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军在莫斯科,宁可被活活冻死,也不去抢苏联人的衣服?

八方镜 2025-03-21 13:00:32

苏德战争爆发之后,德国人势如破竹,苏联人节节败退。

在最危急的时刻,德国人距离莫斯科只有几十公里的距离,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苏联完了,但没想到一场极寒天气来袭,让德国人即将到手的胜利,拱手相让。

当时德国人缺衣少食,几乎只能硬扛极寒,但在如此境地之下,德国人竟然没有出手抢夺苏联民众的衣服御寒,这是为什么?

闪击战是德国人在二战期间最厉害的发明,它几乎打破了人类传统军事理论的所有框架。

所谓的闪击战就是集合人数众多的机械化部队,配合空军,立体作战,一方面是战斗规模巨大,另一方面则是机动性超强。

在德国人的铁蹄之下,整个欧洲大陆都在闪击战的攻击中,土崩瓦解,波兰,法国等国家被打的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德国人占了先手,再加上波兰和法国并非最顶尖的国家,所以才让德国人得逞,但实际上,如果德国面对的是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即便是闪击战,也不可能取得胜利。

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持有这样的看法,所以,哪怕在二战全面爆发两年多的时间里,都没人相信德国人会对苏联下手。

这一点,连苏联人也深信不疑,更何况,他们还签署了一个《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也正因为如此,当1941年6月22日,德国人突然对苏联动手的时候,全世界都震惊了。

而更让人震惊的是,德国人不但公然撕毁协议,关键的是,苏联人竟然也挡不住德国人的闪击战。

这一点可是大大的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当时苏联是整个欧洲大陆最后的堡垒,所有人都觉得,只要苏联还在,只要苏联开启战争机器,那么德国人的末日就要来临了。

可谁能想到,苏联人的防线在德国人的机械化部队面前,不堪一击。

不但在战争一开始,苏联就陷入崩溃的境地,更无语的是,德国人一路进攻,苏联人一路撤退,甚至连一场有效的反击都组织不起来。

苏联尚且如此,全世界都瑟瑟发抖。

随着战争的不断推进,德国人也来到了整个二战期间的最高光的时刻。

到了1941年9月,基辅被占领,60万苏军战死。

这妥妥的是一次绞肉行动,这场战役,不但极大的打击了苏联人的信心,也让德国人的信心空前膨胀。

有了占领基辅的胜利,紧接着,德国人的下一个目标就对准了莫斯科,苏联的心脏。

有了基辅胜利作为基础,当时德国人从上到下都非常亢奋。

原本,连德国人自己都觉得打苏联,一定是硬仗,不付出一些惨痛的代价,绝不可能轻而易举的获得胜利。

但是谁承想,从六月到九月,三个多月的时间里,苏军的水平不过如此,甚至六十万苏军集合在一起,也不过跟乌合之众没啥区别。

所以,德军对于接下来的莫斯科战役表现的非常乐观,他们认为,莫斯科就算比基辅战役费劲一点,也不会有多难。

再加上基辅战役消耗了苏军大量的有生力量,那么接下来的莫斯科战役,就算苏军有什么想法,恐怕也无力实现。

而接下来的行动,似乎也部分印证了德国人的想象。

此后两个月的时间里,德军的推进仍旧没有遇到太多的抵抗,苏联面对德国的闪击战,根本来不及反抗。

毕竟还不等苏联人准备好,德国人已经冲上来了,苏联人只得不断的狼狈撤退。

但是随着战争的深入,一些变化正在悄然发生,只不过,当时无论是德国人还是苏联人都没有人真正注意到这些变化。

一来,苏联面积的广大,远不是小小的德国,能够相提并论的。

要知道,闪击战的核心在于机动性,正所谓天下武功,无快不破,之所以苏联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始终无法有效抵抗。

就是因为德国人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哪怕苏联人想要抵抗,但是根本来不及准备,这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崩溃已经开始,根本挡不住。

但是,随着德军的不断深入,一个重大的问题开始显现,那就是物资补给。

战斗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波兰早已被德国占领,德国人可以方便的从波兰源源不断的向苏联战场运送物资,前线的将士吃的饱,自然就打仗的时候就没有后顾之忧。

可是当德军推进到莫斯科附近的时候,这里距离苏联和波兰的边境已经有1000公里的距离,这个时候,德国人物资的运送效率已经大打折扣了。

为此,德国人只能优先解决前线武器装备和食物的问题,至于其他的物资,只能容后议。

第二,德国人对于苏联的冬天没有概念。

苏德战争爆发于6月,高潮出现在9月,这个时间段里,正是盛夏时节和初秋时分,对于战争来说,是最好的时间点。

事实上,德国人选择在夏天开启战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也是为了尽可能避免天气对战争的影响。

毕竟,在战争一开始,德国人狂妄的表示,三个月之内灭亡苏联。

如果真的按照德国人的计划,6月开战,到了秋天,苏联已经灭亡了,那么就算是隆冬时节来临,也没有什么问题了。

但是,苏联毕竟是苏联,虽然苏联在苏德战争开始的时候,始终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苏联自然不同于波兰,法国这样的国家,即便狼狈,也不会轻而易举的战败。

所以,等到德国人来到莫斯科的时候,苏联的冬天已经来了。

事实上,从10月开始,德军就开始对莫斯科展开攻击,但是莫斯科毕竟是苏联的心脏,因此,苏联调集大量军队参与战役,死死的拖住了德军的脚步。

一直到12月5日之前,德国都没能踏入莫斯科市区一步。

正因为苏军顽强抵抗的这两个月,为整个苏德战争的转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12月,已经是苏联的隆冬时节,因为地处大陆深处,莫斯科的冬天比大西洋沿岸要冷十几二十度,因此,当12月来临的时候,莫斯科出现了超过零下20度的极寒天气。

谁能想到这场低温,成为了苏德战场的胜负手。

德国的机械化装备,根本就不是针对极寒天气设计的,因此,当寒潮来袭的时候,德国的装备纷纷罢工,使得机械化部队的优势消耗殆尽。

而更让德国人无语的是,因为战线拉的太长,德军能够勉强补给武器和食物就已经不错了,而在极寒来袭的时候,运输效率进一步降低,使得德国人连御寒的衣服都没有。

因此,出现了大量的非战斗减员,因此,不可一世的德军终于遭遇了惨败。

这个时候,很多人就好奇了,既然德国人缺衣少食的,为什么不去抢夺苏联人的衣服来御寒呢?

原来,并不是德国人心慈手软,其实苏联人早都料到隆冬来临之后,优势将向苏联倾斜。

苏联人直接来了一个坚壁清野,在莫斯科保卫战开始的时候,就把民众和所有能搬走的物资全部搬到了后方。

当德国人瑟瑟发抖的时候,整个莫斯科的郊外,啥都没有。

自此,不可一世的德国人终于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也是从这一刻开始,苏德战场乃至二战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

【免责声明】: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私信及时联系我们(评论区有时看不到),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