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音响品牌来说,创立不到十年意味着什么?看看各大国际品牌动辄几十上百年的历史你就知道,这样的履历无疑就是个“新兵蛋子”。但是说到德国海德HEDD,相信又不会有任何人敢轻视于它。这个由物理学家克劳斯·海因茨于2015年10月创立的音响品牌,凭借着Air Motion Transformer (AMT) 气动转换技术所打造的气动单元,在如今竞争颇为激烈的HiFi市场打出了一片不一样的天地。短短的几年之内,HEDD运用气动技术打造了MK2系列专业监听音箱、BASS超低音音箱和Tower Mains参考级监听音箱系统等丰富的音箱产品,更在2021年打破了传统气动单元的固定几何结构,使气动单元的发声频响扩展到线性全范围,借此推出了全球首款气动单元头戴式耳机HEDDphone ONE,并在此后先后推出了HEDDphone TWO,以及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全新产品:HEDDphone TWO GT。
先看包装,HEDDphone TWO GT的包装风格与前作HEDDphone TWO一致,都是一个硕大的包装盒内做了分层式结构。其中上层抽屉内放置有两根线材,两条转接线及一对耳罩。其中两条线材分别采用4.4平衡头及6.35单端,而转接线则一条为XLR转4.4平衡,另一条是3.5单端转6.35单端,可以说照顾到了绝大多数的使用场景,至于抽屉下层则是一个硕大的收纳盒以及耳机本体。这个耳机盒我个人挺喜欢的,它在中间设置有一个凹槽,可以收纳线材,实用程度很高。
外观方面,HEDDphone TWO GT一上手最容易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体积硕大,而这就是由于使用了气动单元的原因。气动单元的结构与我们熟知的动圈、平板和静电单元不同,它的振膜是一层层薄膜折叠而来,外形上有些像手风琴的折页,因此在体积上远比动圈、平板这些单元要大。再加上头梁、金属件等部件,重量无疑会很夸张,这也是为什么初代产品HEDDphone ONE的重量会来到730g的原因。平心而论,硕大的体积、730g的重量以及放到今天来看略显不合理的头梁设计,都使得HEDDphone ONE着实算是个“颈椎杀手”。
而HEDD明显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在后续的产品HEDDphone TWO身上,就使用了它们的专利“HEDDband”(海德头梁)。这套头梁技术是通过多层串联头带、头垫以及碳纤维与镁铝合金所组成的框架,可以有效的减重、分担重量,使得佩戴变得舒适。因此可以说到了HEDDphone TWO这一代产品,其佩戴体验已经赶上了主流产品。而到了HEDDphone TWO GT这一代,海德头梁对细节进一步完善。使得HEDDphone TWO GT的重量虽然与前作是一样的550g,但舒适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且调整功能也更加便捷,只需要对两侧的头带孔洞进行调节,便可轻松找到适合自己的佩戴尺度,不必像前作那样进行拉伸。再加上HEDDphone TWO GT使用了前窄后宽的不规则耳罩,可以更好的与头面贴合,因此就佩戴体验而言,HEDDphone TWO GT对比前几代产品可谓提升明显。
HEDDphone TWO GT身上最具话题度的亮点,自然就是它身上使用的AMT气动单元。前文已经说过,它的振膜形式与常见的动圈、平板不同,而不同的形式也就带来了不同的发声原理。实际上,我们常见的动圈、平板乃至于静电单元,无论在细节上有何种变化,从本质来讲它们都属于“活塞式振膜”,即通过振膜震动产生来回往复的活塞式运动,进而推动空气发声。而气动单元由于振膜是折叠起来的,因此在发声时,它的振膜与其说是振动,更像是手风琴折页那样“挤”出空气。也正因为这种特性,它所能“挤出”的空气量远比活塞式振膜单元能推动的空气要多(HEDD官方称可达四倍左右),速度也更快。而这样强势的空气推动能力,也就带来了更强的动态、瞬态、能量感以及高频表现。
尤其是高频,其实气动单元原本在音响上就是作为高频单元存在,因为它的解析力、动态、瞬态虽然都很强,同时高频延展能力也相当优秀,但缺点就是频响范围相对较窄,基本只能覆盖高频频段。而HEDD研发出的VVT变速转换技术,对气动单元的褶皱的宽度和深度进行改变,从而取代了传统气动单元固定的几何结构,使得气动单元的频响可以扩展到线性全范围。
来看具体声音表现。HEDDphone TWO GT相比于前代产品HEDDphone TWO进步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中低频的饱满程度。两款耳机的底子可以说一脉相承,有着气动单元可以称之为特色的清晰靓丽。但相比于HEDDphone TWO,HEDDphone TWO GT的中低频部分明显做了一定抬升,从而使得低频量感相对前作会更丰腴,人声也更饱满富有感情。至于音色也做了适度的暖化,因此就听感而言,HEDDphone TWO GT会相对更符合大众对于“悦耳”的定义,而HEDDphone TWO则会显得相对“正确”,更“监听”一些。
在欣赏流行人声时,HEDDphone TWO GT所能给予的低频氛围感是比较强烈的。而且凭借着气动单元强势的硬素质,可以将各种低频细节一一罗列在下盘空间之中因此带给人的听感就是形体丰满,细节丰富而又层次分明。在具备一定味道的同时,又完全拒绝那些因素质不够,而以染色遮掩的暖糊风格,HEDDphone TWO GT带给人的听感就是饱满而又富有张力。相对于HEDDphone TWO,可以感受到HEDDphone TWO GT在低频能量感方面做了一定程度的强调,使其在演绎一些注重鼓点、电子合成音,强调节奏感的歌曲时给予不错的爽感。因此在我看来HEDDphone TWO GT的悦耳程度无疑要更高一些,也更适合追求“好听”的烧友。
不过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前端的推力必须要给足。毕竟气动单元的结构就决定了它的实际振膜尺寸远比你看到的要大,推力需求也就因此高了不少。而且在试听时,我发现推力大小影响最直接的就是低频。甚至和低频相比,它的素质都是相对容易表现出来的。比如在配合像艾巴索DX320MAX这样的旗舰播放器时,我们也可以感知到不错的信息量,但低频的鼓点就会感觉比较“浮”,沉不下去,显得比较扁平化。同时在力度感上比较欠缺,低频也不够凝聚。在我看来,至少要配合一台不错的台式一体机,才算是比较适合HEDDphone TWO GT水平的搭配,而且最好是音色相对中正些的。而如果能搭配推力较大的耳放,那么表现还会再进一步。比如在前段时间的耳机美学上海聚会上,我尝试搭配了湖人的耳机放大器G108,其低频的能量感明显要好很多。下沉够深且回弹足够有力,在给予足够氛围感的同时,层次清晰,密度到位,展现出气动单元真正的硬素质。
与提升明显的低频相比,中频人声也是HEDDphone TWO GT刻画的重点。相较于前代产品HEDDphone TWO,HEDDphone TWO GT的中频做了一些强调,使得人声表现力更强。其中口型略微做了些的放大处理,同时人声距离也稍稍拉近一点。不过幅度都不算大,算是在前作较均衡中正的基础上,做了一点人声方面的倾向处理,但又不过度,因此依旧保留了一定的正确性。不过在厚度和密度两方面,HEDDphone TWO GT可以说充分表现了气动单元在硬素质方面的强势,在面对多数流行歌曲时,都能比较充分的还原出歌曲中温暖醇厚富有份量的一面。在流行男声尤其是欧美男声的适配性上,显得更加优秀。
声场方面,应当说HEDDphone TWO GT是属于比较少见的纵向明显强于横向的椭圆形声场。这倒不是说HEDDphone TWO GT的横向声场不够宽广,只是气动单元本身强势的纵向延伸带来了相当高耸的纵向高度,相比之下就显得横向表现没那么亮眼了。不过在实际聆听时,并不会感受到HEDDphone TWO GT的声场有不够用的感觉。况且其高频的信息量、密度也充分展现出了气动单元那种明亮、纤细且延伸到位的表现。因此在欣赏室内乐,弦乐三重奏之类的曲目时听感也相当不错。
驱动人类发展的,永远都是技术的创造与革新。HEDD创造性地打造了气动转换技术,同样创造性地克服技术瓶颈将气动单元运用到头戴式耳机中,而后又认真对待反馈,通过迭代解决了初代产品的诸多问题。如今进化到HEDDphone TWO GT,个人认为其音质表现已经无愧头戴式耳机的旗舰水准,与眼下众多的高端动圈、平板和静电耳机相比都不遑多让。因此我并不认为它应该成为你在体验过各种类型耳机之后的猎奇之选,相反HEDDphone TWO GT平衡自然、音乐性和硬素质兼具的声音表现,足以使其成为你的主力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