海此来,必有所为,竟拒而不见,送300元做路费撵走了事。
西北军将领孙良诚在淮海战役中被俘,这时也出面做他的工作,刘非但不听老朋友的忠告,反而出卖了孙良诚,致使孙被捕,陪孙去的两名解放军干部也惨遭杀害。
渡江战役前后,其部下劝刘汝明和共产党保持一定联系,以为退身之阶。刘却说国民党打共产党不行,打我们还是有余的”,回绝了部下的忠告。
1949年初,刘汝明担任京沪杭警备副司令兼第八兵团司令,辖三个军,防守铜陵至九江段的长江任务。此时,刘汝明常常派出小股部队袭扰江北,破坏人民解放渡江准备工作。
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突破长江天险。刘汝明不待上级命令,立即率部南撤。这时共产党的地下工作人员再次争取刘汝明战场起义,刘仍然执迷不悟,越走越远。
当刘汝明所部撤至浙赣线时大部被人民解放军歼灭,刘仅率残部南逃。途中接国民党东南长官公署主任朱绍良电,令其所部停止南撤,在闽北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刘拒绝执行,朱无奈,送去银元犒劳刘部,并命其到福州加强防御。但刘收银之后又继续南逃,直逃到龙岩、漳州地区,被朱绍良拦住。
刘汝明到漳州后,再次飞赴台湾,向蒋介石表忠心,被蒋委为闽粤边区“剿共”总司令,重新指挥九十六军残部。蒋介石还亲飞厦门视察防御阵地。
1949年9月,漳州、厦门被解放。刘汝明的兵团部及其所属部队全部被歼灭。刘汝明与其弟刘汝珍仅带少数人去了台湾。不久刘汝明离开军界,在台湾当了寓公。刘汝明70岁时,台湾出版了《刘汝明回忆录》,记述了刘汝明40年的军旅生涯。1975年4月28日,刘汝明因病死于台湾,享年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