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和蜀国或许亡于货币战争

经亘玩转过去 2025-03-26 21:02:47

我们看三国演义,总是被恢弘大气的战争场面所震撼,感叹乱世人命如草芥,后来司马家违背了洛水之誓,夺了曹家天下,最后消灭吴国和蜀国,再一次统一华夏,其实战争的背后是经济实力。

三国乱世的背后还有一条暗线我们很难看到但是却决定了三国历史的走向,那就是货币,金融和经济,三国到了后期,虽然司马懿父子取代了曹氏政权,但是整个北方经济和政治相对稳定,就货币而言,北方当时也一直以东汉时期发行的五铢钱为主,没有出现大幅度的通货膨胀。正当魏国在着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再反观吴国和蜀国,此时两家却在进行货币战争。你来我往,几个回合下来双方经济面临崩溃。

’公元214年,蜀国为了解决军队给养问题,发行货币直百五铢,重量是汉五铢钱的三倍,市场兑换价值却高达一百倍,{三国志》里曾经记载“数月之间,府库充实”。不久之后,直百五铢钱流入吴国境内,换走吴国大量物资。导致吴国境内大面积通胀。

公元236年,孙权为了应对蜀国发起的货币战争,不得不发行虚值大钱大泉五百,然而蜀汉再一次在直百五铢钱重量上下手,兑换比例虽然不变,然而重量却从早期的7克减轻为1克,到最后直接变成了0.5克。东吴也不甘示弱,再一次发行货币大泉当千,甚至当二千,当五千,不但面值越来越大,重量也从原来的20克减重为4克左右。

正当吴国和蜀国因为货币战打得不可开交之际,北方的经济却在快速发展,三国的命运其实早已注定。

0 阅读:1