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曾说过一句名言:“体制内,如何处理办公室谣言?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辩解。因为辩解没有用。”
这句话点破了体制内办公室谣言的本质,让人恍然大悟。作为资深的体制内人士,我对这句话表示深深的认同。
01
办公室谣言几乎是每个体制内人员逃不过的“劫数”。面对层出不穷的谣言,我们该如何应对?
冯唐的建议很直接——不要辩解,因为那完全没有用。
这种建议来自于他对体制内生存法则的深刻理解。
02
首先,辩解往往会适得其反。体制内的关系复杂,辩解不仅不能平息谣言,反而可能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李处长,四十出头,已经在这个部门工作十几年,是典型的资深员工。他一手缔造了部门的辉煌业绩,也因此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资源。
然而好景不长,有谣言说李处长利用自己的职权,在采购项目中为自己谋取私利。
起初这只是些无端的猜疑,但谣言滋长快速,竟然愈演愈烈。
有天,李处长来到办公室,发现同事们见了他都面带奇怪,一脸暗示。李处长意识到事态严重,立即着手澄清这些毫无根据的攻击。
他四处奔波,向领导们申诉,找同事们证明自己的清白。但是这些辩解愈多,他就显得愈嫌可疑。许多同事开始避而不见他,生怕被牵扯进是非之中。
就在李处长焦头烂额之时,单位突然宣布对他展开调查。虽然调查结果证明李处长清白无辜,但是这场针对他的谣言已经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
李处长获得平反,却失去了许多同事的信任和人脉资源。这场谣言几乎毁掉他多年的努力。
03
其次,谣言本身就具有隐秘性。辩解需要找到证据和证人,但体制内的谣言来源通常很难找出,要平反就更难。
王科长已经在这个单位工作十几年,以勤勉认真著称。但他性格比较直爽,工作上严格要求下属,因此也结下些仇人。
这些仇人就趁机在单位散布王科长收受回扣的流言,意图败坏王科长的名誉。
一开始王科长并未察觉这些谣言,直到部门一个年轻职员小李私下提醒他,说公司里有人说他收受回扣之类的话。
王科长大吃一惊,马上着手澄清这些无稽之谈。他四处寻找证人,要求同事作证他从未收受任何不正当利益。
但是年轻同事们都避而不见,生怕被牵扯进这场口舌之争,损害前程。
王科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连夜写出证明自己清白的材料,还逐一联系了多年的朋友们,请求他们为自己作证。
可他们或表示无法判断真假,或推说需要证据,无法立刻给予支持。王科长越急于证明自己,反而给人一种心虚的感觉。这场针对他的流言越传越广,已经开始影响部门的工作氛围。
他四处奔走证明自己清白,但始终找不到谣言源头,结果闹得人心惶惶,收效甚微。
但是这场流言已经让王科长付出了沉重代价,他不得不重新建立同事们对他的信任。
04
最后,与其费心辩解,不如把精力放在建设性的工作上。体制内避免不了竞争,付出时间和精力和谣言“战斗”,那只会动摇自己的立足点。我看到的体制内成功者,都会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绩效上,磨练内心,才能在体制内站稳脚跟。
05
那么,面对谣言我们该何去何从?
我认为冯唐的建议是金玉良言——不要理会谣言,有理放矢。
首先,保持定力,不要被谣言激怒或动摇,表达出超然的态度。
其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事实和结果说话。
再次,注意言行举止,避免给讨论留下空间。最后,与同事多沟通,寻求支持,防止被孤立。
结语
如果所有的体制内人员都能做到不与谣言“战斗”,而是努力提升自己,那么办公室的氛围就会变得更加健康。
体制内的生存之道,需要智慧和定力,也需要信任与支持。
愿体制内的环境能一片清朗,虽无力改变大环境,但可以改变身边的小环境,活在一个舒适的氛围,以安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