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脑瘫少年高考262分,被兰州大学特招旁听,后来怎样了?

崔严谈娱乐 2025-04-23 03:31:18

2011年高考结束后,仅考了262分的兰州学子谢炎廷,竟然被兰州大学特招入校成了旁听生。

消息一经报道,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兰州大学在国内的高校中,也是数得着的“双一流”大学,入校的门槛不可谓不高,怎么会招收这样一个学子呢?

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谢炎廷是个脑瘫少年,之前没有进过一天学校。

他是靠着不懈地坚持和顽强的毅力,在家里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业,最后是以社会青年的身份参加了高考。

由于手部畸形,他写不了字,只勉强做完了考卷上的选择题。

但令人惊讶的是,理科选择题的总分280分,他只丢掉了12分,数学选择题更是拿了满分。

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当年特招入校旁听的谢炎廷后来怎么样了呢?

谢炎廷是甘肃兰州人,出生于1992年9月。

他是早产儿,离预产期还有五十多天,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刚出生的时候才五斤多一点。

尽管父母都很担心,但是听到儿子那嘹亮的哭声,悬着的心总算是放进了肚子里。

可是经验丰富的医生,面对这样的情况却比较谨慎。

毕竟,早产儿相对于足月生产的婴儿来说,抵抗力差不说,是否健康也是个有待持续观察的问题。

所以,医生反复叮嘱父母,在照顾孩子的时候要格外细心,尽量不要让孩子生病,日常也要多关注孩子的发育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来医院就诊。

果不出所料,一家人照顾谢炎廷已经很尽心,但他还是小病不断,动不动就感冒咳嗽。

十个多月大的时候,他突然发起了高烧,到医院做了个检查,竟然被确诊为脑瘫。

检查结果一出来,全家人都错愕不已,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谢炎廷的母亲刘小凤,更是崩溃得嚎啕大哭,差一点就当场昏厥了过去。

说实话,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谁家的孩子成了这个样子,对于父母来说肯定更是个莫大的打击。

为了给孩子治病,刘小凤和丈夫带着孩子不知道跑了多少地方,国内有名的几个大医院都跑遍了,但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面对这样的情况,一家人也是没有一点办法,该尽的努力都尽了,尽完人事,剩下的就只有听天命了。

庆幸的是,尽管谢炎廷的身体有残疾,但是智力发育很正常,这也让刘小凤和丈夫看到了希望。

于是,他们一边带着儿子做肢体康复训练,同时着重开发儿子的智力发育。

可谢炎廷身体上的残疾是个硬伤,整整用了五六年的时间才学会了走路,而且还掌握不好平衡,总是磕磕碰碰的,浑身都是练习走路时留下的瘀青。

看到儿子有了进步,刘小凤和丈夫也看到了希望。

但是谢炎廷的进步,似乎到了这里也算是到了尽头,手臂上的残疾多年没有任何进展。

尤其是两只手,连筷子都握不住,更别说握铅笔写字了。

还有说话,爷爷奶奶和父母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教他,他什么都听得懂,但是努力半天,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都说不了一句完整的话。

走路尚能勉强、生活不能自理,又不能说、又不会写,谢炎廷这样的情况基本就跟学校无缘了。

但是家里人,始终不愿意就这样放弃孩子,自己上阵教儿子认字、读书、学习。

不得不说,谢炎廷出生在一个好家庭,不仅父母以前都是学霸,是从兰州大学走出来的高材生,就连爷爷也是上个世纪大学毕业生。

如果他不是得了脑瘫,在父母和爷爷的帮助下努力学习,肯定也是个令家人自豪的天之骄子。

只可惜,命运就是如此残酷,也从来都没有“如果”。

不过,谢炎廷的求知欲很强烈,尽管不会读、不会写,但是对父母和爷爷教授的知识,吸收得特别快,这倒是让一家人很是欣慰。

时间一晃到了2011年,谢炎廷也已经学完了高中课程,可是该如何参加高考却让刘小凤犯了难。

其实,本来这件事不该她操心的,但是两年前丈夫因心脏病不幸病逝后,家里所有的担子就落到了她一个人身上,不去考虑这些事情也不行。

后来她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最终让儿子以社会青年的身份参加高考。

为了迎接高考,谢炎廷没日没夜地练习用铅笔涂鸦答题卡,所以在高考中只做了选择题。

高考成绩出来之后,以他的成绩而言,连一个专科学校都上不了,一时间很失落,呆呆地坐在家里闷闷不乐。

刘小凤看到儿子的样子很心疼,又通过关系找到了兰大的校长,诉说了儿子的遭遇。

兰大校长对谢炎廷的遭遇很同情,同时对他在困境的积极态度也很感动,于是就决定给他提供一个旁听的机会,但是能学成什么样子就只能靠他自己了。

进入大学的谢炎廷,虽然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翻书、做笔记,只能用眼睛和耳朵来吸收知识。

在校期间,他得到了兰大数学教授徐守军的倾囊相授,在数学方面的成绩异常突出,甚至还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两篇数学论文。

8年时间,谢炎廷竟然学完了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全部课程,并通过了本硕论文答辩。

但由于他没有学籍,即便是成绩异常突出,也没有办法拿到兰大相应的证书。

不过,2019年9月,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的时候,校长亲自将“荣誉研究生”证书送到了谢炎廷的手上。

作为一个脑瘫青年来说,谢炎廷的成长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和亲人的期望。

谈及将来的打算,他说:“希望有一天,人们提到我的时候,想到的不是一个残疾人,而是我取得的数学成果!”

谢炎廷的励志人生,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命运如何是谁也控制不了的事情,但无论命运如何,我们都不能放弃自己,唯有自强不息才能突破命运的禁锢,活出精彩的自己。

对此,大家有何看法?

参考资料

中国青年报 《高考262分、旁听12年!他要“博士”毕业了》

扬子晚报 《「紫牛头条」在985高校旁听了12年,这位脑瘫青年博士快要“毕业”了》

0 阅读:7

崔严谈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