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待售二手房数量不断增多,尤其是新区二手房增量达到了天量

麓风轩 2023-01-02 20:51:19
01、前言

现在国内楼市的麻烦,是如何挽救那些小城市的楼市。

很多人觉得,只要大城市的房价能稳住,小城市的房价就无所谓了,但如果说小城市的房价崩了,那么大城市哪来的那么多接盘侠呢?

一二线城市在调控不断的放松之下,勉强现在还能达到一个平衡点,但是三四五六线城市就不行了,房价跌得比较明显,而且大家还可以看同比房价,差距就会更大了。

那些小城市房价,跌幅很明显。

我觉得大家可以想一个简单的逻辑,现在那些大城市的人买房,靠的是什么收入为主?是靠工资,还是靠父母给的钱,那父母给的钱是从哪来的,是不是想要把房子卖了,才能有那么多钱。

那么如果小城市的房价跌得太多或者房价没跌,但是不降价却卖不出去,那这些新城市人,他们靠工资收入能买得起房吗?

全国楼市是一盘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前几天金融的数据也出来了,M2的增幅超过了预期创了新高,但是贷款的金额却不断的下降。

这说明大量的钱,依旧是卡在了银行那边,没有真正的流出来。

我甚至一度觉得国内现在已经是进入到了衰退期。在进入到了衰退期以后,大家的消费、投资等等的欲望,都会降到较低。

这个时候大家都不想要投资了,不管是投资房产,还是搞别的什么生意,大家都很保守,不愿意贷款,而在消费上面就是各种省,能不买的就不买,缝缝补补又三年。

当很多人都这么做的时候,那么社会上的资金效率就会越来越低,大家都会觉得钱越来越难赚,也就是越来越难。

以往我们遇到这种情况都是靠大放水刺激,也就是类似于当年4万亿的时候,直接撒钱,让大家有钱去消费。

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我们的大放水基本上不可能了。

我倒不是觉得我们的杠杆率太高,加不起来,我是觉得国内这几年搞的产业转型,有可能没有太大的结果,难听点就是失败了。

我是支持产业升级的,并且认为这个是未来的大方向,产业显然是要转型的。

因为产业不升级的话,我们一直都只能做国外的代工厂,而你只做代工厂的话,你工资水平涨到某种程度以后,就很难再往上涨了。

想想国外那些人在我们这开厂,为的就是我们低廉的人力资源,那如果我们这边的人力资源也不低的话,那么国外企业就不会到我们这来开厂了。

所以为了国内工资能有上涨空间,我们产业必须升级,不能只做代工厂了。但是产业升级是需要循循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

我们常说,国内用了20年或者30年,就走完了国外200年的工业积累,但我觉得我们只是把硬件提升起来了,里面的技术还没有达到和国外一样的水平,所以现在一下子就指望国内的技术达到和国外一样的水平,不太现实。

科技这东西,是需要人不断地去钻研积累的,不会凭空出现。

现在一些地方盲目的产业升级,新的产业还没搞起来,就把老产业给搞歇菜了,结果新的没有,老的也没了。

这种一刀切的形式,让国内的产业升级反而走了下坡路。

那么大家想想,如果说现在大放水,把房价给推高了,而因为产业升级没搞起来,这些工人的工资没涨,而房价又高了,是不是偿还房贷的压力就会更大了,房价泡沫相对来说就变得更大了。

现在国内的楼市,还是躺在ICU里面的,想要那么快出来,还是不容易的。

02、杭州新区二手房增量达到了天量

对比2022年1月份杭州楼市和12月杭州楼市的数据区别,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杭州的待售二手房数量越来越多了。

尤其是杭州楼市的那些新区,待售二手房增加的速度更是达到了一个天量。

比如说余杭区,待售二手房数量从1.1万套增加到了1.7万套,一年的时间就增加了6000多套二手房。

这,也导致了杭州余杭区去年一些房价涨幅明显的二手房小区,出现了更明显的下跌。

杭州房价在2021年3月之后,就没有对外显示了,现在也不知道杭州房价到底走势如何。

只是说在2021年3月的时候,杭州房价较高的上城区房价就已经达到了4.8万,那么后来上城区的房价又经历了一波上涨,2021年下半年的时候上城区平均房价已经是在5万以上了。

不过2022年以来杭州房价下跌的情况来看,上城区的房价有可能已经跌回4.8万也说不准。

杭州过去产生了很多的新富人,从而把杭州房价越抬越高,可是现在这种造富能力已经明显地降低了。

从政策端,地方政府已有持续放开调控的可能。

毕竟现在高层领导对楼市的表态,已经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要充分认识到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

就在本周,杭州公告了今年“第五批集中供地”的土地名单——寥寥5宗,是挂牌量较少的一次。

同时,有眼尖的人发现,这次公告中少了“集中供地”的字眼;原先计划要出地的板块,本次仍无地块挂牌。

这很可能意味着,现在开发商手头都不宽裕,房子不好卖使得拿地热情相对冷淡。原计划一年三次的集中供地,大概率是要悄然退场了。

至于二手房,更是亟待新政刺激。

按照预计,今年杭州的二手房成交量约为5.4万套。与去年的约7.92万套相比,成交量下跌近46.6%!

再看新房,就连大热的钱二、申花,都已经出现卖不动的案例了......从各个方向来看,放松调控是大势所趋。

几乎都在说:“现在是买房的窗口期。”

一方面,从政策、信贷到调控,一切都开始支持楼市发展。无论是利率还是首付等优惠力度,都基本接近2015年。

当下的购房成本,已接近历史较低点。同时,目前的选择仍然相对充足。

要明确的是,库存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从第四批次起,杭州的土地供应就在日渐减少,很多目前供应充足的板块,正在快速消耗库存。

等到今年二三季度,或许又是“买房难”了。

更何况,在激烈竞争的当下,很多楼盘再次回归到“拼品质”的时代:刚需盘拼“豪装”、高端盘拼设计,都是过去数年罕见的场面。

对购房者来说,在行情不那么热烈时,反倒是能够好好挑产品的重要时期。

03、楼市的需求,是真的减少了

现在的楼市,所有人都知道要投资房产,就要到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地段,去买改善房,买那种核心房产才有价值。

可问题的是,这种房子普通人能买得起吗?或者说,这种房子还有房价低的吗?

不管是哪个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地段的改善房、品质房,有哪个房价不是超过了这个城市的平均房价2倍以上,甚至3、4倍以上的。

这些现在看着很有品质的品质房、改善房,放在以后,还会是品质房吗?

就那些单元楼,高层住宅30多层,一梯两户、两梯三户,这种就算是未来的改善房了吗?

大家觉得未来的科技会不会进步?未来的设计会不会越来越好?各种材质、各种配套,会不会越来越好呢?

如果大家觉得未来的科技会进步,未来的设计会越来越好,材料也是越来越棒,那么现在的这些改善房、品质房,当出现了新的产品时,它们还会是拥有核心价值的房子吗?

全国不是所有的房子,都是北京的四合院,都是上海的小洋楼。

当有新产品出来的时候,那些没有传承价值的改善房、品质房, 他们的价值也会越来越低的。

就像现在城市里面的一些大家都看不上的家属院,筒子电梯房,这些房子,在零几年的时候,那可是豪宅香馍馍。

现在那么多刺激楼市的政策,都没有一招管用。

很显然,给购房者把工资涨起来,把收入涨起来,房子显然就能卖得动了。

现在社会上,真的还是有很多想要买房的人,这些人不是说要投资房产,而是他们想要让自己的居住环境变得再好。

只是说,他们的囊中羞涩,买不起房,供不起房,所以才没买房。

如果说让这些人的工资涨起来,每个人买房就像买车一样容易,那国内楼市想不热起来都难。

但如果不涨工资,就光在那喊让人家有钱人接盘,楼市显然热不起来的。

毕竟,全国有钱人的数量才多少,没钱的人才是大多数的。

你以为那些住在老破小的人,他们不想住到大房子里面去吗?那些开奥拓的,不想开奥迪吗?

还不都是因为,没钱。

04、总结

没有那么多的需求,楼市还要那么多的房子吗?

不需要那么多房子,国内还需要那么多开发商吗?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现在楼市的这个重新洗牌,是没办法的事情。显然会有一批房企要倒闭破产的,市场容不下那么多房企了。

现在国内所谓的救楼市,只是说让这个过程,不要那么惨烈,能相对的柔和一些,不要直接就跌下来了。

说是房价要大涨,除非有什么政策下来,不然的话,房价大涨就是做梦呢。

至于说如果说真的有政策,我显然会知道的。

我还是认为,房地产会走上一个新的发展模式,过去的那种高杠杆,高利润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式了,未来的房地产不会是那样。

如果说不让房地产加杠杆,而是让房地产和其他的行业一样,踏踏实实的发展,没有了杠杆的加持,房价怎么可能出现神话般的大涨?

国内的经济的确需要房地产,但如果说国内经济增速本身都不高了,那么还需要房地产来拉动经济吗?

未来人口负增长已经是妥妥的事情了,国内楼市的需求,还有那么旺盛吗?

很多人都说一二线城市永远不缺年轻人,人口会一直增加,但问题是,这些增加的人口,他们能买得起这个城市的房子吗?

就像东莞、宁波这种制造业比较多的城市,每年人口增加都很多,但是那些打工仔能买得起这些城市的房子吗?

以前大家说,这些打工仔买不起,有钱人买得起就行了,可问题是,国内楼市都发展了20多年了,还有有钱人没有在大城市买房吗?

大家看看自己身边的人,还有那种兜里钱多得很,然后没在自己省会城市或者给子女在他们工作的城市买房的有钱人吗?

有钱人早就把房子买好了,根本不可能等到现在再买房的。

那么有钱人已经买房了,没有刚性需求了,他们再买房,也是买改善房,那么没了这些人,靠那些外地打工人,能兜得住吗?

现在那么多人唱衰这些打工人的老家,说那些三四五线城市房价要大跌,跌成白菜价和鹤岗一样,但如果真的这些打工人家乡的房子真的和鹤岗一样的话,他们靠打工能在大城市买房吗?

所以楼市的需求,是真的减少了。

0 阅读: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