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为本,旗舰为心」剖析艾利和SP3000M的设计智慧

耳机美学 2024-11-28 15:45:10

“大就是好”似乎已成为一种惯性思维,特别是在数码产品领域,大机身常常给人以充足堆料的感觉,事实上确实如此。比如国内的手机市场,各家都想在自己的旗舰产品上不遗余力地堆砌最顶尖的物料,以吸引消费者,然而随之而来的代价就是背后一个个即不趁手也没辨识度的大镜头模组,以及各种加厚加重的机身设计,毫无美感可言。小体积高配置的机型在这种市场下逐渐成为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今年国内一些还未曾涉猎这个形态的手机品牌,也纷纷发布或规划了自己的“小屏旗舰”,以响应消费者对于便携性与性能平衡的渴求。这种趋势,也折射出部分的消费者对精巧而实用产品的热爱。

手机圈的这种趋势套用进随身播放器市场来讲也说的通,各品牌的旗舰机型在追求更高性能的同时,大小却逐渐的与“随身”这个词偏离的越来越远了。然而,如何在不减配置甚至还要提升性能的基础上,将体积进一步缩小,那是一种次时代级的突破了,要做到这样的设计并非易事。而眼下最实际的做法,是在高水准的基础上进行精妙的取舍,这既考验厂商对技术的驾驭能力,也对产品定位的精准把控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性能、体积、音质和用户体验找到一个平衡点,不仅是一门设计的艺术,更是一种取舍的智慧。

艾利和并不是第一次发布它的“小屏旗舰”,M结尾的ultima系列也非首次亮相。早在SP1000系列中,就有一款SP1000M的姊妹机型。然而,它的声音表现并非我的喜好。让我最中意的艾利和小屏机,还是2019年推出的SA700。这款向AK100II致敬的机型,以其精巧的外观设计以及在声音上独特的染色手法吸引我,到现在我都时不时拿出来毒一毒自己。而就在前阵子,我得知艾利和竟然为SP3000推出了第三款姊妹机,M字结尾的机型再度回归。在过去的半个月里,我深入体验了这台SP3000M,最终可以负责地说,这台小屏旗舰无疑是目前这个体积里最强的存在,其完美的沿袭了ultima系列的最高水准,是绝对值得把玩的好机子。

开箱上依旧是我们熟悉的木盒子包装。在配件上,首次将Type A-C的数据线更换成了即将成为主流的Type C-C,估计未来艾利和的产品应该都会配送这根线材。线材本身的质感一点没缩水,依旧是这么的粗壮,艾利和的这个配线我自己有好几根,但拿出来一根用了三四年了到现在都还没坏,可见其质量的可靠和扎实。

此外,这次配送皮套的质感也依旧高级,皮料来自意大利的GRUPPO MASTROTTO。这次皮套的颜色我甚是喜欢,是偏浅咖色的。相比于SP3000那种深沉的墨绿色,还是SP3000T上那张扬的柠檬黄,这种颜色既显得年轻,也不会太跳脱,在耐脏程度上远远好过SP3000T的柠黄色,非常符合SP3000M这台机子“务实”的个性。

那么SP3000M究竟有多轻巧呢?当和SP3000、SP3000T这两台师出同门的播放器摆在一起,这身板反而把后两者凸显的更壮硕了。在正面的面积上相较于SP3000、SP3000T缩减了至少30%,比例与KANN MAX是比较接近的。而在厚度上比起来是几乎没有变化,因此这个体积甚至能放进一些耳机配备的耳机盒里。而在整机的重量上,控制在了仅仅237g的裸机重量,就算戴上皮套后也就增长到268g。拿我戴壳子后的手机相比,它的重量都有265g了。而反观SP3000和SP3000T,它们戴皮套后的重量分别为530g以及523g,完全是SP3000M的两倍了。比它甚至还小一圈的SA700的裸机重量都有300g了。总的来说,SP3000M的重量也就和最新旗舰手机戴壳子以后差不多,揣在兜里“随身”丝毫不会是个累赘。

为了达到这样的轻量化,SP3000M的外壳材质选用了更轻巧的铝材。虽然相较于SP3000的不锈钢或者SP3000T的不锈钢镀银少了一些闪耀的质感,但艾利和总是能想到办法将不同的材质处理的极具高级感。SP3000M哑光黑色的外观显得十分沉稳而低调,侧边复杂但又协调的线条和棱角让整个播放器有了独特的光影效果,提升了整体的视觉张力。而最抢眼的视觉中心点依旧是这颗显得无比精致的音量旋钮,这个旋钮的花纹和SP2000上面的那颗颇有一点相似之处。但这颗旋钮是不能按压的,开机键被单独的放置在了播放器的顶端。

耳机口这次只保留了3.5mm单端以及4.4mm平衡口,取消了2.5mm的平衡口。从结构爆炸图来看,这是因为整个电路板的布局已经相当的紧凑了,再塞个接口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但2.5mm平衡在如今确实显得不那么的主流了,绝大部分的耳机设备都是以4.4mm作为标配的平衡插头。但除了这个以外总感觉这台机子还缺了点什么,用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原来是少了旋钮的LED灯,虽然没了这点点缀稍显可惜,但总体而言无伤大雅。

在硬件配置上,SP3000M搭载了一款4.1英寸的720p屏幕,在核心的系统配置上与SP3000和SP3000T有着相同的用料,采用骁龙6125处理器以及8G+256G的内存和储存。更小的屏幕在这套机身配置的组合下,系统反应的速度甚至还优与SP3000以及SP3000M,甚至可以说它是目前AK的播放器里使用起来最流畅的了。而且从续航上来讲,虽然电池缩小到4200mAh,但丝毫没影响到其使用的持久度,使用平衡耳机口在本地播放的情况下,依旧有着高达8小时以上的续航时间。而且在长久使用的发热程度上,也要比SP3000以及SP3000T优秀。前段时间广州白天的温度甚至还是二十八九度的时候,我揣在裤兜里听上个一两个小时也仅仅是浅浅的温热而已。在系统的功能上,SP3000和SP3000T有的东西,它都一个不缺。比如数字音频(DAR)技术,即升频功能;Crossfeed交叉反馈,将左右声道一部分信号混合从而营造类似音箱环境的听感;以及SP3000T同款的VU表,让音乐也能通过视觉感表现出来。

思考了很久,该怎么来聊聊SP3000M的声音方面呢?在下意识里我还是会想着拿SP3000和这台机子去比较。确实,无论是前面说到的负责系统层面的硬件,亦或者音频部分的配置,在核心的用料上它都与SP3000近乎一致,就比如SP3000M采用了与SP3000相同的目前最强悍的DAC芯片AK4499EX x4 & AK4191EQ x2的组合;相同的HEXA音频电路结构以及TERATON ALPHA声音解决方案,因此从信噪比、串扰等等这些官方提供了的纸面参数上,SP3000M和SP3000没有很大的差距。但纸面参数终究是抽象的,实际的声音表现才是对音频产品最好的评判标准。

在SP3000M初次亮相的武汉展以后,可能在网上能看到一些讲SP3000M和SP3000差距不大的这种说法,这个结论可以说是对了70%的,这七成就是在整个声音的方向上,它确实有着SP3000的影子,甚至是比SP3000T更像SP3000的存在,而剩下的三成则是SP3000M身上对比SP3000明显“舍去”的部分了。SP3000这台播放器从发布至今的两年时间里,对比一些同级别的新国砖来讲,在驱动力上虽然不是强项,但是从各个方面的综合实力,还是声音的修养来讲,它就是目前最具参考性的标杆级便携播放器。SP3000的声音是极其从容的,自信的,而这种从容与自信感,来源的便是极其规整的大框架与夸张的信息量,甚至能让你明确的听出一些熟悉的歌曲中你未曾注意到的细节。而SP3000M上来自SP3000的影子,其最明显的同样就是庞大的信息量,甚至还没做太多的缩减。

而在这之间最先让我注意到的是SP3000M这个低频的质感,实在和SP3000太相像了。能从SP3000上把这一长处延续下来,这是让我非常欣喜的。因为SP3000最让我中意的一点就是它的低频,在对音乐里低频细节的复现和质感的打造上,不夸张的说至今依旧是目前随身播放器里的佼佼者。耳塞和随身播放器发展至今,特别是这近六七年的时间里,低频质感的调教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好的低频不应该是单纯的靠堆量感,或者仅仅是下潜深度来体现的,还有对音乐中低频细节的挖掘和动态的平衡感。当然,途有酷似“紧致”的低频,收放过于快速导致缺乏宽松感也会让整个声音显得有些无趣。而SP3000的低频则非常好的平衡了各种因素,在随身播放器的产品里可以说是一个新的境界。

而SP3000M的低频同样也有着SP3000这种集大成感,这种低频的塑造可以更好挖掘耳机的潜能。表现在具体的场景中,有大场面的音乐回放。我个人是非常看中古典乐或者New Age里的低音部分,它不仅仅是撑起整个场面感的关键部分,其适度的共鸣和丰富的层次感能让乐曲更具张力与表现力。而对这部分共鸣和层次感的营造,就是SP3000M最拿手的地方。精确到乐器本身的刻画上,比如大提琴那种刮弦的摩擦感,它也能非常传神的还原出来,这是在别的播放器上鲜有的;而在流行乐或者摇滚乐中,这个低频更不会显得和人声抢戏,是能显著的把人声和低频有层次的分开。它能让整首歌适当的燥起来,将贝斯铺开的低频、鼓声的敲击节奏感亦或是电子合成制作的效果很好的结合,又能从容的处理低频段内声音之间的层次关系。低频下潜优秀,而且就算搭配的耳机本身就那么单薄,也都能给挤点低频出来。在我试着和一些耳机搭配的过程中,我发现它尤其适合一些易于驱动的圈铁混合耳机,能很融洽的处理好圈的低频到铁的中高频之间的衔接。

但要说SP3000M能做到和SP3000完完全全相同的低频是不可能,还是有一些细节上的区别,最明显的地方在于SP3000的中低频的位置会显得更干净,其结像的形体会更丰满,更扎实,而SP3000M这一段处理的相对来讲会散开一点,会多一点点厚重感,在低频回收的速度上相对慢一些,因此在整个氛围感上显得也会稍浓一些。除此之外,对比其能量的冲击感,也是SP3000更胜一筹。

虽然讲了那么多SP3000M的低频部分,但从整个声音的三频框架来看,它可不是一个走低频的播放器,反而有向上延展、偏清亮的趋势。而这个清亮的来源一方面甚至还是低频烘托出来的,前面也说到了这个低频是能很好的剥离开的,和人声是不抢戏、互不干扰的。在此基础上,中高频又很开扬的向上扩散开,而且三频的结像和能量分布是很匀称的,不会出现那种这里鼓起来一团丰满的结像,结果再往上一片又突然变得消瘦了,因此听起来是和谐的。从这点来讲,SP3000M和SP3000也是如出一辙的。

SP3000M的人声从风格上来讲也是SP3000那种中性稍亮的质地,在厚度和润色上没有给的很多,不像SP3000T那种有润泽度搭配一部分清晰度的走向,而是完全侧重于透明度和线条感的营造,从而去还原和凸显人声口型和结像的形体。在对形体的塑造上,足够凝聚、扎实的密度是最关键的部分,如果说SP3000这方面是标准的100分,那SP3000M在这方面可以打85分。这15分的差距便是在搭配一些本身会偏薄的耳机时,会体现出一定刺激感,但在SP3000上这种感觉反而没那么明显。那是因为SP3000M的人声密度比起SP3000是要低了一些的,在需要保持足够的信息量的情况下,密度就算略低了一些,都会影响到人声的质感。何况SP3000M人声的位置还比SP3000更凸显了,因此在搭配这种耳机的时候会放大了耳机本身这部分的缺点。但我认为这种刺激感也仅限于搭配这种特别极端的薄声耳机时,才显得不适合。大部分正常风格的耳机来讲,SP3000M的人声是足够好听的和耐听的,尤其是在当前多数耳机都倾向于将中频调校得更加饱满的情况下,SP3000M 的这种风格是能够更好地去辅助这些耳机进一步展现中频的质感与细节的。

在前代的旗舰SP2000和SP3000之间,它们高频的风格有着蛮大的差异。SP2000高频的质感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表现一些管弦乐上有种金碧辉煌的鲜亮感,但这种质感营造的手法一部分依赖其偏纤细、硬朗的结像,因此遇上一些不合适的搭配很容易听起来有刺激感。而SP3000上虽然少了一些SP2000上这种金灿灿的张扬感,但在听感上却会更自然、细腻、开阔和耐听,保持扎实感的同时,结像也更匀称,信息量还有所提升。它可能不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高频,但绝对是最精准的,最中正的,有大旗舰的典范。SP3000M在对高频的处理上,也同样沿袭SP3000上这种舒展和自然的风格,但相比起SP3000,高频向上的延展性和能量感还是有细微的差距,因此SP3000M在整体的听感上会显得更保守一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SP3000M的高频相比起SP3000反而会柔和耐听,而且从细节和信息上也没有一耳朵明显的减少,因此在对耳机的搭配上,我认为是更容易去找到符合自己口味的组合的。

另外,因为和SP3000一样都采用了HEXA架构,这个HEXA架构除了在物理上分离了数字和模拟信号以外,还将两个AK4191EQ和四个AK4499EX分成两组,分别去处理非平衡和平衡的独立双音频电路。因此SP3000M的单端口和平衡口之间并没有很大的差距,这点对于我这个单端和平衡使用频率接近五五开的人来讲,是非常友好的。

话题最后回到SP3000M在SP3000上去“取舍”了什么内容。从上面的描述其实已经不难看出,SP3000M最主要的变化可以总结为两点,其一是减少的能量和冲击感,拉近了的人声以及更柔顺的高频。这些调整的综合效果就是整个声场的规模感相比SP3000是有一定是缩小的,但其声场的营造依旧保持了足够的规整,更偏向一个圆球形,在声音的定位上也丝毫不含糊。其二就是密度的差异,SP3000M在形体的凝聚感和扎实感上会比SP3000略逊一筹,因此在听感上显得更“软”一些。

老实讲,以SP3000的高标准去衡量SP3000M,确实对其过于苛刻了。我们光从售价上来看,这俩之间可是差了一台KANN ULTRA啊,以SP3000六成的价格换来SP3000上这么多的优点,同时还有更小巧好用的机身体积,这还不值吗?甚至可以说SP3000M在“听感”的角度上对于一些烧友来讲,在室内乐的演绎上甚至还比SP3000更具氛围感,对耳机的搭配也提供了更多的宽容度。非常符合旗舰用来秀肌肉,次旗舰用来务实的产品定位。在对SP3000M的“取舍”这件事上,每一个选择显然都是有着经过深思熟虑,体现了设计上的智慧。我们就不把SP3000M和SP3000做对比了,而是单独把它各个方面的表现拎出来讲,SP3000M声音上的优点依旧藏不住旗舰机该有的风范,它并未因“取舍”而让其相比起同价位的一些产品时显得有所逊色。

那么,如果预算充足的话,SP3000系列这三台机子又该怎么选呢?如果你想追求最极致的素质以及参考级的声音质感和框架,可以直接选SP3000;如果觉得SP3000差点韵味感,可以稍微牺牲一点点细节上的体验,换取更有润泽度、更有包容性的声音,那SP3000T,甚至说直接上SP3000T铜版都是可以的。SP3000M的目标就更明确了,就是要小型化,而且整个声音还有SP3000的“形”,可以接受稍小一圈的规模感和软一点能量感,更适合主要去听人声流行、小编制一类的音乐。从各方面来讲,SP3000M甚至可以说是这三台机子里面性价比最高的一台了。

虽然在开头我把小屏旗舰随身播放器和小屏旗舰手机拿来做了类比,但究其本质上,随身播放器并没有小屏手机那种“特定需求”的包袱感,对这类产品大部分的使用者而言,没理由去拒绝一个足够强悍小巧的选择。随身播放器之所以越来越不随身,那是因为内部电路的面积和堆叠问题,而播放器的屏幕尺寸我更多的认为是去协调机身的观感而去被迫增加的。手机的屏幕是与机器交互时唯一的窗口,足够大的屏幕仍是主流的需求。但播放器更重要的还是音质本身,屏幕充其量只是一个辅助交互的手段。SP3000M不光做好了音质这个本职的工作,在操作系统的流畅度,电池的续航等等这些关乎使用的体验侧,也做到了旗舰随身播放器里的平均甚至偏上的水准,以及这个体积大小的最高水准,是同体积下毫无代替品的产品。所以说要是瞄准了“便携旗舰”这个需求点,那SP3000M这个播放器就是现在唯一且最佳的选择。

0 阅读:4

耳机美学

简介:品评器材,交流发烧心得,探索HiFi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