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几家欢喜几家愁”,2025年春节档电影市场就是最好的例证。春节档堪称电影界的兵家必争之地,观众们兜里有钱、时间大把,就盼着在影院来一场嗨翻天的视听享受。今年,《哪吒2》票房一路猛冲,直奔60亿大关,那火爆程度,感觉电影院都快被热情“点燃”;《唐探1900》也不示弱,牢牢霸榜热搜,到处都是大家热烈讨论的声音,风头正劲。
可就在这热闹非凡的档期中,有一部电影却仿佛被遗忘在角落,它就是《吉庆街火》。这电影从定档起就画风清奇,静悄悄的,没有那种能让人一眼记住的海报,大街小巷看不到它的宣传影子;也没有酷炫吸睛的预告片,在各大平台疯狂刷脸。上豆瓣搜搜,连一张剧照都难寻踪迹,百度词条更是简单得不像话,就像临时拼凑出来的,妥妥的“小透明”。就这宣传力度,想让观众注意到,简直难于上青天。
上映后,《吉庆街火》的境遇更是惨不忍睹。首日排片低到尘埃里,只有0.3%,还全被安排在大清早或者深更半夜这些观影“冷宫时段”。好多影院直接不排它的场次,导致绝大部分观众想买票都没机会。听说还有观众把它的海报当成商场美食节广告,这尴尬程度,脚趾都能抠出一座城堡。就这排片,票房能好才怪,上映8天,票房仅仅8733元,甚至有时单日票房直接归零,惨得让人忍不住摇头叹息。
但实际上,《吉庆街火》的内容相当有料。它讲述16岁山区叛逆少女在武汉吉庆街的成长故事,把镜头对准街头艺人的生活日常,是典型的小众文艺片。这类聚焦小人物的故事,总能直击我们内心深处,让我们看到生活最本真的模样,引发不少思考。
这部电影的诞生过程也是历经波折。导演齐追航并非科班出身,却花了整整20年精心打磨剧本,这股子坚持和毅力,实在让人敬佩。可拍完后,却被湖北电影局退回三次,国家电影局也要求修改两次,折腾了两年才拿到上映许可。这一路的艰难困苦,估计只有导演自己最清楚其中滋味。
面对如此困境,导演齐追航很是无奈,自嘲排片能载入影史,毕竟一票难求,还称任何档期都是战场,不如在强者堆里“放手一搏”,这心态,悲壮又带着点不服输的劲儿。网友们也议论纷纷,有网友直言这类片子上映就不错了,别奢望票房,这话虽直白,却也道出文艺片在市场上的艰难处境。
从《吉庆街火》的惨败中,我们看到中国电影市场残酷的一面。在这个流量与营销称霸的时代,没有流量明星加持,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再好的故事也容易石沉大海。资本主导下,大片霸占排片资源,文艺片想要突出重围,实在太难。但换个角度,这部票房垫底的电影,其实有着独特价值。它记录真实的吉庆街,还有社会边缘的艺人,以及导演作为理想主义者近乎执拗的坚持。
我们不能只盯着票房大卖的商业片,也该给小众文艺片一些关注。当抱怨春节档电影缺乏深度时,不妨反思下,自己是否无意间助长了“排片霸权”。要是都对小众电影不管不顾,以后恐怕再也看不到那些有深度、有内涵的小众佳作。多留意小众电影,说不定这些不被看好的作品里,藏着能深深打动你的惊喜。关于《吉庆街火》或小众电影,你有啥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也别忘把文章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