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幸福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终极目标。在这条道路上,任何努力都不为过。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尤其是当我们步入中年,特别是迈过五十五岁的门槛后,我们会发现许多事情已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得心应手。此时,异性的接近往往不再是出于单纯的情感,而是夹带着各种目的。虽然在成熟之年依然有机会遇见真挚的爱情,但这样的几率已经微乎其微。与年轻时那纯粹的感情相比,此时的所谓爱情,往往掺杂了太多的私心杂念。
王小波曾感慨:“生活就像是一个逐渐被锤击的过程,我们日复一日地老去,那些奢华的愿望也一点点消逝。”当我们不再对爱情抱有过多奢望,当我们能够平静地接受生命中的得与失,生活的许多面貌就会变得简单许多。没有了巨大的期望,自然也不会有深重的失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还有人愿意接近我们,那往往不再是出于爱情,而是基于以下三个相当现实的原因:
他们可能在寻求一个晚年的依靠。观察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五十五岁以后,丧偶的女性往往不再考虑再婚,她们更愿意独自度过余生;而男性则恰好相反,许多男性在经历短暂的悲痛之后,很快就会在亲友的安排下开始新的相亲。然而,这样的追求并不单纯,更多的是出于对未来生活的现实考量。他们深知,没有伴侣,晚年可能会成为子女的负担,而有个伴侣在身边,至少能有一个安身之所。因此,老年间的爱情或婚姻,相比年轻人的罗曼蒂克,显得更为现实和功利。
他们可能看中的是你稳定的经济条件。王尔德曾言:“年轻时我以为金钱就是一切,现在我老了,才知道这确实是如此。”尽管这话略显偏颇,但金钱的重要性无人能够否认,尤其是在人生的晚年阶段。有些人之所以接近你,可能仅仅是因为你的财富,他们渴望借此安度晚年。因此,五十五岁之后,若异性对你表现出好感,不妨先自我反省一番,是否在交往中无意中展示了你的财富。

他们可能想利用你的人际网络。相比前两个原因,这一动机更为直接且露骨。他们在接近你之前,已经对你有了深入的了解。他们知道,尽管你已经退休,但你的影响力犹在,你的人脉网络依然强大,接近你,对他们来说,是一条达成目的的捷径。我身边就有一个真实的例子:朋友的父亲,退休前是一位单位领导,丧偶后本无意再找伴侣,但一位离异的中年妇女频繁出现在他身边。起初,他以为是自己迎来了第二春,后来才发现,这位妇女的儿子在他曾经的单位工作,她希望通过他的关系帮助儿子晋升。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他感到无比的羞愧和自作多情,于是断然删除了对方的联系方式,仿佛一切未曾发生。他说,如果彼此之间没有真挚的感情,只有利用,那么这样的关系不如不要。这种清醒的认识,无疑是晚年幸福的坚实保障。
爱情是不受年龄限制的,我们无法否认老年人之间也可能产生真挚的爱情。但是,我们必须保持警惕,不能过于天真。因为在很多时候,你所认为的爱情,可能充满了算计和心机。在任何时候,懂得保护自己总是明智的选择,毕竟人性是难以经受考验的,我们越谨慎,日子也就过得越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