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0日,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走私贩毒案进行了宣判。在审判庭上,一个戴着眼镜的女子面如死灰。似乎对于这场审判早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这个女子名叫毛苒,她最终被法院判处死刑。而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这个毒贩非常优秀,还入选了上海人才库。
而在法庭上,毛苒的母亲也在一个劲的大喊。希望他能尽快交代清楚更多的细节。只有这样才能活命。那么,毛苒最终会怎么选择呢?
一、走私毒品的罪犯2009年7月26日晚上7点,厦门机场的工作人员如常处理着各自手头上的工作。然而,不久之后便有人发现了一个异常的情况。
原来,机场的安检人员在扫描行李的时候发现一个旅客的行李存在异样。按照相关程序,人们将对这件行李进行开箱检查,并仔细核对那名旅客的信息。
根据民航数据显示,这位游客名叫吴小萍,她此前曾前往过越南的胡志明市。后来,她又在香港短暂停留了一天时间。
更令人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当大家打开行李箱的时候,一股刺鼻的气味瞬间扑面而来。工作人员几经翻找才发现,那些刺鼻的气味全都来自于几本书。
抱着好奇的心态,大家对那几本书进行了拆解。结果人们发现这些书里藏有大量的毒品。面对人赃并获的情况,这名乘客自然也没有什么好抵赖的。
但根据警方以往侦办涉毒案件的经验,人们确信这个乘客只不过是整个犯罪链条当中的一个小人物,他的背后很有可能还隐藏着更大的犯罪集团和更多的阴谋。
而且,在审理的过程中警方还发现,这名叫吴小萍的乘客共出了一个叫毛苒的年轻女孩。吴小萍一口咬定毛苒就是自己的上司。
可是,警方发现吴小萍口中的毛苒其实一个非常上进的女孩,可她最后为什么会沦落为一个可耻的毒贩呢?
1985年11月,毛冉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这个姑娘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中宝,在父母的期望之中,她也顺利考入了西安某大学的预科班。
在大学里毛苒靠着自己的努力通过了英语专八考试。发现自己在语言方面颇有天赋之后,毛苒在外人面前也显得相当自信。她逐渐开始从事一些和翻译有关的工作。
原本,毛苒在毕业之后入职了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单位里的领导也很赏识,可毛苒觉得当下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于是,他便在人们诧异的目光中选择了辞职。而潘多拉的魔盒也正是在这一刻被他亲手打开了。
原来,先前毛苒在贸易公司工作的时候就认识了一个外籍男子。这个男子经常对他嘘寒问暖,也时不时会在工作上对他给予帮助。这让毛苒的心理逐渐对这个男子产生了好感。
随着两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毛苒也不可救药的爱上了这个外籍男子。后来她干脆男子的引导下选择了辞职,希望自己能够奔赴更加美好的未来。
但毛苒根本不知道,这个男子其实就是一名毒贩。这名男子接近毛苒可不是单纯地为了谈恋爱,在两人交往久了之后,男子便经常拜托毛苒帮他捎带一些东西。
而这些东西恰恰就是男子需要对外运输的毒品。在帮男子成功转运了几次毒品以后,毛苒也对男子的身份产生了怀疑。
因为心里害怕,毛苒后来也就不愿意继续为男友运输毒品了。但男友还是要求毛冉为他的另外两名同伙提供掩护。
毛苒最终还是没能摆脱情感上的束缚,同意了男友的计划。就这样,毛苒帮助男友安排了一个叫黄思恩的人和一个叫吴小萍的人入境中国。
而后者在入境中国的时候被警方逮捕。在吴小萍被捕之后,他立刻就供出了毛苒的名字。
2009年8月2日,警方在广州将毛苒和她的外籍男友一并抓获。警方本来想顺着毛苒这条线索一举挖出外籍男子的犯罪证据。
谁知,在毛苒被捕之后探咬紧牙关就是不肯交代男友的相关信息。整个审讯工作也因为毛苒的对抗情绪陷入了僵局。而毛苒的这个举动也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在整个审讯期间,毛苒都坚称自己做的所有事情和男友没有关系。最终,由于警方没有充分的证据来给某人的男友定罪,人们只得将其释放。而毛苒也必须接受法律的制裁。
2010年4月,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毛苒、黄思恩和吴小萍三名罪犯作出了死刑判决。而毛苒的母亲更是在法庭上泣不成声。
他不断的呼喊女儿的名字,希望女儿能够交代关于男友的犯罪线索。可是母亲的呼唤并没有让毛苒回心转意。
她最终还是选择包庇了那个无数次将自己当成运毒工具的男人。在经过二审法院的裁定之后,毛苒自知死期将至。
而在他临死之前,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还对他进行了一次采访。面对记者的镜头,毛苒表现得非常平静,他仿佛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究竟犯下了多大的错误。
当毛苒的父母看到了他在狱中的采访录像之后也是悲痛欲绝。然而,大错已经铸成,那么毛苒就必须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2011年4月,毛苒在厦门市被执行了死刑,一段畸形的人生也就此画上了句号。很多人在看了毛苒的故事之后都感到唏嘘不已,可最后的结果终究还是毛苒自己造成的。
爱情固然可贵,但没有任何私人感情能够凌驾于法律和道义之上。更何况,毛苒和她的男友之间从来就没有所谓的爱情,毛苒从始至终都只是一个被利用的“工具人”。
而毛苒最后的结局也为无数人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