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气温骤降,路上的行人纷纷穿起了冬装。
而不少人的腰膝、肩颈、关节也随着气温的骤降,开始隐隐作痛起来。
而在中医看来,这些大都是由于寒邪作的祟。
中医认为,寒主收引。举个简单的例子,水受寒就会凝结成冰。一样的道理,寒邪跑到我们的体内,就会凝滞我们的气血,气血受寒,则运行缓慢,久而久之,气血不畅,闭塞不通,自然是不能濡养到我们的四肢、筋骨、关节,不通则痛,所以,身体才会发出疼痛的信号。
中医将这些症状统称为风寒湿痹。其中,痹说的则是气血闭塞,前人有云,“闭者,痹也。”
有一个中成药,就非常适用于风湿痹痛,它就是木瓜丸。
这个中成药,可以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它的名字叫木瓜丸。
木瓜丸:制川乌、制草乌、威灵仙、鸡血藤、海风藤、白芷、木瓜、当归、川芎、人参、狗脊、牛膝。
我们讲,风寒湿痹之所以在秋冬之季频发,主要还是因寒邪而起。你去看,很多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怕冷,而疼痛的感觉往往都是冷痛,钻心的痛。
所以,散寒就尤为的重要。秋夏之际,季节的更替,寒气渐起,人也容易感冒发烧,这个时候,用上一点生姜,把表寒散去,感冒的症状就会好转。
生姜
而我们今天讲的风寒湿痹是钻入骨子里的寒邪,得下猛药,于是乎,这里用上了川乌和草乌。
川乌和草乌我们以前所讲的附子出自同源,但他们的药性要比附子峻猛许多。如果说,附子的主要功效是温阳,把人体的阳气补足,那么川乌、草乌则是带着KPI而来的,它们要把盘踞在体内陈年的寒气散尽。寒气没有了,气血不再受阻,痹痛的症状才会得到缓解。
川乌
除了寒邪,风邪亦不能忽视。
中医讲,风为百病之长,为诸邪之先导。简而言之,外感诸邪,均是乘风而入,袭入我们的肌表腠理,风寒之邪入络,使得寒凝经脉,经脉不畅,亦是痹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威灵仙、鸡血藤、海风藤三味都是藤茎类的中药,放在这里则是疏通的经络的。
中医认为,藤茎类的药材和风邪一样,药性最善走窜,它们既能疏通风邪,又能畅通经络中的阻滞,经络通畅,痹痛自然是会得以缓解。
此外,威灵仙和海风藤最善燥湿祛风,湿邪的本质是黏腻的,把经络中的湿邪祛除掉,也就是把阻滞气血前行的阻力化解掉了一部分。
威灵仙
海风藤
而鸡血藤则是在疏通经络之余,兼顾活血化瘀,把气血疏通,扫除经络中的阻力。
鸡血藤
白芷是一味辛温的药材,放在这里既能助川乌、草乌把寒邪散尽,又能协同威灵仙等藤茎类药材工作祛风燥湿的作用,是一味祛风、散寒、燥湿的常用药。
白芷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里讲的木瓜可不是超市里吃的番木瓜,而是主产自安徽宣城的宣木瓜。
宣木瓜,味酸性温,中医认为,味酸可以柔肝,肝主筋,是故,肝柔则筋柔,能够使筋脉柔和。而有些人四肢关节屈伸不利就是筋失柔和,过于僵硬所致,木瓜以柔克刚,使得筋脉变得缓和柔达。
木瓜
然而,不论是川乌、草乌这些大辛大热的药材,还是威灵仙、白芷等辛温的药材都是容易损耗我们体内的气血的,风寒湿邪即便是祛除了,若是气血是虚的,同样会有疼痛的症状。
是故,这里用上了当归、川芎、人参等益气养血的药材,气血充足,自然能抵御住外来的病邪,《黄帝内经》中就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这里说的正气,正是指我们体内的气和血啊!
当归
川芎
人参
最后,又用上了牛膝和狗脊这两味补肝肾的药材。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肝与肾出自同源。是故,肝肾俱虚,也就意味着人体的正气虚弱。正气亏虚不足,外邪便能轻而易举的穿越过人体的防线,入侵到我们的体内,换而言之,风湿痹痛的人群往往都是正气虚弱的。而牛膝和狗脊把肝肾补足,不仅是强壮了腰膝筋骨,同时也可把本就亏虚不足的正气也给补足。
牛膝
狗脊
其实啊,在治疗风寒湿痹上,有很多适用的方子或中成药,有的偏于祛风、有的偏于祛湿、有的则偏于养血,而我们今天讲的木瓜丸则是偏于散寒的,尤其适用于一些冷痛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