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没有授衔的我军20位高级将领

醉柳阅览过去 2024-11-07 04:18:44

1955年,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共授予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7名(含补授2名)、中将177名(含补授2名)、少将806名(含补授8名)、校级军官3. 2万名,尉官49.8万名、准尉11. 3万名。

在这1060名开国将帅授衔的以外,还有一批同样优秀的我军高级将领,很遗憾他们没有授衔,他们为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和建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滕代远

平江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

建国后,贺龙说过一句话:“湘西自古出人才,譬如粟裕,滕代远。”

在贺龙的心中,滕代远的地位,完全是和粟裕对等,粟裕我们都知道,解放战争时期无人能比的大功臣,这也造就了他的一世英名,但是从实际上来说,滕代远的资历要比粟裕老的太多。

青年时期的滕代远

(1904—1974)苗族,湖南麻阳人,1925年入党。

1927年8月后,历任湖南省农民协会委员长、湘东特委书记兼醴陵县委书记。1928年6月,任湘鄂赣边特委书记,从事农运和兵运工作。

他早期的这个资历堪称元帅,十大元帅中,徐帅1927年3月入党,叶帅1927年7月入党,贺老总1927年8月入党,彭老总1928年4月入党。

1928年7月17日,滕代远奉湖南省委指示到达平江,与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独立第一师一团党组织取得联系。22日,与一团团长彭德怀共同领导了平江起义。

平江起义,是我党建军初期的八大起义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滕代远理所应当的是人民军队的创建者之一。

平江起义时的滕代远

1930年8月,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会师,组成红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委,彭德怀任副总司令,滕代远任副总政委。

这个职务,成为了滕代远一生中最高的成就,因为在当时,他只比毛主席的级别低一级。

1937年12月,滕代远任中央军委参谋长,抗战初期中央军委发给各部的电文,都是署名毛泽东、滕代远。

参谋长虽然在部队中不是军事主官,但是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毛主席要滕代远担任军委的参谋长,也足以看出毛主席对他的器重。

解放战争时期的滕代远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华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49年初任中央军委铁道兵团司令员兼政委,10月任铁道部部长,为新中国的铁路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和评级,滕代远的名字毫不夸张的出现在了大将名单中,比李先念,谭震林的名字都要靠前。

由于当时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在地方和政府工作的一律不评衔。因此,滕代远与军衔擦肩而过,如能评衔必定是大将以上军衔。

2、郑位三

郑位三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和新四军二师、五师及中原军区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02—1975)湖北红安人,1925年入党。

在他家乡湖北黄安人民当中,至今还流传着“董必武、郑位三,领导人民把身翻”的歌谣。当郑位三刚过30岁,就被鄂豫皖地区的干部和人民尊称为“位老”。建国以后,由于长期养病,郑位三没有具体工作,因而鲜为人知。

1927年初任中共黄安县委书记,参与领导了黄麻起义。

  1930年6月至1932年10月,历任鄂豫皖省委常委、鄂豫皖苏维埃政府内务部长、代主席等重要职务。他为鄂豫皖苏区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是鄂豫皖苏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937年,徐海东等在延安合影。左起:李隆贵、郑位三、程子华、徐海东、陈先瑞

抗战爆发后,郑位三受党中央的委派,又回到了鄂豫皖根据地,任鄂豫皖区党委书记,领导大别山的抗日斗争。1940年2月,兼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政委。之后任新四军第二师政委兼淮南区党委书记,同张云逸领导了淮南的抗日斗争。

1943年11月,党中央派郑位三以华中局党代表的身份,来加强对新四军五师和鄂豫边区的领导,新四军第五师政委、鄂豫边区党委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陈少敏、郑位三、李先念合影

1945年8月,任中共中原局书记、中原军区政委。1946年6月,他与李先念、王震等共同领导了中原突围。因长期在大别山坚持斗争,对身体摧残伤害很大,1947年以后乃至建国后,一直在休养。

1955年,毛主席特批郑位三位为行政三级,享受元帅待遇,也就是军委副主席级,对应副总理级别。

如果郑位三授衔,至少是大将。

3、程子华

红25军、红15军团主要领导人之一

(1905—1991) 山西运城人。1926年6月入党,12月考取黄埔军校武汉分校。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

1934年6月到鄂豫皖苏区工作,任红25军军长,与徐海东、吴焕先等领导了红25军的长征。

红军时期的程子华

在和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战胜了敌军的围追堵截,1935年初到达陕南,开辟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鄂豫陕省委代理书记、红25军政委等。

1935年9月,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15军团,程子华任政委。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中央分局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后代理书记、代理军区司令员和政委,领导粉碎了日寇对晋察冀的3个月大扫荡。

1945年10月,任冀察热辽中央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他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领导创建了冀察热辽根据地。在他的领导下,冀察热辽军区带出了三个纵队,成为了东野的主力部队。

解放战争时期的程子华

1948年9月,任东野第二兵团司令员,参加了辽沈战役,组织指挥了著名的塔山阻击战,成功地阻击了敌人从葫芦岛和锦西增援锦州的部队。

随后,参加了平津战役。1949年4月,程子华任第四野战军十三兵团司令员,率部南下,参加了解放中南的一系列战役。1949年12月,离开部队,任职党政职务。

如果程子华评衔,保底上将,可能大将。

4、周保中

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杰出的领导人。因为他是白族,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白子将军”。毛主席曾称赞说:保中同志在东北十四年抗日救国斗争中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诗篇。

(1902—1964)白族,云南大理人。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受中共中央派遣赴莫斯科学习。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周保中回国,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组织领导抗日武装斗争。

在苏联的周保中与妻子

1935年任东北抗联第5军军长,领导创建绥宁抗日游击根据地,指挥大盘道、前刁翎、依兰城等战斗。1937年10月起,先后任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中共吉东省委书记。

1940年,在抗联部队遭受严重挫折、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继续组织开展小分队游击活动。1942年8月,任东北抗联教导旅旅长,坚定不移地率部继续坚持战斗。1945年8月,率部配合苏联红军进军东北和接应八路军、新四军调赴东北的部队。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东满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吉林军区司令员,参与领导东北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他唯一幸存的抗联主要领导人。如果授衔,必定是上将。

5、张际春

我军卓越的政工领导人之一

(1900—1968)湖南宜章人。1926年11月入党,1928年1月任宜章县农委书记,参加了湘南起义,随部队上井冈山。

红军时期,历任红一军团、红五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

抗战期间,历任八路军后方政治部主任、抗大政治部主任、代政委,中共北方局委员兼宣传部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副主任,曾参与指挥华北各部队的反“扫荡”和反“蚕食”作战。

张际春

1945年6月,党的七大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西南局第二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西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他的资历与谭政不分上下,可惜没有评衔。如果评衔,保底上将,可能大将。

6、王世泰

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

(1910—2008)陕西洛川人。

1930年冬,王世泰参加刘志丹领导的游击队。1932年12月,参与创建了陕甘革命根据地并任红26军红二团团长。1933年,改任42师红三团团长。

王世泰

抗战时期,历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员,警备第三旅政委,关中警备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代司令员,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副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第四军军长,第二兵团政委等职,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一系列战役。

1949年9月,出席了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了开国大典。

以他的资历,必须是上将。

7、袁仲贤

(1904—1957)湖南长沙人。1924年入党,同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29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30年冬回国,此后长期从事军队领导工作,先后任东江军委主席兼东江独立师师长、中共东江特委书记、中共湘江特委书记。

袁仲贤

抗战时期,历任扩大一分校校长,胶东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军区副参谋长,华东军区副参谋长,第三野战军第八兵团政委、三野兼华东军区代理参谋长、参谋长等职。参与指挥了许多次重要战役,为华东地区的解放作出了贡献。

驻外大使期间的袁仲贤

新中国成立后,从事外交工作,历任中国驻印度共和国首任大使兼驻尼泊尔王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等职。1957年2月16日在北京病逝,终年53岁。

以他的资历,必须是上将。

8、耿 飚

(1909—2000)湖南醴陵人。1928年参加红军,同年入党。

耿飚

耿飚长期担任我军各级部队的军事指挥员,南征北战,久经沙场,运筹帷幄,有丰富的组织、筹划战役的经验。他机智果敢,英勇善战,率领部队打了许多硬仗、恶仗。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参谋长。他先后参与指挥了正太战役、青沧战役、保北战役、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

1948年5月任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后称解放军第19兵团,即著名的杨罗耿兵团),率部参加了解放华北和西北的一系列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外交战线工作。

耿飚

耿飚,是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国防部长中,唯一 一位没有授予军衔的国防部长。

以他的资历,必须是上将。

9、伍修权

我军优秀的军事领导人

(1908—1997)湖北武汉人。1925年先后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步兵学校学习,后任翻译。

1931年回国后入党,同年参加红军,历任军委模范团政委、军委直属第三师政委等职。1933年担任李德的翻译。

红军时期的伍修权

长征期间,历任红三军团副参谋长、陕甘支队司令部作战科长,红15军团73师参谋长。

抗战期间,历任陕甘宁边区秘书长,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处长,中央军委一局局长、作战部副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参谋长,东北军区参谋长兼军工部政委,沈阳卫戍区司令员。

1950年10月,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伍修权(左)

新中国后,长期从事外交工作。

以他的资历,保底上将。

10、冯白驹

提起海南琼崖革命史,冯白驹是无法避开的一个名字,他被周恩来总理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

冯白驹

(1903年6月7日—1973年7月19日)广东琼山(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冯白驹是琼崖革命的中流砥柱,长期担任中共琼崖党政军主要领导职务,领导创建了琼崖革命武装斗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英雄史诗。

在战争年代,曾多次在危急时刻力挽狂澜,使琼崖革命转危为安。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具有远见卓识和求实精神,机智果断地做出正确决策,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高度评价。

冯白驹故居

如果没有他,就没有解放海南岛战役的胜利。

以他的资历,必须上将。

11、雷经天

百色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红七军的领导人

雷经天

(1904-1959),广西南宁人。1925年经恽代英、贺昌介绍加入共产党。

  1927年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任二十四师党代表。起义军在潮汕失败后,转赴香港、澳门。12月参加广州起义。

  1928年初,雷经天被派回广西,重建广西党组织。1929年4月,任中共广西省委代理书记。12月,与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百色起义,任右江苏维埃政府主席兼中共右江特委书记。对红七军的建设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巩固扩大作出了贡献。

  抗战时期,历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审判庭庭长、代理院长和院长等职,对边区的司法工作建设作出了贡献。

雷经天

  1946年7月,长期在华南坚持抗战的东江纵队到达胶东,加入山东野战军序列。雷经天被调到山东,任东江纵队政治委员和党委书记。

1947年2月,东江纵队改称华东野战军两广纵队,曾生任司令员,雷经天任政治委员,参加了华东战场的历次战役。

1949年3月,两广纵队调归四野建制,参与解放两广的作战。

雷经天

1950年6月任最高法院人民法院中南分院院长。1959年8月,在上海病逝。

作为我军八大起义的领导人之一,他必须是上将。

12、陈漫远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众多高级将领中的一员,陈漫远与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相比,似乎没有那么耀眼夺目。

实际上,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陈漫远担任过多方面的重要职务。从人民军队中的军事、政治、后勤工作岗位,到党务和政府工作岗位,都留下过他的身影。历览陈漫远在人民军队中的履历,称他为“无衔上将”是当之无愧的。

陈漫远

(1911—1986)广西蒙山人。1927年入党,1929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

红军时期,历任红三军团红七军20师政委、江西军区第四师政委、粤赣军区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敌工部部长、红十五军团73师政委等职。

抗战时期,历任八路军115师344旅参谋长,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晋绥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等职。

抗战期间的陈漫远(右)、王平(左)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绥军区参谋长,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参谋长,解放军第18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参与指挥了华北、西北的解放战争。

1949年9月,正在大西北指挥作战的陈漫远接到中央的命令,立即赴广西上任,从此以后就一直在广西任职。

以他的资历,必须是上将。

13、罗贵波

他是红35军和赣南苏区的创始人之一

罗贵波

(1907-1995)江西赣州市人。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1月入党。1928年初组织领导潭口镇农民举行武装暴动,10月任安远县委书记,建立红军游击队。

1930年8月,红35军成立,罗贵波任军长。11月改任政委。

1940年参加领导了百团大战,担任晋绥边区南线总指挥。1949年9月任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

  1950年1月至1954年8月任中共中央驻越共中央联络代表、中国驻越南顾问团团长。

1954年9月任驻越南首任大使,1958年任外交部副部长。

以他的资历,必须是上将。

14、叶季壮

 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始至全国解放,我党我军有一位长期从事后勤保障工作的领导人,他就是叶季壮。叶季壮由于在中国革命各时期都为后勤保障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因而被称为“红色管家”。

叶季壮

叶季壮,1893年11月出生于广东省新兴县船岗区水渭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东北野战军总供给部部长、总后勤部部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第一任贸易部部长和对外贸易部部长,对人民军队的后勤建设和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67年6月27日逝世。

以他的资历,对照李聚奎,必须是上将。

15、周文龙

周文龙,是一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指挥员,是一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后勤领导,是一位将帅名录上找不到名字的将军,是一位为革命作出特殊贡献的“军地全才”。

周文龙

(1909—2003),湖南浏阳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2年入党。

在革命战争年代,历任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八路军前方总部供给部副部长,八路军总供给部政治委员兼后勤政治部主任,晋冀鲁豫军区后勤部部长、供给部部长兼政委,任华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后勤部长兼政委。

1955年评衔的时候,他已经被评为中将军衔,但是总理点名他到新组建石油部的任副部长。因为时间紧迫,来不及等,因为授衔的时候是9月底,那时候是6、7月份让他马上要去工作,周文龙二话没说就去新的岗位上任。

16、宋裕和

人民军队后勤工作杰出领导人之一

(1902—1970)湖南汝城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湘南起义、井冈山斗争。

宋裕和

红军时期,历任中华苏维埃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总部第三局局长、陕甘宁边区政府粮食局局长等职。

抗战时期,历任新四军军需处处长、后勤部部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军区后勤部部长、后勤部司令员、华东财政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全国解放后,历任食品工业部副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建筑工程部副部长等职,被中央军委领导誉为“总后四大支柱”之一。

作为从井冈山下来的老红军,以他的资历必须是中将,可能上将。

17、李延禄

东北抗联第四军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

(1895—1985)吉林延吉人。1929年参加革命。193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延禄

九一八事变后,组织抗日武装力量。此间,他率部进行了有名的墙缝伏击战和海林阻击战。1933年7月所部改称东北人民抗日革命军,任军长,指挥部队攻克密山县城,缴获大批枪支弹药。

1936年3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军长,下辖3个师共2000余人,指挥所部夜袭石斗河子金矿,毙日伪军6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70余支、子弹万余发,军马100余匹。在艰苦的战争年月,他舍生忘死,历尽艰险,为东北抗日斗争做出重大贡献。

1939年,任中共东北工委副主任。1945年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中共七大。

解放战争期间,任合江省人民政府主席,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新中国成立后,任黑龙江省副省长,省政协主席。

以他的资历,必须上中将以上军衔。

18、杨奇清

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的领导人、公安保卫事业奠基人,开国首任公安部副部长。

杨奇清一生命运跌宕起伏,极具传奇色彩。他曾深受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领导人的器重,他却鲜为人知。他经手的案件,惊天动地,扣人心弦。他是仅次于李克农的人。

杨奇清

(1911—1978),湖南平江人。1929年入党,1930年5月参加红军。

历任红军西方野战军总政治部保卫部部长、红军前敌总司令部保卫部部长、八路军总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锄奸部部长、中共中央北方局社会部副部长、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委兼社会部部长、中共中央华北局社会部副部长兼华北人民政府公安部副部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保卫部部长、政务院公安部副部长兼政治保卫局第一任局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党组书记兼部长、最高人民检察署中南分署检察长、国家公安部副部长等职。

以他的资历,必须是中将以上军衔。

19、周骏鸣

新四军、华东野战军的优秀指挥员之一

(1902年—2003)河南确山人,1932年参加宁都起义,1933年入党。

周骏鸣

红军时期,长期在大别山坚持斗争。

抗战初期,历任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团长,新四军第五支队副支队长兼第八团团长。1941年1月任新四军第二师参谋长,1942年2月任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参谋长。

解放战争初期,任淮南军区司令员兼新四军第二师师长,华中军区参谋长。

1947年任华东军区副参谋长。1948年秋任华东军区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率部参加华东解放战争的作战和负责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后勤保障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副参谋长。1954年调出军队(特殊原因),水利部副部长。

以他的资历,保底中将,可能上将。

20、王 弼

人民空军的奠基人和创始人之一

王弼1899年出生于江西永修县,1925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选送苏联留学,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1927年9月,王弼进入列宁格勒空军航校学习航空机务工程。1933年考入苏联空军最高学府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工程系,攻读飞机与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工程,为其此后奋斗一生的航空事业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王弼

1938年,王弼奉命回国,在新疆乌鲁木齐中共驻疆办事处工作,为我党新疆航空队学习的同志补课,其间他编译了《航空发动机原理》一书,该书成为东北航校的主要教材之一。

1940年,王弼辗转回到延安。1941年,中央正式批准成立军委航空学校,对外称“第十八集团军工程学校”,王弼任校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开始谋划人民空军组建事宜。王弼奉命带队赶赴东北建立航空基地,为空军的前期准备打基础、谋发展。

1946年3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成立,王弼任政委,后刘亚楼任政委,王弼改任第一副政委。在东北航校期间,培养了500余名航空技术干部,为新中国航空事业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东北老航校

1949年3月,中央军委成立军委航空局,王弼任航空局政委。10月,王弼参与指挥开国大典空军阅兵飞行活动。11月,人民空军正式成立,任空军副政委兼空军工程部部长。1951年6月,任空军副司令员。

空军副司令员:王弼

1952年,王弼转业地方,出任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第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1977年8月31日逝世。

参照常乾坤的资历,必须是中将军衔。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